记桃核念珠

清代高士奇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白话译文

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核桃做成的,(核桃)圆得就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而指天话地讨论(佛法)的,有坦胸曲拳的,有前趋后顾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杖,(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词句注释

  1. 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
  2. 龛:供奉神位、佛像等的小阁子。
  3. 趺坐:指佛教徒盘腿端坐,左脚放在右腿上,右脚放在左腿上。
  4. 荷:拿,持。
  5. 袒跣:脱袜赤足。
  6. 具:具备。这里是“有;存在”的意思。
  7. 至:名词,极致;极点。

作品赏析

此文生动描绘了一组由山桃核雕刻而成的念珠,每枚核上刻有数尊罗汉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罗汉或立或坐、或诵经或行走,甚至细致到蒲团、竹笠等随身物品,以及云龙风虎等动物穿插其间;在明亮洁净的环境下静心观赏,会发现这些罗汉像虽小如粟米,却雕刻得极为细腻,无论是衣着还是神情都各具特色,仿佛各自萧散于松柏岩石之间,展现了雕刻艺术的极高境界。这篇文章不仅赞美了工艺品的精湛技艺,也体现出作者对艺术品卓越的欣赏眼光。

猜你喜欢

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代 • 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代 •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醉中天·咏大蝴蝶

元代 • 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宋代 • 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满庭芳·堠雪翻鸦

清代 • 纳兰性德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高士奇
简介描述:

高士奇(1645年-1703年),字澹人,号江村、竹窗、瓶庐、藏用老人,余姚匡堰石人山(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清代诗人、官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中,赐谥号“文恪”。

高士奇一生勤于著述,其著作七部收录于《四库全书》,五部编入《四库存目》。一生浮沉在宫廷宦海中,写了十几种与康熙帝有关的著作,极有史料价值,如《金鳌退食笔记》《松亭行记》《扈从东巡日录》《扈从西行日录》等。有代表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另有《江村销夏录》《清吟堂集》《江村先生全集》等多种。

高士奇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