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长安怀古

元代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白话译文

骊山峰峦起伏,渭河两岸景色秀丽,这百二山河依然如旧。狐兔悲鸣伤慨,草木萧瑟凋零,劳民伤财的秦宫隋苑已成废墟,巍峨的唐阙汉陵而今又在何处?山,空自忧愁;河,空自奔流。

词句注释

  1. 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山坡羊:曲牌名,北曲属中吕宫,基本句式为十一句,四十三字。
  2. “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流,一片秀丽。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秦始皇陵在其下。岫(xiù),峰峦。
  3. “山河”句:曾经秦国地势险峻,如今险要的山川形势依然未改。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险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后人遂以百二山河形容秦地势险要,二万兵力可抵诸侯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4. “狐兔”二句:狐兔伤心,草木悲秋,都在哀叹长安的荒凉。
  5. “秦宫”句:秦始皇的离宫,隋炀帝的东都(洛阳)西苑,徒然遗下臭名。

作品赏析

散曲名家张养浩用“山坡羊”写过九首怀古曲,以《潼关怀古》一首,最为著名;赵善庆的这首《长安怀古》可谓与之同曲而同工。

骊山在长安附近的临潼县东南,渭水环绕着长安。这一山一水,用“横”“环”二字,不仅点明所咏之地是长安,而且把这历代古都形势之险峻、景色之壮丽,全都烘托而出。此种手法与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词起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极为相似皆以重拙之笔开篇,而与后面的残破之景、黍离之悲形成强烈的反跌。“山河百二还如旧”,意谓秦国地处险要,二万人足以当诸侯百万人。如今长安形势,只有山河依旧而人事全非了。“还如旧”三字,顿挫有力,作者百感交集的怀古之情,尽在其中。后面的“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所有”,一气而下,倾吐出作者由今思昔而产生的慨叹、感伤和悲往日秦汉隋唐紫华似锦的都城,今朝狐跑兔走,草木丛生,荒芜颓败,冷落凄凉。“狐兔悲,草木秋”是作者当时所见的景象,这同长安一带具山河之险的优越形势形成强烈的对照,山河依旧,而“秦宫隋苑”“唐阙汉陵”——历史上以长安为都的王朝和它们的君主如秦皇、汉武、隋文、唐宗,曾几何时赫赫扬扬,如今烟消云散什么也没了。正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云“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其中有作者吊古伤今,为历史人物慨叹的情绪;亦含有对历代统治者花费浩大的人力物力,兴建了豪奢的宫苑阙陵,但在改朝换代中往往化为灰烟而表现出的愤懑。作者写这两句时,秦隋并提,斥之为“徒遗臭”,遗责的成份较重,这大概是因为秦始皇、隋炀帝是著名的穷奢极侈的暴君,而秦、隋两朝又短哲早亡之故。对汉唐就要客气些,只说“何处有”。当然,在抒发今昔兴亡之感的同时,也来杂着作者人生无常、转瞬即逝,徒唤奈何的人生观。最后两句“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作者从怀古的沉思中复又回到眼前的景中来,经过一番遐想,再看那“横岫”的山,似乎也在怀古而生恨发愁;“环秀”的渭水,好像也因怀古而汨汨叹息。这是移情入景的手法。然而,“古”只能供“怀”不能再回生,水也罢,山也罢,就如同人只能发怀古之幽思一样,也只能“空自愁”,“空自流”。

这首小令以山水起,又以山水结,起是写实景;结是景生情由景而情,前后呼应在结构上严谨而巧妙,格调上也深沉而苍凉。

创作背景

《山坡羊·长安怀古》为咏史怀古之作。作者时在长安,见骊山渭水山河依旧而秦宫隋苑唐阙汉陵已荒芜,因生怀古之叹,作此散曲。

名家点评

  •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赵兴勤:起首“骊山横岫,渭河环秀”,点明长安周围的山川形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可那“山河百二还如旧”。接着笔锋一转,“狐兔悲,草木秋”,曾经烜赫一时的秦宫、隋苑、唐阙、汉陵,却不似骊山、渭河般千古不变,结局要么是“徒遗臭”、要么是“何处有”,均随着王朝的更迭而湮灭不闻。只剩下山,空自忧愁;河,兀自流淌。其原因何在?曲家没有明言,但这些巍峨的建筑物都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搜刮民脂民膏建成,每一块破瓦都浸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泪。它们再庄严、再恢弘的外表,也掩盖不了封建统治者贪婪、虚伪的本质,必将为历史的洪流吞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元曲三百首》)
  •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此曲怀古伤今,因古都的变迁生发出兴亡如梦、世事皆空的感喟。格调沉郁苍凉,感情激愤,先扬后抑,对比鲜明。结尾照应开头,移情入景,含蓄深幽。(《元曲:彩图版》)

猜你喜欢

石渠记

唐代 • 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寻道观

唐代 • 王勃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赠田叟

唐代 • 李商隐

荷蓧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地诚感激,在野无贤心自惊。

题太公钓渭图

明代 • 刘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泊樵舍

清代 • 施闰章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赵善庆
简介描述: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