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

两汉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此酒。

白话译文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词句注释

  1. 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 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 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 相谓:互相商议。
  5. 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 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且:将要。
  7. 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足:脚。
  8. 子:对人的尊称,您。
  9. 安能:怎么能;哪能。
  10. 为:给;替。
  11. 遂:于是;就。
  12. 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 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 终:最终、最后。
  15. 引:拿起。
  16. 且:准备。
  17. 成:完成。
  18. 余:剩余。
  19. 足:脚。足:画脚。
  20. 亡:丢失,失去。
  21. 为:给,替。
  22. 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 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 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 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 谓:对……说。

猜你喜欢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石门亭记

宋代 •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题遗山诗

清代 • 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花马池咏

明代 • 崔允

秋风揽辔下边城,万里河流绕骑清。

樽俎试看酬壮节,壶觞到处迓行旌。

寒骄强弩云传箭,飚转轻车火作营。

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刘向
简介描述:

刘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文学家,古琴家、中国目录学鼻祖。

刘向十二岁时,以父德任辇郎。二十岁,擢谏议大夫。汉宣帝选贤,与王褒等献赋颂数十篇。二十四岁,习神仙之说,因献神仙方术,言黄金可成,试之不验,下狱。后免死。翌年,待诏受习今文经《谷梁春秋》。前51年,刘向,与诸儒讲《五经》同异于石渠阁。元帝初,擢散骑宗正、给事中。前47年,因为弹劾外戚宦官,被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召拜中郎,领护三辅都水,又迁光禄大夫,更名为向。前26年,与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以及班游、杜参等,校书秘阁,并领其事。前23年,任中垒校尉。向数上书言朝政得失,并讥刺王氏及在位诸大臣,成帝欲用作九卿,但终为王莽及群臣所阻。前6年,刘向去世。

刘向确定了一系列的校书原则,堪称后世校雠书籍的典范。其所撰成的《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刘向等人的校书实践与成果,不独是校雠学、目录学的范本,在学术史上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刘向好古琴,对古琴理论的贡献非常突出。曾著《琴说》一书,是最早的琴学专著之一。《别录》今已佚失,仅存《战国策》《晏子春秋》《荀子》《管子》《邓析子》《说苑》《列子》七书叙录,以及刘歆《上山海经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