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的诗文(共收录1篇诗文)

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代 •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标签: 清代 彭端淑
彭端淑
简介描述:

彭端淑(1697年-1777年),字乐斋,号仪一。四川眉州丹棱(今丹棱县)人。清朝官员、诗文作家。

彭端淑幼时聪颖,十岁能文。12岁时入县学,后就读于本邑紫云寺,得父洵、外祖父王庭诏训迪。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后出为广东肇罗道。不久归乡,主讲锦江书院,颇负时望。官京师时,与弟肇洙、遵泗并称“三彭”。

彭端淑工诗善文,质实厚重,跨越一代,士林奉为圭臬,称乐斋先生。与绵州李调元、遂宁张问陶号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晚始为诗,以五言见长。徐世昌《晚清诗汇》谓其诗“取法杜韩,涂辙甚正。盘空出硬语,不肯落当时科臼,自是雅音。”文多警辟言,开人茅塞。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以四川二僧去南海朝圣为喻,论为学之道,立意精警,文字清新,迄今为初学者所传颂。论文宗仰司马迁、韩愈,论诗推尊陶潜、杜甫。所作散文,气势雄厚,笔力刚健。著有《白鹤堂文稿》《雪夜诗谈》《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白鹤堂时文稿》《粤西杂草》《曹植以下八家诗选》《国朝蜀名家诗钞》行世。《四川通志》有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