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粉蕊丹青描不得

宋代欧阳修

粉蕊丹青描不得,金针线线功难敌。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淅淅,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

白话译文

粉笔丹青描绘不出荷花的神韵,金针彩线也难以与它的美丽匹敌。谁在傍晚时分轻轻采摘那暗香浮动的荷花。微风淅淅中,船头惊散了水中那双双对对的紫鸳鸯。

夜雨将荷叶染成水天的碧绿色。朝阳则借给荷花鲜红靓丽的胭脂红。荷花欲落又开的样子惹人怜惜。秋气逼人之美,盘中已经能看到新的莲子了。

词句注释

  1. 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2. 粉蕊:《珠玉词》作“粉笔”。
  3. 金针:针的美称,用以刺绣。《敦煌曲子词·倾杯乐》:“时招金针,拟貌舞凤飞鸾。”唐·罗隐《七夕》:“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线线:《珠玉词》作“彩线”。
  4. 暗香:犹幽香。唐·羊士谔《郡中即事》诗之二:“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 淅淅:风声。南朝·宋·谢惠连《咏牛女》:“团团满叶露,淅淅振条风。”唐·李咸用《闻泉》:“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6. 鸂鶒(xī chì):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俗称紫鸳鸯。
  7. 天水碧:浅青色。相传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女染衣作浅碧色,经露水湿染,颜色更好,故名。五代·无名氏《五国故事》卷上:“天水碧,因煜之内人染碧,夕露于中庭,为露所染,其色特好,遂名之。”《宋史·南唐李煜世家》:“煜之妓妾尝染碧,经夕未收,会露下,其色愈鲜明,煜爱之。自是宫中竞收露水,染碧以衣之,谓之天水碧。及江南灭,方悟赵国姓也。天水,赵之望也。”
  8. 荷的:宋本《醉翁琴趣外篇》作“莲的”。即莲子。《尔雅·释草》:“荷,其实莲,其中的。”

作品鉴赏

词咏荷花。起二句是说无论是丹青妙手还是彩绣高手,都描不出也绣不出荷花的神采意态来,突出荷花的自然神韵非人工可以比拟。次三句由荷花而写到采莲女,在淅淅的风声中,采莲女乘舟采莲.船头惊散了水中的双泌鹘。下片用拟人的手法进一步突出荷花之美:夜雨将荷叶的颜色染成水天的碧蓝色.朝阳则借给荷花鲜明亮丽的胭脂红。经过夜雨和朝阳的沐浴,荷花欲落又开,惹人爱怜。秋气逼人之时,莲子也盛放在盘中供人享受了。词人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角度写出荷花的形、神、味来。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物词。其创作本事及时间未能确考。此首别又见晏殊《珠玉词》。另又误作晏几道词,见《全芳备祖》后集卷二“莲门”。

猜你喜欢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代 •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夜坐吟

唐代 • 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精列

两汉 • 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木兰花·小芙蓉

五代 • 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

欧阳修
简介描述: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四岁丧父,虽家贫而好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馆阁校勘,两年后因替被贬的范仲淹申辩而被外贬夷陵。后入朝复职,又升知谏院、知制诰等职,赞助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上疏反对罢免范仲淹等事,被外放知滁、扬、颍及应天等州府。数年后再度被召回朝,拜官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被卷入濮议之争中,颇受非议。宋神宗即位后力求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又反对熙宁变法的部分措施。熙宁四年(1071年)得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平生喜好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提携和栽培,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文纡徐委曲,明白易晓,擅长抒情,说理畅达,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诗风雄健清丽,词风婉约有致。此外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苏轼称他“事业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今有诗词文集《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