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居怀古

明代真可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白话译文

我盘旋千尺,登上了高处,云居寺的荒凉景象实在令人感伤。

赵州关外,秋风凛冽,佛印桥头,夜月清冷。

唐宋时期的碑文,字迹古老,苏轼和黄庭坚的墨宝,已被青苔覆盖。

最令人痛心的是,这片清净的佛门圣地,如今竟成了豪门贵族的放牧场。

词句注释

  1. 千尺:云居山真如寺海拔在八百米以上,此为概数。盘桓:此处意为盘旋,指山路曲折盘旋。萧索:指景物凄凉,令人生寂寞、抑郁之感。
  2. 赵州关:为云居山上入真如寺之隘口。唐时赵州从谂和尚专程登云居山拜访道膺禅师。下山时,道膺送从谂至此而告别。当时即建一石坊为纪念,道膺禅师即名之为“赵州关”。石坊历经毁建,公元1956年虚云老和尚曾主持重建,毁于“文化大革命”。现赵州关建筑乃1985年,方丈一诚大和尚主持重建。佛印桥:云居山真如禅寺前一座古石桥。横跨于碧溪之上,正对真如寺山门。相传为宋僧佛印了元禅师所建。公元1956年由虚云老和尚主持疏浚明月湖与碧、改二溪时,曾进行修复加固。
  3. 碑题:指历代文人名士记叙或描写云居山的诗文刻碑。如宋晏殊《云居山重修真如禅院碑记》、宋张大猷《云居开山缘起记》、明张位《重修云居寺记》等。翰墨:诗文书画之类的笔墨。此处指苏东坡、黄山谷等人题的诗。苏有《赠写御容妙喜师》、《和黄山谷登云居作》、《戏答佛印》、《戏答佛印偈》等诗。黄有《登云居作》、《云居佑禅师烧香颂》等。
  4. 金仙地:指佛寺。因祗园精舍地布金而得名。返:反而。豪门:权势盛大的家族。

作品赏析

《游云居怀古》是一首七言律诗,寄寓了诗人深深的感慨。诗的首联写攀登的艰难和到达后所见景象的萧索;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凄清氛围;颈联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提及唐宋时期的碑刻和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遗迹,展现了寺庙曾经的辉煌与文化底蕴;尾联表达一种痛惜之情,这样一处本应清净庄严、供人修行礼佛的圣地,如今却沦为豪门贵族的放牧场,被世俗的喧嚣与功利所侵占;这不仅是对寺庙现状的悲叹,更是对文化失落、精神家园被毁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云居即云居山,上有真如禅寺,为始建于唐的著名古刹,今全国重点佛寺。详见宗振《书云居寺壁》之说明。大约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前后,可公上云居山瞻礼。见其荒凉败落,僧人寥寥,不由得大为感慨。乃鼓励北京万佛堂住持诸缘洪断禅师转驻云居山,以期兴复。洪断禅师果赴云居,率众披荆斩棘,重建殿宇,云居山真如寺得以中兴。可公在云居山留止多日,对山上古迹遗址皆一一踏勘,并一一题咏,留有许多优美的诗篇。

猜你喜欢

题小松

唐代 •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长门怨

唐代 • 徐惠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贺新郎·湖上有所赠

宋代 • 吴文英

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

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但殢酒,任天晓。

风入松·桂

宋代 • 吴文英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贺新郎·赋琵琶

宋代 •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真可
简介描述:

真可(公元1543年—160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四大高僧:莲池大师、藕益智旭大师、憨山德清大师、紫柏真可大师)。俗姓沈,字达观,晚年自号紫柏,门人称为尊者。

真可著作有《紫柏尊者全集》二十九卷、《紫柏尊者别集》四卷和《附录》一卷,刊行于世。

真可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