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都。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在金陵赏心亭送别王胜之龙图。王胜之任金陵知州,到职一天后即转任南都知州。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千古金陵引起人怀归的思绪。难得陪同你凭吊这历经沧桑的兴亡之地。斜风渺渺,细雨濛濛,弥散着一片别情离愁。难忘这芳草渡口,江南父老依依惜别,恳切地把你挽留。
且莫伤怀,在我的想象中,你驾着飞车穿越多彩的云霞,仙游似地以鸾鸟为陪乘者,一路凌风驭虚而来。却讶异这里的沙洲,居然名之为白鹭,并不是适宜的栖居地。于是翩翩然未曾歇翅,还是向别处飞去。
此词题材虽属普通的登临送别,表达方式却颇为独特。上阕先用数句点明地点与环境,概要地叙述了金陵的地理形势和历史变迁,是古代许多帝王看中的都城;再写金陵父老对王胜之的挽留,着重描绘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从而引出下阕对其离任的描写,抓住其刚到任即离职的特殊情况,发挥想象,用游仙的比喻来称赞王胜之的品德高洁,说其离去时乘飞车,凌彩雾,以青鸾驾驶,有红鸾陪乘。这尚不足奇,更奇特的是,在此想象的基础上再度想象,说他竟惊鸿一瞥就要离开金陵。不是他愿意离去,而是为他驾车的青鸾和护航的红鸾看到了金陵的白鹭洲,神奇的鸾鸟不愿与白鹭为侣,所以振动翅膀,载他翩然而去。词以用戏谑的语言、轻灵的笔意作结,说明金陵算不得理想居地,其用意是宽慰王胜之。词作采用这种方式,既是为王胜之的匆匆离去开脱,也是在恭维他的度越恒流,同时未尝不是在于这位年长的朋友开玩笑,反映了游戏为词的一面。词作充满奇幻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令人神往。
在这首词中,词人送别酬唱的生活实景以及情感体验成为词作着力表现的主题。词人个体的生活体验进入词作表现的领域。与此同时,景物在词作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作用明显弱化。一方面,词中的景致不再是晏词中泛化、类型化的水乡风物,而是词人身之所历、眼之所见的现实的风景;另一方面,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景物不再是作品中的主导性部分,而是人物眼中之景、心中之景,带有鲜明的人物活动的印记和影响。
根据此词题序可知,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被贬调湖州,后又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因此案,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奉诏调往汝州。同年七月(一说八月),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送别。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甲子七年,赏心亭送胜之作《渔家傲》。”王文诰《苏诗总案》:“甲子八月,与王益柔游蒋山作。”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