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鉴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缘。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鷁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悉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镶玉铜镜上沉淀着岁月尘埃,龙凤宝箱的香气已经消散。冷落了理我乌鬓的精巧玉梳,闲放着裁我缕衣的轻盈白练。香草依依的宫中寂寞泛滥,兰芳袅袅的殿上凝思枉然。任凭梅花随风飘落,我被长门阻隔不得一见。更何况嫣红如心的花里飘荡出怨恨,眼眉一样的柳叶拨弄着愁情。暖风和煦地吹拂,春鸟啾啾地鸣叫。楼上又见黄昏,我聆听着柔和的风声回头张望;白云却逢日暮,我独对着洁白的月光凝眸远眺。温泉难以再到,我回忆着旧日拾翠羽的游乐;长门宫幽深紧闭,(能够传递消息的)青鸳真的是太好了。
想到旧时太液池里的清波,水面光影浮荡;奏乐、歌唱、赏赐、宴会,我陪从在圣上身边。我吹奏使鸾凤起舞的曼妙乐曲,乘着描绘着鷁鸟图案的仙舟。君王情意深厚与我难舍难离,诉说如绸缪一样亲密无间的情话。向山岳海洋发誓(爱情)永远存在,像日月一样没有休止。
无奈(杨妃)恼怒嫉妒,夺走我的恩爱宠幸,把我贬斥到这幽寒的冷宫中。思念难以再得的旧日欢情,希望旧事能入梦来显露在朦胧之中。度过多少花朝月夜,已经没有面目也不愿意面对这春风了。想请一位司马相如一样的名家为我进献《长门赋》,无奈我不善于处理人情世故之事。这篇文赋还没有全部撰写完成,报晓的晨钟已然响动。只得白白地以衣袖掩面长叹,独自在楼东徘徊。
这篇文章先通过描写梳妆用具的蒙尘与香气的消散,暗示女子被遗忘的凄凉境遇;接着直陈因寂寞而懒得梳妆打扮的心情,将她的哀愁具体化,虽心向君王,却因深宫高墙阻隔而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哀怨;随后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都因为宫廷斗争而破灭,女子被夺走爱幸;最后以其长叹掩面、踌躇徘徊的形象作结,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描绘出一位被冷落的宫廷女子内心的哀怨与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
746年,曾显赫一时的江采萍被贬到上阳宫,蛰伏了四年,写了一首《楼东赋》给李隆基。她责怨李隆基耳根子软,常对杨玉环“言听计从”。江采萍虽满腹委屈,但并未说杨玉环的坏话,而是将自己和杨玉环归为一类——都是苦命的女人。既然是苦命的女人,就应该惺惺相惜,何必争风吃醋呢?
唐玄宗无不思念江采萍,一次李隆基跟众大臣雪中赏梅。睹物思人,李隆基突然想起江采萍,但碍于杨贵妃之故,派人给她送去一斛珍珠作赏,不复召见。她以一首诗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写道: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仆往,以一金易归。仆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甚惋惜。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