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

宋代黄庭坚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白话译文

中年怕生病不敢再饮酒,辜负了东归以来的几百觞。

招呼旅客煎茶的山店远,看人家收割禾稻午风凉。

只要知道家中都平安无恙,就不用寄信来细写一行行。

一百八盘携手登上,至今还梦绕那小道羊肠。

词句注释

  1. 新喻:今江西新余县南。
  2. 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
  3. 孤负:同“辜负”。
  4. 东来:东归以来。觞:酒杯。
  5. 觞(shāng):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6. 无恙:无病,古代问候的常用语。
  7. 细作行:意思是细字作书,写家信。
  8. 一百八盘:地名,在蜀中巫山境内。此地当为黄大临送黄庭坚赴贬所途经之地。

作品赏析

黄庭坚与其兄黄元明感情很深,贬黔州时,黄元明亲自送至贬所。此时于贬谪数年之后,复职东归,与其兄相聚,彼此十分亲切。别后复寄此诗,朴质纯挚,如话家常。头两句说,他多年来因病戒酒,所以这次东归与其兄欢聚,可惜未能畅饮(黄庭坚在戎州所作《醉落魄》词题序说:“老夫止酒,十五年矣。”又《西江月》词题序:“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这些都是“中年畏病不举酒”之证)。第一句不但在第六字应用平声之处用一仄声“举”字,并且“畏病不举酒”五个字都用仄声,这在七律诗句中是很特别的。这样做,为的是造成一种拗折的声调。第三四两句说新喻道中情况。唐宋人饮茶是用水煎煮,不像现代人那样用沸水来沏,所以说“煎茶”。第五六两句是向家人嘱咐的话。“无恙”,任渊注引《风俗通》说:“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劳问必曰‘无恙’。”篇末两句追忆当年黄元明不畏艰险相送到贬所的情况,《豫章黄先兰文集》卷二十《书萍乡县厅壁》:“初,元明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送余安置于摩围山之下。”所谓“一百八盘携手上”,即指此事。“羊肠”是形容山路之盘曲。

这首诗,从表面看来,清空如话,很容易懂。但是这里边还是蕴藏着不少的东西。黄庭坚论作诗时曾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答洪驹父书》)在这首很平淡的诗中,还是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据《山谷诗集》任渊注解,第一句下注:“《晋书·顾荣传》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第二句下注:“《文选·李陵书》曰:‘孤负陵心区区之意。’”又说:“欧公诗:‘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第六句下注:“杜诗:‘来书细作行。’”又说:“《后汉书·循吏传序》曰:‘光武以手迹赐方国,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第八句下注:“乐天诗:‘梦寻来路绕羊肠。’”黄庭坚作这首诗,并不一定每一句都是想到如任渊注中所引的那些来历,但他的确有善于运化古书辞句、古人诗句的习惯。由于平时读书多、积累丰富,因此,在作诗时自然引用,而运化的地方又并无痕迹。不知道这些来历的人仍然可以读懂诗句,而知道来历之后,更会意味醇厚,这也是古人所比喻的如水中着盐之妙。这是黄庭坚诗的一个特点,其他诗人也同样要运化古书,不过黄庭坚更为突出而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于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作,时年五十八岁。黄庭坚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次年春,其兄黄元明送黄庭坚沿江过夔峡,至黔州,后又徙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1100年(元符三年)五月,黄庭坚复任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四月,至荆南(今湖北江陵),召为吏部员外郎,推辞不就,请求调任太平州,留荆南待命。第二年(崇宁元年)正月,从荆州出发,东归探视家人。四月,往萍乡(今属江西)探望其兄黄元明,当时黄元明为萍乡令。留十五日别去。五月,过筠州,至江州(治所在今汀西九江),与其家人相会,此诗是别后在新喻道中所作,新喻(今江西新余)在萍乡之东。

名家点评

  • 现代文学家缪钺:这首诗旋折自然,一气呵成,毫无做作之意。黄庭坚屡次称赞陶渊明诗、杜甫诗是“不烦绳削而自合”(见《题意可诗后》《与王观复书》),而他的这一首诗,也做到了“不烦绳削而自合”。

猜你喜欢

伏虎林应制

辽代 • 萧观音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道间即事

宋代 •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折桂令·自述

元代 • 乔吉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题画

明代 • 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黄庭坚
简介描述: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中国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知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元丰八年(1085年)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哲宗时元祐八年(1093年),黄庭坚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年),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安置在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崇宁二年(1103年),朝中形势又大变,诏令销毁“三苏”、秦观、黄庭坚的文集。同年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黄庭坚在饥寒交迫中凄凉离世,享年61岁。

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早年以文章诗词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以杜甫为宗,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词》)。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感人孝行,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世代传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