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唐代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白话译文

想当年蔡文姬漂泊异乡,留下这首曲子, 千年后才逢着一位知音。

不通胡人的语言,徒留楚客孤寂的心。

我沉醉于音乐中, 眼前似有边境上的衰草随风飘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我漂泊在外,远方战马出塞,风声低吟。

词句注释

  1. 文姬:指蔡文姬。
  2. 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作品赏析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从侧面写出杜别驾弹奏技艺高超,能够弹奏出蔡文姬的心境;中间两联运用联想和想象,描写听曲给诗人带来的微妙感受;尾联有双重含义,一是说长江之上的塞外之音令人有一种置身塞外的感受,二则说由此联想到安史之乱对中原的侵扰和破坏,传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构思新奇巧妙,将音乐与历史融于一体,展现了抚琴者高妙绝伦的技艺,也寓有深沉的历史之慨。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听其抚弹胡琴,感叹其深得曲旨、技法精湛,然后凭借丰富的想象,赋予琴声以边塞景物,展现了抚琴者高妙绝伦的技艺。

首联上句借蔡文姬交代了友人杜别驾弹奏的内容——蔡文姬留下的曲子,下句的意思是千百年之后,蔡文姬终于有了知音,那就是杜别驾。本联从侧面写出杜别驾弹奏技艺高超,能够弹奏出蔡文姬的心境。

中间两联运用联想和想象,描写听曲给诗人带来的微妙感受:诗人想到生活在匈奴的蔡文姬不懂匈奴人的言语,只剩下客居他乡的心,又仿佛看到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这是用听曲者的感受来表现杜别驾弹奏技艺高超,弹奏出了边塞的意境,属于侧面烘托。这两联既承接、呼应了前文的“文姬留此曲”,又领起了尾联。

尾联有双重合意:一是说长江之上竟然吹响塞外之音,令诗人有一种置身塞外的感受;二是说长江之上竟然响起塞外之音,使人联想到安史之乱对中原的侵扰和破坏,传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本诗构思新奇巧妙,将音乐与历史融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也兼具咏史诗的特点。

猜你喜欢

于园

明代 • 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仪真汪园,輂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宋代 • 苏轼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画眉鸟

宋代 •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五代 •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水晶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题楚昭王庙

唐代 • 韩愈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刘长卿
简介描述:

刘长(zhǎng )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中国唐代诗人。

刘长卿年少时居嵩山读书,积学以备举业,然屡试不中。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采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大历九年(774年),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反被诬为贪赃,罢官后居义兴。后贬任睦州长史,其间与当时寓居浙江的诗人李嘉祐、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唱酬。建中元年(780年),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弃官避地淮南、吴越,几年后去世。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中年以后阅世日深,创作技巧也日益圆熟。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新年作》等,都是精工锤炼之作。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历来传诵人口。《登余干古县城》等篇,情调安详,视野开阔,景象鲜明而浑融,语言洗练而流畅,在盛唐的精工高华之外另创一种清空流畅的风格。五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江中对月》则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刘长卿诗中也存在内容单薄、字句雷同、缺少变化的缺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