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两汉郑玄

吾家旧贫,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业衰落,仍有失误;案之典礼,便合传家。

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故尝扶仗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耶!可不深念耶?

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夕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憾;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白话译文

我家原本贫寒,因父母兄弟的宽容(允许我放弃差役之职),得以辞去低微的官职,游学于周秦故都(长安、洛阳),往来于幽州、并州、兖州、豫州等地,有幸拜见在朝的通达之士与隐逸的大儒。凡有学识令我钦慕者,我都恭敬请教,获益良多。于是广泛研习六经,涉猎史传典籍,偶尔还能窥见秘藏的纬书玄奥。年过四十后,才回乡奉养父母,租田耕种以度日。

后遭逢宦官专权,受党锢之祸牵连被禁十四年,终遇赦免;又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受大将军及三司府征召,公车署两次征聘。与我同列名册者,早已官至宰相。那几位确实德行高洁堪为栋梁,但我自思难当大任。只愿阐释圣贤本意,整理百家学说,或可尽展所学,因而婉拒任命。后逢黄巾之乱,漂泊南北,终返故土。今年已七十,旧学荒疏,时有错漏;按礼制当将家业交付后辈。

如今我告知你:我已年老,将家事托付于你。此后我当闲居养性,潜心著述。除非奉君命、探亲疾、祭扫祖坟或郊游观物,岂会再拄杖出门?家中大小事务,你须一力承担。你孤身一人,无同胞兄弟相依,更当勤修君子之道,钻研学问不可懈怠,谨言慎行以近贤德。声誉成就于朋友间,德行确立于本心。若能赢得美名,亦为父母增光,能不深思吗?能不深思吗?

我虽无高官显禄,却有辞让爵位之清高;以著述之业自乐,庶几不贻后人羞耻。唯一遗憾者,是亡亲坟茔未修,所藏书籍多已朽坏,未能在讲堂整理成册传于后人。年岁已暮,这些还能完成吗?如今家计稍宽于往昔,你当勤力农事,勿虑饥寒。粗茶淡饭,简衣素服,能节俭此二者,我便少有遗憾;若你轻忽忘却,那也罢了!

猜你喜欢

普天乐·愁怀

元代 • 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代 •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雪夜小饮赠梦得

唐代 • 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荆门西下

唐代 • 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卖残牡丹

唐代 • 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郑玄
简介描述: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郑玄早年入太学攻读,又师从张恭祖等人学习,最后跟随马融学习古文经。游学归里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享年七十四岁。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贞观年间,将郑玄列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

郑玄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