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莽莽苍苍的昆仑山,纵横高耸地出现在这世界上,他是那么历史悠久,他看尽了人间的春去春来。突然间,大雪纷飞,就像三百万条玉龙在欢腾,搅得整个宇宙都寒冷透彻。夏天,冰雪被太阳晒化,一时,长江、黄河水大涨,有人被淹死,千年万代的功过,谁来评说?
而今让我来说说这昆仑山:不要这么高,不要这么多雪。如何能背靠那蓝天抽出我的宝剑,把你裁断成为三截?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给美国,一截还给东方诸国。世界太平,全球都同样地凉或热。
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借景抒情,下阕缘情发议。它从当时世界性的大冲突出发,借助昆仑山脉的高大形象,抒发了诗人彻底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伟大抱负。在毛泽东诸多的诗词杰作中,《昆仑》词以厚重的历史感、思想视野的开放性以及想象的新颖雄奇性,占有着特殊的艺术地位。词的上阕作者以夸张、比喻、拟人的手法,浓墨重彩,描绘了昆仑山光影交错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艺术形象。既突出了它“数学上的崇高”和“力学上的崇高”,也突出了它的高寒、多雪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在正与反的强烈对照中,自然引发出应当如何评说昆仑的历史功过这样一个促人深思的问题。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一起笔,巍巍昆仑奔来眼底,以其壮美的雄姿,造成强大的心理震撼。“横空出世”,以天地为上下标线极状其高。“莽”,以视觉印象的迷茫无际极状其广。“阅尽”则有两重意思:一是以人世沧桑为参照物突出昆仑的古老,一是以昆仑作为特定窗口来收视人类创造力的伟大。通过这一双向映照,实现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赋予了昆仑山以历史巨人的崇高地位。人类历史中所包容的异质性的深邃内涵,由于这一变形化处理而变得格外鲜明和尖锐,强烈唤起读者对人类生存空间及人类历史命运的关注。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昆仑山披冰盖雪,千里蜿蜒的气势,和这种巨大的自然力带给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巨大自然力的负面影响,到了夏天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酷烈。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也因此显得更为急切了。昆仑山是一个如此奇特的存在,它既是力的极致,又是灾的根源。对于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必然引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是对以昆仑山为代表的自然力的深层属性的探索,也是对以昆仑山为见证的人类历史的深层内蕴的探索。诗人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以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作为集中的关注点,要求做出公正的评判,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向历史挑战的勇气,以及对全人类命运的自觉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
词的下阕,是作者对上阕中提出的问题,通过雄奇的想象所作出的美学回答。“而今我谓昆仑”,是对“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强劲对接。“而今”是对“千秋”的接榫,“我”是对“谁”的接榫。别林斯基说过:“当诗人说着我的时候,同时也在指着人类和世界。”因此,这句词中所说的“谓”,就自然扩化成作为无产阶级自觉代表的诗人和作为人类历史文化象征的昆仑山之间的直接对话。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是气吞山河的宣告也是对大山的指令,带有不容违拗的威严性,充分显示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主宰沉浮的伟力和自信。“安得倚天抽宝剑,将汝裁为三截。“诗人借助想象的力量,对高寒多雪的昆仑山重新进行工程性的精心裁制。在这举重若轻地扭转乾坤的“抽”“裁”二字之中,形象地表达了通过革命斗争去理想地改造世界的远大志向。战国时楚国的宋玉作《大言赋》,其中有“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之句。宋玉想象着把整个天地化成一辆大车,以大地为车,以圆天为车盖,在这样的大车上,有柄长剑,它的一头自然要延伸到天的外头。李白在《大猎赋》里说“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昆仑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李白想象抽出倚天剑来,只要呵斥一声便使昆仑山轰然倒下。李白的另一首诗《临江王节士歌》写自己的抱负,“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宋代词人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说需要倚天之剑来拨开云雾见青天。这些诗人的丰富想象显然影响了毛泽东并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但是不同的是,古人笔下是“剑倚天”,而在毛泽东笔下则是“人倚天”,更加凸显人的高大形象。如此高大的巨人自然威猛无比,能够倚天抽剑,把昆仑山截为三段:“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诗人继续发挥雄奇的想象,对裁下的三截大山作出了不偏不倚的处理,让昆仑山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在经过兴利除弊的改造后,为全人类共同造福。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曾明确表示:“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段话,可以帮助人们具体理解这三句词中博大精深的理性内涵;这三句词,可以看成是这段话中所强调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艺术注脚。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同此凉热”的“太平世界”,是人类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中国古代贤哲把它表述为“世界大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把它表述为“解放全人类”,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诗人对人类明天的衷心祝愿,也是对此词宏大主旨的画龙点睛。无疑,这一主旨的广阔和重大是旷世罕见的。它的无与伦比的广阔性,在于它对人类历史的全息包容;它的无与伦比的重大性,在于它对人类解放的总体启示。在人类面临二战浩劫的前夕,毛泽东以自己雄奇瑰丽的诗篇,表达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惟有彻底变革旧世界的社会结构,才能真正铲除战争的根源,全人类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
《念奴娇·昆仑》的思想辐射力和美学辐射力,犹如光芒万丈的灯塔,远射至国门之外。美国东方学学者特里尔在他的《毛泽东传》中特别引用了这首词,并对它的世界性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长征结束时毛甚而面对群山又发灵感,将它视作超出中国自身革命之外的世界和平的象征。”毛泽东此词的思想内涵之所以能表现得如此强烈鲜明,是与它的艺术手段无法分开的。这一艺术手段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上。毛泽东将现实主义的实貌写真、浪漫主义的雄奇想象、象征暗示以及热烈奔放的直抒胸臆,在“为了革命”和“表现革命”的前提下,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对生活的最广阔、最深刻、最生动的概括。他所展现的以昆仑山为聚焦点的历史画卷,既是现实的,又是超现实的;既是真实的,又是理想的。它来自现实生活、又变形于现实生活并高出于现实生活。它的现实性以对生活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而具有“史诗”的品格。它的超现实性造成了广阔无垠的艺术想象空间,可望而不可即,清晰可睹而又扑朔迷离,以其不可抗拒的美学魅力,吸引和启示人们穿透时空的迷雾,放眼璀璨的未来。正如郭沫若所说:“不用说这里丝毫没有旧式诗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了的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非常生动,深刻动人。真可以说是古今的绝唱。我们如果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怎样才能使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毛泽东的诗词就是我们绝好的典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这首词作于1935年,首次发表于1957年1月号《诗刊》上。1935年9月,当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时,毛泽东曾登上昆仑山支脉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生发感慨。到达陕北后,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陕甘根据地。毛泽东后来评价此役:“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次奠基礼。”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安放在西北,由此,引起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念奴娇·昆仑》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其构思应起于“夏日登岷山远望”之时,其写成应在到达陕北之后。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鷯群,不随凤皇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常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题华山图
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
秋风霜满青春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