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柳拖金缕

五代孙光宪

柳拖金缕,着烟浓雾,濛濛落絮。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白话译文

杨柳拖曳着金缕似的柳枝,笼罩在烟雾中,落下白茫茫的柳絮。在装饰华丽的凤皇舟上,楚地的女子们跳着绝妙的舞蹈,水面上鼓声如雷轰鸣。

隋末群雄争斗,瓜分国土,天下无人主宰,士大夫们纷纷南渡避难。有人叠起花笺,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与情愫,写成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引得宫女们争相传唱。

词句注释

  1. 落絮:落下的杨花。
  2. 凤皇:即凤凰。
  3. 楚女:泛指江汉一带女子。
  4. 雷喧波上鼓:波上鼓声如雷轰鸣。
  5. 龙争虎战:指诸侯王混战。
  6. 中土:泛指中原。《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
  7. 桃叶江南渡:指士大夫们纷纷南渡。此处用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渡江的典故,以讽时事。《古今乐录》:“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子敬”是王献之的字,他的妾叫桃叶,其妾之妹叫桃根。王献之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曾送其妾而作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来,人称此渡口为“桃叶渡”,称此歌为《桃叶歌》。
  8. 襞花笺:折叠彩笺。襞:褶(zhě)子,衣服上折叠的线条。这里作动词用,折叠之意。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怀古之作。上片写秦淮河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下片写中原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并用了王献之送爱妾渡江的典故,隐约地嘲讽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左,不图统一大业的腐败政治。这是作者盼望统一大业的思想反映。

猜你喜欢

白毫子歌

唐代 • 李白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飡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渌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余桂树愁杀人。

鹧鸪天·薄命妾辞

金朝 • 元好问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虞美人·述怀

宋代 • 苏轼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与潘子实书

明代 • 归有光

有光顿首,子实足下;顷到山中,登万峰,得足下读书处,徘徊惆怅,不能自归。深山荒寂,无与晤言;意之所至,独往独来。思古人而不得见。往往悲歌感慨,至于泪下。

科举之学,驱一世于利禄之中,而成一番人材世道,其敝已极。士方没首濡溺于其间,无复知有人生当为之事。荣辱得丧,缠绵萦系,不可解脱,以至老死而不悟。足下独卓然不惑,痛流俗之沉迷,勤勤恳恳,欲追古贤人志士之所为,考论圣人之遗经于千百载之下。以仆之无似,至仅诲语累数百言。感发之余,岂敢终自废弃!

又窃谓经学至宋而大明,今宋儒之书具在,而何明经者之少也?夫经非一世之书,亦非一人之见所能定。而学者固守沉溺而不化,甚者又好高自大,听其言汪洋恣肆,而实无所折衷:此今世之通患也。故欲明经者,不求圣人之心,而区区于言语之间好同而尚异,则圣人之志,愈不可得而见矣。足下之高明,必有以警愦愦者。无惜教我,幸甚!

乱后逢村叟

唐代 • 杜荀鹤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孙光宪
简介描述:

孙光宪(?~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人。五代时期荆南大臣、文学家。

孙光宪家世务农。孙光宪读书好学,唐末为陵州判官,有名声。后唐庄宗灭前蜀,孙光宪于后唐天成初年,避地江陵。当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据有荆土,招致四方之士,由梁震推荐,孙光宪入选为节度使掌书记。高季兴大治战舰,欲与邻邦楚国交战。孙光宪认为应该休养生息,高季兴采纳其建议,停止罢兵。高从诲继立,梁震辞去官职,自此政事均委于孙光宪。孙光宪事荆南三世,皆处幕府之中,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后来宋朝派遣慕容延钊平定湖南,孙光宪教导高继冲开门迎纳慕容延钊,献上荆南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功,授黄州刺史,政绩卓著。开宝元年(968年),孙光宪去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