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云气压虚阑

清代蒋春霖

云气压虚阑,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花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白话译文

云气弥漫,压在栏杆之上,远处的青山也从眼前消失了。雨落如丝,风吹柳絮。上巳和清明都过了,仍是料峭春寒。

花开已无可奈何,更何况花残呢?更何况蝴蝶团团翩翩起舞于残花败朵之间呢。朱楼之人明日睡起,可不要卷帘看。

词句注释

  1.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2. 阑:同栏,指栏干。
  3. 遥山:远山。
  4. 上巳: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为古代节日。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多在阳历的四月五日或六日。
  5. 无端:无因,没有理由。
  6. 朱楼人:指代当国之人。朱楼,富丽华美的阁楼。

作品赏析

此词咏叹风雨送春归之景况,抒写主人公悼惜余春之心理,而中有寄托,比兴深微,非一般泛泛伤春之作。读此篇,当与辛弃疾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参照。萧条异代不同时,蒋春霖、辛弃疾,身世各异,然悲落花而念国事,春感之题材类似;用比兴以寄深心之象征技法亦相近。二作同工而异曲,辛词长调,读来更多沉痛激烈,蒋作短令,语感则较为温婉幽微。

风风雨雨,断送春光。词上片写暮春气候,一起笔即蹊径独辟,遣语生新,以云压疏栏、雾失青山之句,表现沉沉欲雨之春阴垂野景状,同时曲曲传出气压低闷之心感。“青失遥山”,句式自杜甫诗“归云拥树失山村”(《返照》)化出,而以色彩之形容词“青”字领先居于主格,便显得异常警健。第三句申述补充前意,无边丝雨、卷絮东风,一番又是一番,一阵紧过一阵,春色无计可留。上巳(三月三日),清明,佳节良辰相继转眼即逝,而料峭春寒犹自未消,“只是春寒”,用重笔总束一句,物候阴冷持续如许,春景芳菲直是无从说起。在抒情主人公的重重哀怨、声声叹惋中,实际隐含了作者对无多好景、衰颓国运的悄悄忧心。

下片进一层悲叹花落春残境况。春花始放,多情而敏感的惜花人即已感慨无端,担心花落,“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此际蜂围蝶阵乱纷纷的喧闹,亦正如画檐蛛网之沾惹飞絮,徒自增人烦扰,在落红万点的残春图卷上加添了一抹刺目的反色而已。“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用不着再“试问卷帘人”,更不忍看那纷红骇绿、惨目伤心的一片园林……系心国运,如怨如讽,这一曲悲歌到了尾声,已经饱掺着隐忍的饮泣,几乎难于终唱了。全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比兴寄托浑成自然,可谓已泯斧凿痕迹。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不详。词人眼见清明已过,天气阴郁,仍有春寒,心情压抑,创作了此词。亦说词人目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残破,先进人物的被压抑,感怀于心,寄托词中(清谭献《箧中词》记人言“盖感兵事之连结,人才之惰窳而作”)

名家点评

  • 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周笃文:雨送残春,心情抑郁之极,感慨人生易老,无限伤心。文字极雕琢而似极率意,平常景写岀惊心动魄,“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一句,备见落寞无聊。(《婉约词典评》)

猜你喜欢

季姬击鸡记

近现代 • 赵元任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报孙会宗书

两汉 • 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后元丰行

宋代 • 王安石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干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瑞鹧鸪·观潮

宋代 • 苏轼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望江南·江南月

宋代 •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蒋春霖
简介描述:

蒋春霖(1818年—1868年),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晚清词人。咸丰中曾官至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

蒋春霖早年工诗,中年毁诗而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年间兵事(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多感伤之音,有“词史”之称。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烬余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