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
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
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
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
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
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
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
看遍了美妙的舞蹈,听厌了动人的歌唱。
主人寂寞无聊无事可干,众宾客提出寻乐的妙方。
长长竹席坐满游戏宾客,观看斗鸡在宽大的室房
那些雄鸡是多么威风,两只长尾翎飞翘高扬。
拍动羽翼引起阵阵清风,两目瞪圆射出红红凶光
利嘴一啄,轻轻的羽毛四处飞散,锋利的鸡爪,常常把对方刺伤。
斗胜的雄鸡,长鸣一声直插云天,它扇动着翅膀徜徉在斗场。
希望得到“狸膏”的帮助,永远获胜而独占这斗场。
全篇共十六句,前六句总叙主人和众宾厌倦歌舞之后,准备观赏斗鸡;中八句突出描绘群鸡在“斗”中的种种多变的神态;末二句以含蓄赞叹并期望斗鸡获胜作结。这三个艺术层次,自然递进,点染成章,而又浑然一体。
此诗前六句叙事,叙写斗鸡取乐的缘由。“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写终日饱览优美的舞伎,欣赏悦耳的乐曲,已感到厌倦乏味。一个“极”字,一个“厌”字,写出了贵族子弟沉溺声色的情形。“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写主人无所事事,空虚寂寞,宾客们便进献取乐的方法用以帮闲。叙事渐渐引向斗鸡上来。“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写主人宾客宴饮游戏,最后到闲房观看斗鸡。终于点出题目。以上六句直叙诗人的生活和情趣,语言平直简洁。
“群雄”以下八句,描写斗鸡的场景。“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写参赛的群鸡气势凶猛,长尾耸起,摆开决战的架势。“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写赛鸡拍击翅膀,掀起急风,两眼喷火,目光异常凶悍。一场决战即将开始。“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写双方激战。或用嘴啄,或用距刺。尖嘴刚落,轻毛飞起一片;利距刺处,遍身鲜血淋漓。“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写得胜者仰天长鸣,鸣声直冲云霄;鼓翅欲飞,气概不可一世。诗人运用传统作品的“铺叙”手法,集中渲染了斗鸡的动态形象。八句写了八个不同的动作。先描发怒,抖尾;后叙展翅,瞪眼;再说毛散,腿伤,最后写得胜的鸡高唱入云,独自掮着翅膀转圈。曹植通过艺术家的眼睛,从实际生活中摄取了这八个“特写镜头”,为斗鸡创作了一幅清新活泼、欢跃多姿的彩墨画。
最后二句,“愿蒙狸膏助,长得擅此场。”写对胜利者的祝愿。《事类赋注》引《庄子》逸篇:“羊沟之鸡,时以胜人者,以狸膏涂其头也。”鸡怕狸,闻到狸的气味便怯阵败北。因此斗鸡者在鸡冠上涂上狸膏,借以战胜对手。又张衡《东京赋》曰:“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以斗鸡作譬,说秦国因有尖利的嘴和距,所以最终战胜六国。这里化用典故,祝愿得胜者再用狸膏涂一涂,定能长久地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在祝福之中,透露出了作者陶醉的欢快情绪,表明了乐此不倦的态度。这与前面关于斗鸡取乐的叙写正相呼应,使题旨更为显豁。
全诗紧密相连,描绘了斗鸡的整个过程,特别突出了斗鸡的神态、锐气。全诗纵贯横逸,描绘形象。
该篇是曹植早期作品,大约写于建安十六年(211年)以前,诗人不足二十岁。那时,他和哥哥曹丕的关系尚未出现大的矛盾,素以兄弟相称,时常一起与贵公子、建安诸子等宴饮唱和,该诗便是一次斗鸡娱乐后创作的。刘桢、应玚都有同题诗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