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

宋代吴文英

春风吴柳几番黄。欢事小蛮窗。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

最怜无侣伴雏莺。桃叶已春江。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白话译文

郭清华与琴客在吴地的窗前柳下曾快乐地度过了数年光阴。琴客本想长久地跟随郭清华永不分离,却不料被某种人事横加干涉无情地分开了两人,造成了这“放琴客”的既成事实。清华在昨日以前可以经常看到琴客在灯前月下轻舒黛眉曼声歌吟的倩影;今天只能在这郊外见到她离别时的泪貌了。

琴客将离郭远去,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受她教育抚养的郭的子女,从此失去了亲密的伴侣。郭设在屏风后的卧室,原总是琴客先替他暖被,如今只有郭孤衾独眠,所以深夜寒重难以成眠,不免辗转反侧思念琴客在时的种种好处。蓝桥遇仙的传说虽是无稽之言,但蓝桥这个地方还是能探寻到的,可是现在你与琴客分离之后,只恐怕要像阴阳殊途般的成为永诀了。

词句注释

  1. 风入松:词牌名,古琴曲,又名“风入松慢”“松风慢”“远山横”“销夏”。以晏几道《风入松·柳阴庭院杏梢墙》为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此词为七十六字体,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的变体。友人:系郭清华,词人在苏州的友人。琴客:古侍儿名,系“友人”小妾。此系用顾况《宜城放琴客歌》之典。
  2. 小蛮:白居易的家妓。此代指人妾。小蛮善舞,亦常泛指能歌善舞者。
  3. 双头梦:即并蒂梦,鸳鸯梦。
  4. 被玉龙:一本无“被”字。玉龙:玉笛,笛中有“梅花落”曲。也为雪的代称,此喑喻某种恶势力。
  5. 歌:一本作“欹(qī)”。
  6. 啼妆:东汉时,妇女在眼角下薄施脂粉,看起来似若啼痕,称啼妆。
  7. 雏莺:为其人之子。
  8. 桃叶:本为晋王献之爱妾,后作为情人、小妾代称。此代指去姬。
  9. 蓝桥:桥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之上,为唐时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处。

作品赏析

发端“春风吴柳几番黄”二韵,是逆笔,追念昔日:春风骀荡,杨柳依依之时,两情缠绵,闺中幸福。“吴柳”一词,不用“翠柳”“绿柳” 专用“吴”字,杨铁夫曰:“玩一‘吴’字,大于其姬有关。”“吴”字指苏州,可能指词人的已离去之苏姬。“几番黄”写两情相偕的生活已有数载。“梅花正结双头梦” 一韵,上句承上二韵,以“梅花”喻二人,“正结双头梦”写其时二人相聚相爱共结同心。“被玉龙、吹散幽香”二句,陡转直下。此句言梅花被吹散,上句言“正结双头”,此句言“吹落”,以此形象喻二人情缘已断。“昨夜” 一韵,二句中分写今昔。昔日“昨夜灯前歌黛”承“梅花正结双头梦”写两情相偕;今日“今朝陌上啼妆”承“被玉龙吹散幽香”写情意中断。“歌黛”写小妾的描眉化妆,亦歌亦舞,“啼妆” 写小妾脸上粉妆满是啼痕。此二句对仗工整,将今昔之巨变,以整饬语出之,使昔之欢乐与今之悲哀造成强烈的对比,其伤怀之情溢于言表。

过拍“最怜无侣伴雏莺”一韵,杨铁夫谓:“雏莺为其人所生之子。”(《梦窗词选笺释》)“桃叶已春江”一韵,反用“桃叶渡”典。“已春江”指苏姬乘舟远去,不复归也。此两韵,虽时间均指现在,但空间有变化。“曲屏”一韵,上句“曲屏先暖鸳衾惯”回忆往昔,两人相悦于画有鸳鸯的曲折的屏障内,下句“夜寒深、都是思量”写现今,夜深寒重,寂寞孤独。上句逆入,下句平出,在对比中突出现实的孤寂思念之情。结句“莫道蓝桥路远”一韵,化用裴航与仙女云英在蓝桥相会、成亲的典故,点出两人的关系。“行云”指苏姬后来的远去。“只隔幽坊”言其隔而不遇。本已远去,而且再难相遇,却说“莫道路远”,其吞吐之情可见。杨铁夫曰:“若远若近,呼之欲出。”(《梦窗词选笺释》)

此词实是借友人之酒杯浇自己怀姬之块垒。全篇在章法上,时空交错频繁,虚实结合,具有吞吐之势。在用词中多用譬语,如:将二人之恋比喻为梅花之“正结双头”,将苏姬之离去比喻为“玉.龙吹散梅花”。又多用典,将苏姬以白居易的“小蛮”,王献之的“桃叶”来比拟,前者正用,后者反用。将夫妻情缘用“蓝桥”典,这些典故的使用贴切、平易。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此篇题曰:为友人小妾别去而赋。杨铁夫曰:“题是为友人放琴客,或托词,或借杯浇垒,亦未定。”(《梦窗词选笺释》)意即此词可能是为友人小妾而作,也可能是怀个人去姬而作,或可能另有寄托,均难以指定。另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友人”疑是托词,“吴柳”与姬之家乡有关,“雏莺”又与姬之身世相似,且集中各词皆忆之于姬去之后,并无一似新去时作者,此则近之矣。

名家点评

  • 清·杨铁夫《梦窗词选笺释》:刘宾客和白乐天诮失婢榜者,诗曰:“把镜朝犹在,添香夜不归。”为此词所本。“己”字炼虚字法。七韵,上句开,下句合。八韵,明明是“隔”又说“不远”,若远若近,呼之欲出。

猜你喜欢

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宋代 • 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晚出新亭

南北朝 • 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荆门道怀古

唐代 •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唐代 • 杜牧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莲花

唐代 •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吴文英
简介描述: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号“词中李商隐”,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

吴文英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绍定年间(1222年-1233年),吴文英游幕于苏州转运使署,为常平司门客,与施枢、吴潜、冯去非等交游。后置家于瓜泾萧寺。淳祐年间(1241年-1252年),往来于苏杭,先后游于尹焕、吴潜、史宅之、贾似道之幕,与四人皆有酬答,吴文英又与方万里、孙惟信、魏峻等交游。晚年吴文英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而死。

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著有《梦窗词集》,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他对词的贡献主要在艺术技巧方面,以讲究字面、烹炼词句、措意深雅、守律精严为基本特征。吴文英在丰富词体方面,也有一定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