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高士奇(1645年-1703年),字澹人,号江村、竹窗、瓶庐、藏用老人,余姚匡堰石人山(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清代诗人、官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中,赐谥号“文恪”。
高士奇一生勤于著述,其著作七部收录于《四库全书》,五部编入《四库存目》。一生浮沉在宫廷宦海中,写了十几种与康熙帝有关的著作,极有史料价值,如《金鳌退食笔记》《松亭行记》《扈从东巡日录》《扈从西行日录》等。有代表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另有《江村销夏录》《清吟堂集》《江村先生全集》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