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寄远

元代乔吉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白话译文

为什么裙子变得宽松了?原来是因为如玉般的肌肤变得瘦削了,透着暗香的腰肢变细了。一口饭吃不下,睡觉像烙饼般翻来覆去,气息微弱得像一缕游丝。如果他对我是真心诚意的,即受相思煎熬之苦,又有什么可推辞的?白白地让人痛苦这么久,本应该享受新婚燕尔的欢乐幸福的,却承受了彻骨的相思之痛。

词句注释

  1. 双调:宫调名。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宫曲”。
  2. 怎生:为什么。
  3. 为玉削肌肤:因为玉体减少了肌肤,即人消瘦了。
  4. 香褪腰肢:腰肢瘦了。
  5. 游丝:空中飘飞的细珠丝,比喻气息微弱。
  6. 受用:享受。
  7. 遮莫:尽管,即使。
  8. 干闹:白白地闹腾。
  9. 结发:此处是结婚的意思。

作品赏析

此曲前三句以衣服变宽松来描写因相思而消瘦,这也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开此先河,而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成为表达相思之情的经典。此曲用一个问句引起,第二、三句回答了第一句的疑问,指出衣裙宽松是因为身体消瘦了,但身体消瘦又是为哪般?自是不必言明。况且裙子变宽松非一朝一夕间,一个“掩”字又透露出宽松了很多,可见相思入骨。这三句可谓一波三折,回环含蓄,使得平常的表达富有新意,可见作者创作技巧的纯熟。

“饭不沾匙”三句描写相思的情状。这三句运用“赋”的手法,通过对日常生活情形的细致描绘,将主人公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生命垂危的状态表现得更加形象具体、淋漓尽致。任讷说:“曲以说得忌切透辟、极情尽至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此语用来评论这三句再贴切不过。

最后几句是以闺中女子的口吻写的。“得受用”两句是说要是能够跟相爱的人一起相守,即使是死也甘愿。“受用”“遮莫”,都是当时的口语。最后三句语意一转,反映了女子心理活动的细微曲折:本想用爱情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耐心地等待与爱人的重聚,但新婚即别却又让她实在难以接受,忍不住抱怨起来。“干闹”表现出主人公的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描写的就是洞房花烛的情形。“结发”点明因新婚而别,所以相思更加彻骨。结尾点明新婚,使前面描写的相思之苦更深一层,更震撼人心,使人不由对主人公生出深深的同情和怜悯。这是曲子的又一波。

这首曲子将普通的闺怨写得一波三折,颇有新意。使用了“怎生来”“得受用”“遮莫”等口语,尽显元曲的本色。

创作背景

这是乔吉为闺中女子代言怀念远方丈夫的相思,其创作时间难以确考。乔吉生不仕,混迹青楼歌馆,流连风月诗酒,与女性接触频繁,因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体察比较细致入微。

猜你喜欢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谒金门·空相忆

唐代 • 韦庄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代 • 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髑髅赋

两汉 • 张衡

张平子将游目于九野,观化乎八方。星回日运,凤举龙骧。南游赤岸,北陟幽乡。西经昧谷,东极扶桑。于是季秋之辰,微风起凉。聊回轩驾,左翔右昂。步马于畴阜,逍遥乎陵冈。顾见髑髅,委于路旁。下居淤壤,上负玄霜。

平子怅然而问之曰:“子将并粮推命,以夭逝乎?本丧此土,流迁来乎?为是上智,为是下愚?为是女人,为是丈夫?”

于是肃然有灵,但闻神响,不见其形。答曰:“吾,宋人也,姓庄名周。游心方外,不能自修。寿命终极,来此玄幽。公子何以问之?”

对曰:“我欲告之于五岳,祷之于神祇。起子素骨,反子四支。取耳北坎,求目南离;使东震献足,西坤受腹。五内皆还,六神尽复。子欲之不乎?”

髑髅曰:“公子之言殊难也。死为休息,生为役劳。冬水之凝,何如春冰之消?荣位在身,不亦轻于尘毛?飞锋曜景,秉尺持刀。巢许所耻,伯成所逃。况我已化,与道逍遥。离朱不能见,子野不能听。尧舜不能赏,桀纣不能刑。虎豹不能害,剑戟不能伤。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朴。以造化为父母,以天地为床褥。以雷电为鼓扇,以日月为灯烛。以云汉为川池,以星宿为珠玉。合体自然,无情无欲。澄之不清,浑之不浊。不行而至,不疾而速。”

于是言卒响绝,神光除灭。顾盼发轸,乃命仆夫,假之以缟巾,衾之以玄尘,为之伤涕,酹于路滨

杜司勋

唐代 •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乔吉
简介描述:

乔吉(约1280年~1345年),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