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妇言

唐代罗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锦以昼之,斯亦极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白话译文

朱买臣地位变高的时候,没有痛恨他的前妻,建房子让她居住,分衣服食物让她生存,这也是仁爱之人的心意啊!

一天,前妻对朱买臣的身边侍从说:“我在朱买臣的跟前做这做那,好多年了。每次想到忍饥挨冻勤勉苦读的时候,看见买臣的志向,何尝不曾说过官运亨通以后,把匡正国家、辅助国君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安抚平民救济百姓作为心愿。而我不幸离开买臣也好多年了,买臣果然官运亨通了。天子赐给爵位,任用他,让他衣锦还乡,这也达到顶点了。但他从前所说的话,了无声息再也听不到了。难道是天下没有处理的事情使他这样吗?抑或是急于求富贵而没有时间考虑呢?依我看来,他只是在一个妇人面前夸耀就满足了,其他的没有发现能做什么。又怎能吃他的食物呢?”于是自缢而死。

词句注释

  1. 越妇,指汉武帝时朱买臣的前妻,因朱买臣的家乡,春秋时属越国,故称越妇。
  2. 买臣:朱买臣(?一前115),西汉人,武帝时曾任会稽太守。
  3. 去妻:前妻。
  4. 居之:让她居住。居,此处为使动用法。
  5. 活:养活。
  6. 一旦:一天。
  7. 近侍:身边的侍从。
  8. 秉箕帚:拿着扫帚、簸箕,指做洒扫庭除之事。意思是为人妻。翁子:古代妇女称丈夫的父亲为翁,翁子是对丈夫的委婉称呼。
  9. 有年矣:有些年了,好多年了。
  10. 通达:做高官。
  11. 匡国:匡正国家。致君:使君尊贵,即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的君主。致,使。
  12. 济物:救济百姓。物,这里指人。心期:心愿,志愿。
  13. 疏爵:赐给爵位。疏,分、赐。命:任用。
  14. 衣锦以昼之:意思是让他衣锦还乡。《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烧毁秦宫室后,意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朱买臣拜为会稽太守后,汉武帝也对他说了这句话。衣,穿。锦和绣同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即官服。昼之,使他白天行走,比喻荣归故里。
  15. 斯亦极矣:这也达到顶点了。
  16. 向:过去,以前。
  17. 蔑然:泯灭、消失的样子。无闻:指没有听到实现。
  18. 未假:不暇,没空闲。假,通“暇”。度(duó):思考。
  19. 矜于一妇人:在一个女人面前夸耀自己。矜(jīn),夸耀。
  20. 又安可食其食:又怎么能吃他的食物呢?
  21. 闭气而死:自缢而死。

作品赏析

朱买臣的故事在《汉书·朱买臣传》中是这样写的:朱买臣未得志时家中贫穷,不治产业,砍柴为生,讴歌道中,他的妻子感到没有面子,多次劝他,他更加高唱不止。他的妻子就离开他,改嫁别人。其后,朱买臣独自行歌道中,在山坟担柴。前妻与夫家上坟时看见买臣饥寒,给他饭吃。后来,朱买臣当上会稽太守,衣锦还乡,官府为迎接他差遣人打扫道路,他的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也在其中。朱买臣收养了他们,一个月后,他的前妻上吊而死。在《汉书》中,这个故事是用赞美朱买臣不计前嫌、不忘旧情、感恩图报的笔调来叙述的;而他的前妻也只是一个见识短浅、不能吃苦的普通妇女。她是在惭愧悔恨中自杀的。罗隐在这篇短文中却反其意而用之,引申发挥,虚拟了朱买臣妻的表白,朱买臣成了被讽刺的对象,讽刺他一旦得到富贵就只贪图享受,不思匡国安民了;而他的前妻却是一个有见识、有气节的妇女。她不但敢于对近侍批判朱买臣,揭露他通达后不思“安民济物”,却“急于富贵”的虚伪本质;并且表现了不“食其食”“闭气而死”的可贵气节,从而揭露批判了晚唐时期的封建士大夫借口“匡国”“安民”,实则热衷功名利禄、言行不一的虚伪本质。

这篇文章一事一议,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作者善于运用委婉的判断语气和反问语气加强讽刺意味。文章短小精悍,文笔生动,言辞犀利,发人深思,正如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中所说的那样,“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这正是罗隐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猜你喜欢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唐代 •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郑淇水入城。

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通玄子栖宾亭记

唐代 • 皮日休

距彭泽东十里,有仙邃源奥处,号曰富阳,文士李中白隐焉。五年冬别中白,岁且翅,再自淝陵之江左,因访于是。至其门,骖不暇绁,而目爽神王,恍恍然迨若入于异境矣。诉别苦外,不复游一词。且乐其得也,木秀于芝,泉甘于饴。霁峰倚空,如碧毫扫粉障,色正鲜温。鸣溪潀潀,源内橐龠,鞲出琉璃液。石有怪者,骁然闯然,若将为人者。禽有异者,嘐嘐然若将天驯耶。每空斋寥寥,寒月方午,松竹交韵。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竿,邠人之鼓龠,不能过也。况延白云为升堂之侣,结清风为入室之宾,其为趣则生而未睹矣。中白所尚皆古,以时不合已,故隐是境,将至老。呜呼!世有用君子之道隐者乎?有则是境不足留吾中白也。昔馀与中白有俱隐湘衡之志,中白以时不合己,果偿本心。馀以寻求计吏,不谐夙念,今至是境。语及名利,则芒刺在背矣。夫宾之来也,不逾于邑,(谓彭泽县)邑距是十里,至是者不为易矣。其延之,旦不晡乎,晡不夕乎,则俟宾之所,果不可低庳。于是钜其寝,西向百步,则筑宾亭焉。两其室而一其厦,且曰:宾将病暑,吾则敞其檐。宾将病塞,吾则奥其牖。自竟是功,则鲜薧之馈,罍樽之费,纵倍于前矣。其功始于咸通二年秋八月。后五年五月,中白馆馀于是。且祷其记而名之者,累月让不获。因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业号而称之,元德、元晏是也。夫学高行远谓之通,志深道大谓之元,男子通称谓之子,谓请以‘通元子’为其号,请以‘栖宾’马为亭名。”噫!知我者不谓我为佞友矣。五年五月朔日记。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剌勒,销尽英魂。

霜应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罗隐
简介描述:

罗隐(833年2月16日-909年1月26日),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中国唐末五代时文学家、诗人、辞赋家。

罗隐出生于寒儒之家,少时苦学,聪慧能文,但科举之途坎坷,在二十八年间十举进士,终未登第。咸通十二年(871年),入湖南观察使于瑰幕府,任衡阳主簿。后任淮、润诸镇从事,皆不得意。广明年间,局势动乱,罗隐北上受阻,遂隐居于池州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投靠杭州刺史钱镠,在吴越势力历任钱塘县令、镇海军节度掌书记、镇海军节度判官、谏议大夫、给事中及盐铁发运使(一作副使)等职。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罗隐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罗隐生当变乱之际,大半生流落不遇,因而愤世嫉俗,好为谐谑讽刺。他擅作文章,尤精于小品。其诗多抒怀才不遇之感,间有刺时讥世者。诗风浅易流畅,尤善于提炼口头语,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等,成为后人格言,影响及于宋理学家诗一派。他的诗文誉满天下,在唐末与罗虬、罗邺并称“三罗”。又能书法,《宣和书谱》称其“虽不以书显名,作行书尤有唐人典型”。著有《江东甲乙集》《谗书》《太平两同书》《淮海寓言》《广陵妖乱志》等。

罗隐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