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唐代李贺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白话译文

洛阳吹起那离别的风,龙门的烟霭似将你我间密切的来往断隔。

冬天的枯枝,在朔风中瑟瑟颤动;晚烟凝映云天,呈现紫色。

你独自骑着马行走在寒霜枯草间。

我倚靠着栏杆,满目清然,能否凭借着风,把我两行热泪奉送到你的面前。

词句注释

  1. 皇甫湜:字持正。睦州人。元和元年进士,历陆浑县尉、工部郎中、东都判官之职。与韩愈友。
  2. 龙门:在洛阳南,属绛州。《吕氏春秋》载,禹凿龙门,河始南流。
  3. 晚紫:紫色晚烟也。
  4. 绿衣:唐代官制,七品以上着绿服。时皇甫湜为侍御史。

作品赏析

《洛阳城外别皇甫湜》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风烟起笔,营造出离别时的萧瑟氛围;颔联通过对冬日树木的描写及天边晚霞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节的寒冷与孤寂;颈联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尾联情感达到高潮,诗人凭轩流泪,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与对过往的怀念。全诗意境凄美,具有无限伤情。

猜你喜欢

畏垒亭记

明代 • 归有光

自昆山城水行七十里,曰安亭,在吴淞江之旁。盖图志有安亭江,今不可见矣。土薄而俗浇,县人争弃之。予妻之家在焉。予独爱其宅中闲靓,壬寅之岁,读书于此。宅西有清池古木,垒石为山;山有亭,登之,隐隐见吴淞江环绕而东,风帆时过于荒墟树杪之间;华亭九峰、青龙镇古刹浮屠皆直其前。亭旧无名,予始名之曰“畏垒”。

《庄子》称:庚桑楚得老聃之道,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智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远之。臃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三年,畏垒大熟。畏垒之民尸而祝之,社而稷之。而予居于此,竟日闭户。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予妻治田四十亩,值岁大旱,用牛挽车,昼夜灌水,颇以得谷。酿酒数石,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居而吾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作《畏垒亭记》。

思越人·古台平

五代 • 孙光宪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绿水,鸳鸯对对飞起。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清平乐·宫怨

宋代 • 黄升

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

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

宋代 • 晏几道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

李贺
简介描述: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