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篇

魏晋张华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馀,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从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於是,好古师老彭。

白话译文

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

那时龙争虎斗,战国七雄相互抗衡。

但他们之所以成就自己的万古美名,多是依靠他们招徕的门下食客。

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

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

游侠之士真是贤明,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

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

词句注释

  1. 翩翩:鸟轻飞貌。行动轻快貌,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
  2. 四公子:著名的战国四公子。
  3. 浊世:混浊动乱的时世。尘世。
  4. 称:可称为。
  5. 贤明:贤德明察(之人)。
  6. 龙虎:龙与虎。
  7. 方:方才,正在。
  8. 交争:交兵争战。交相争夺。
  9. 七国:指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0. 并:一并。一齐。一同。
  11. 抗衡:彼此对抗保持平衡。
  12. 食客:指进食的客人。旧时寄食于豪门贵族解难帮忙之门客。
  13. 馀:余。多。
  14. 门下:门庭之下。
  15. 门生;弟子。
  16. 豪英:豪强和英雄。
  17. 游说:周游劝说。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行动。指说客。
  18. 朝夕:早晚。
  19. 至:来到。
  20. 辩士:雄辩之士。辩才出众之士。
  21. 自:独自。
  22. 从横:纵横,奔驰无阻、纵横四海。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合纵连横之说的节缩语。顺从连横之说。
  23. 孟尝: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24. 东出关:朝东方出了关隘。
  25. 济身:接济自身。周济身体。
  26. 由:由于,缘由于。
  27. 鸡鸣:公鸡鸣叫。鸡鸣狗盗之徒。《史记·孟尝君列传》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28. 信陵: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29. 西反魏:自西方返回魏国。反,返。
  30. 秦人:秦国人。
  31. 窥(kuī)兵:窥探兵力。炫耀武力。用兵进犯。
  32. 赵胜:赵国平原君赵胜。
  33. 南诅楚:南方去说服楚国。诅,力言。强力誓言。
  34. 乃与:于是与。
  35. 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赵胜门客,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获得“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36. 行:同行。
  37. 黄歇:楚国春申君黄歇。
  38. 北适秦:北面去往秦国。适,往,之。
  39. 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
  40. 还入荆:返还进入荆州。
  41. 美哉(zāi):美啊。哉,文言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
  42. 游侠士:周游任侠的士子。
  43. 何以:用什么,为什么,如何。
  44. 尚:崇尚。
  45. 四卿(qīng):指战国四公子。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古人对人的尊称。
  46. 则:副词,却,表示转折。
  47. 异於:不同于。
  48. 是:这,此。
  49. 好古:爱好古代,喜好古风。
  50. 师:从师于。
  51. 老彭:老子和彭祖。道家鼻祖是老子,而始祖是彭祖,指道教。

作品赏析

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游历任侠之士。指好交游能见义勇为的人。

张华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他的《游侠篇》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诗中赞赏游侠之士和战国四公子的贤明。

猜你喜欢

新制布裘

唐代 •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夜雨

唐代 •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燕姬曲

元代 • 萨都剌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澹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

敦煌乐

明代 • 杨慎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氏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减字木兰花·人天无据

清代 • 龚自珍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张华
简介描述: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

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在曹魏时,他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逐渐受到晋武帝的重用。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大将杜预坚决支持武帝伐吴,于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以功进封广武县侯。其后遭到排挤,出镇幽州,政绩卓然。之后返朝任太常,终武帝之世未得参与政事。晋惠帝继位后,累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惨遭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太安二年(303年),获得平反,追复官爵。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温丽,又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还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今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

张华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