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唐代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白话译文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

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

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词句注释

  1. 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2. 长安:一作“长城”。
  3. 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
  4.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5. 太白:星名,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6. 陇头:陇山,大致位于今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处。借指边塞。
  7. 迥(jiǒng):远。
  8.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9.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10.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
  11. 麾下:即部下。
  12. 偏裨(pí):偏将,裨将,副将。将佐的通称。
  13.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持节不屈,历尽艰辛十九年方获释回国,拜官典属国。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14. 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指西域一带或位于中国西方的国家。一作“海南”。

作品赏析

这首怨婉的边塞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是笔法奇特。诗中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对边塞世界充满幻想的少年、陇山地区远行的人、驻守边塞的老将。在诗句的起笔中,少年游侠趁着夜色登上戍楼眺望星辰,诗句中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和跃跃欲试的少年激情。通过瞭望之所见,第三句将诗歌视点转换到了月色下的边塞大地,进而引出了这片大地上的行人。行人思念家乡,吹起笛子。在一、二两句的少年人看来,这样的景象新奇而浪漫,但同样听到笛声的老将军,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诗人巧妙地用一片笛声,将三种不同身份的人,串联在一起,使读者读后感慨无限。

诗歌后半部分的描写重点放到了老将身上。这位老将身经百战,有的部下已经享受高爵厚禄,但他却仅仅是一个小官而已。“麾下偏裨万户侯”暗用了李广的典故,李广身经百战却不得封侯,他曾经抱怨“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自己却“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可以想见其心中的愤懑不平。“老将”与李广有着类似的遭际,他用苏武的典故安慰自己: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回国也仅仅被封为典属国而已。用古人遭遇的不公来安慰自己的遭遇,在旁观者看来,更增一分凄凉之感。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边疆查访军情。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王维见到了奇异的边疆风光,感受到了艰苦的军中生活,诗情勃发,留下许多优秀的边塞诗。此诗即是其中一首。

名家点评

  •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刘云:次第转折,恨惋何限,非长篇可及。
  • 明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陇头吟》音节气势,古今绝唱。
  •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吴山民曰;起有乘衅邀勋意。次景语含情。次数奇之叹。结强引子卿自解,可伤。周启琦曰:结怨得婉。
  • 清代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三、四句有景有情。收句若倒转便少味,顾云:句法顿拌流丽,并使二事,一隐一显,是变幻作法,悲壮雄浑。
  •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立功之难,从听者意中写出(“关西老将”句下)。
  • 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极凄凉情景,说得极平淡,是右丞家数。少年、老将,宾主相形法。
  •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沉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

猜你喜欢

寄夫

明代 • 黄峨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苍江依旧绕斜阳。

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近现代 • 王国维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语。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代 •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转调二郎神·闷来无那

宋代 • 张孝祥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

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王维
简介描述: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