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的诗文(共收录2篇诗文)

李姬传

清代 •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标签: 清代 侯方域

马伶传

清代 •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标签: 清代 侯方域
侯方域
简介描述:

侯方域(1618年-1654年1月20日),字朝宗,早年号杂庸子,河南商丘人。中国清代文学家、诗文作家。

侯方域生性颖异,读书尝兼数人。年少时随父移居京师,游于倪元璐之门。崇祯五年(1632年),回乡应童子试,县、府、道皆第一。崇祯十二年(1639年),入南雍,应江南乡试,举第三,以策语触讳黜。居乡期间,曾与同道徐作霖、吴伯裔等人结“雪苑社”以研习诗文。又与东南陈子龙、夏允彝等名士交游,积极参与复社社事活动。顺治八年(1651年),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后归乡隐居,取室名为“壮悔堂”,寓壮年而悔之意。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54年1月),侯方域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七岁。

侯方域擅散文,在文论方面自成一家之言,提倡为文要学韩愈、欧阳修。认为作古文必由唐宋八家、《史记》《汉书》方可入古人境界。其著有《任源邃传》《徐作霖张渭传》等。现存文100余篇,涉序、书、奏议、传、记、论、策、墓志铭等多种文类,内容富赡。侯方域亦能诗,现存诗近400首,以甲申国变分前后两期,前期多感慨时事、忧民悯乱之作,如《禁旅十首》《闻乱八首》等,诗风雄浑慷慨,不乏苍凉之音;后期多书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如《过江秋咏八首》《春兴八首》等,诗风渐转深沉,或沉郁顿挫,或雄浑悲壮,老杜气象尽显。著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补遗》1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