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垒亭记

明代归有光

自昆山城水行七十里,曰安亭,在吴淞江之旁。盖图志有安亭江,今不可见矣。土薄而俗浇,县人争弃之。予妻之家在焉。予独爱其宅中闲靓,壬寅之岁,读书于此。宅西有清池古木,垒石为山;山有亭,登之,隐隐见吴淞江环绕而东,风帆时过于荒墟树杪之间;华亭九峰、青龙镇古刹浮屠皆直其前。亭旧无名,予始名之曰“畏垒”。

《庄子》称:庚桑楚得老聃之道,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智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远之。臃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三年,畏垒大熟。畏垒之民尸而祝之,社而稷之。而予居于此,竟日闭户。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予妻治田四十亩,值岁大旱,用牛挽车,昼夜灌水,颇以得谷。酿酒数石,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居而吾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作《畏垒亭记》。

白话译文

从昆山县城走七十里水路,便是安亭镇,安亭镇在吴淞江岸边;地理书上有安亭江,现在已见不到这条江了。这个地方土地贫瘠,民风轻薄,县里的人都争相弃此地而迁走。我妻子的老家在这里,我独爱她老家这里居室环境安静,壬寅年我在这里读书。住宅的西边有清澈的池塘、古老的树木,有石头堆砌而成的假山。山上有亭子,登上亭子,隐隐望见吴淞江环绕着流向东方,帆船不时从废墟树梢之间驶过;华亭县的九座山峰、青龙镇的古寺佛塔,都在亭子的前方。亭子旧时是没有名字的,我给它命名叫“畏垒亭”。

庄子说:庚桑楚学得老聃的学说之后,居住在畏垒山上。他聪明伶俐的奴仆离他而去,端庄而仁爱的侍妾也远远地离开了他;剩下淳厚朴实的人与他同住,勤劳刻苦的人供他驱使。三年之后,畏垒山大丰收。畏垒山的老百姓立下神位向他祷告,把他当作土神谷神来祭祀。我住在这里,整天关门闭户,间或有两三个人从远方而来,与我一起讴歌吟咏于荆棘丛中。我的妻子耕田四十亩,适值大旱之年,用牛牵车,昼夜不停地灌水,收获颇多的粮食。用粮食酿酒数石,在寒风凄冷、树叶黄落之时,我叫儿子斟酒,登上亭子长啸,觉得很是快乐。谁远远地离我而去呢?谁与我同住而供我驱使呢?谁想为我立神位向我祷告,把我当作土神谷神来祭祀呢?于是我写下这篇《畏垒亭记》。

词句注释

  1. 昆山:今属江苏省。水行:从水路走。
  2. 安亭:在今上海市嘉定县西南。
  3. 吴淞江:一名苏州河,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经苏州、昆山、嘉定境汇合黄浦江入海。
  4. 图志:绘有地图的地理书。
  5. 今不可见:图志上的安亭江当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
  6. 土薄:土质不好。俗浇:风俗轻浮,不朴实。
  7. 予妻:指作者亡妻王氏。
  8. 闲靓(jìng):幽雅清静。靓,同“静”。
  9. 壬寅:指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10. 垒:用砖石堆砌。
  11. 风帆:指帆船受风在行进中。荒墟:荒废了的村落。树杪(miǎo):树枝的末梢。
  12. 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境。青龙镇: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古刹(chà):佛寺。刹,佛教译音词,指佛寺。浮屠:佛教译音词,指佛塔。直:同“值”,面对着。
  13. 旧:从前。
  14.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哲学家。他的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下文转述的内容,见《庄子外篇·庚桑楚》。《庄子外篇》,一般认为非庄子本人所作,而是由他的门徒或后人写的。
  15. 庚桑楚:一名亢(gāng)仓子,旧说姓庚桑,名楚,吴人,实际上是虚构的人名。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伯阳,通称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雀鹿邑县东)人,哲学家。他的思想保存在《老子》(又名《道德经》)中。得老聃之道,掌握了老子的学说。
  16. 畏垒之山:畏垒山,旧说在鲁国,实际上是虚构的山名。畏垒是一处崎岖不平的地方。
  17. 臣:仆从,这里指男仆从。画然智者:十分聪明伶俐的人。画然,有计谋的样子。去之:离开他。
  18. 妾:指女仆。絜(jié)然仁者:高尚而富于同情心的人。絜,同“洁”。
  19. 臃肿:身体肥大呆滞的样子。这里指人。之与:“与之”的倒置,下句同。
  20. 鞅掌:面貌不洁,无暇修饰。这里指人。之为使:供他驱使,为他服务。
  21. 大熟:指谷物大丰收。
  22. 尸而祝之:把他当作神并向他祷告。尸,古代祭祀时扮作祖先或神灵受祭的人。
  23. 社而稷(jì)之:把他当作土地神来礼拜。社,土地神。稷,谷神。此处和“社”字都作祭神解。
  24. 竟日:整天。
  25. 二三子:古代人称自己的学生门徒为二三子。二三为不定数。这里指来向作者求学请教的人。
  26. 讴(ōu)吟:吟唱诗文。讴,歌唱。荆棘(jí):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27. 治田:管理耕作田地。
  28. 值:碰上。
  29. 石:一石十斗,重一百二十斤。
  30. 惨栗:寒气刺骨的感觉。
  31. 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32. 忻(xīn):同“欣”。
  33. 谁为远我而去者乎:谁是轻视讥笑我的人呢?
  34. 尸祝而社稷我:谁是崇敬我的人呢?

作品赏析

归有光通过这篇《畏垒亭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人情浇薄,从对待土地的态度上也可看得出来,安亭土薄,“县人争弃之”。穷愁潦倒的归有光,也如这贫瘠的土地一样,人们也是“争弃之”的。由于作者有一种被遗弃、受冷落的心境,他就很自然地想起了庄子讲的庚桑楚北居畏垒之山的故事,把宅西的一座无名之亭取名为畏垒亭,以庚桑楚自喻。庚桑楚北居畏垒山,手下的佣人都离去了,三年以后,庚桑楚在畏垒获得丰收,人们又聚拢向他表示崇敬。人们对待尚未获得成就的庚桑楚的态度,和对待这安亭的薄地、安亭的归有光的态度,如出一辙。通过反衬和比喻,归有光的悲愤心情得到充分的表达。

然而作者意犹未尽。他在文章结尾处一连用了三个疑问的排比句:“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居而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把满腔悲愤之情泄之笔端,撕心裂肺。作者在登畏垒亭作此仰天长啸之时,用了“忻忻然”三字,更反映了他当时复杂的心情。妻子种的田在大旱之年丰收,本是令人高兴的,所以这才“呼儿酌酒”。但这喜悦的心情和周围的“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很不协调。“忻忻然”而长啸,喊出来的却是悲愤的言词和声音。带着微笑的哭,比哭更难堪、更深沉。

这篇散文用于写景的文字不多,但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映衬作者心情的幽凄环境。而末段三句排比句,飘忽凄切,在抒发感情方面起到了强烈的效果。

创作背景

归有光在科举拼搏的厮杀中,屡屡失意,不免厌倦,于是就有了归享田园之乐的向往。他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卜居安亭,此文当作于此后二三年间,时作者三十七八岁。

名家点评

  • 明·张汝瑚:“亦有一种安命乐天之意。予欲取归文配陶诗,未知后世论定何如耳。”(《明八大家文》)
  • 清·姚鼐:“不衫不履,神韵绝高。”(《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
  • 清·林纾:“畏垒亭,震川专为妻家而记,而时亦未得第也,故以下语颇牢骚,此非作达之辞,愈作达愈见其牢骚处。”“文末用庄子语以己意出之,此等文最易学,亦最动目。”(林纾评选《中学古文读本》)

猜你喜欢

阆山歌

唐代 • 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观书

明代 •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宋代 • 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其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闾里为我色惆怅!

其三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其四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其五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其六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巄嵷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拨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其七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清代 • 薛时雨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人家临水有无间。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而今无复旧词坛。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

归有光
简介描述: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中国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次年会试落第南归,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二十余年,生徒常达数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后又七赴春闱,皆不第。他关心家乡水利,曾考察三江古迹,著书《三吴水利录》。后来,海瑞巡抚应天十府,兴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时,采用了归有光的许多建议。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年近六十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授长兴知县。任内重视教化,治政廉明,因得罪上司被迁为顺德府通判。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学士高拱、赵贞吉举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后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人称“归太仆”。隆庆五年(1571年),归有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以老儒身份与当时的文坛盟主王世贞相抗,斥其为“庸妄巨子”。其文上承唐宋八大家,清人将其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相提并论,近人则径称他们为“唐宋派”。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能以情动人,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又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亦能作诗。著有《震川先生集》《易图论》《尚书叙录》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