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金朝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白话译文

在萧瑟的凉秋深夜,独自歇宿于乡村野店,一时难以入眠。中天的月亮照着半夜起程赶路的游子。细雨霏霏,秋菊盛开,在催促他快快登上渡船。

回忆当年,莹白的水边鸥鸟,水天相接。再次返回到家乡,家里的孩子见了他肯定会不认识了,定会兴奋地拽着他的衣襟,笑他头发已经花白了。

词句注释

  1. 诉衷情:词牌名,晚唐文学家温庭筠创作此调。原为单调,后演为双调。黄庭坚、张先、陆游、李清照等词人均用过此调。
  2. 茅店:乡村野店。
  3. 吟鞭:诗人的马鞭,多代指行吟的诗人。
  4. 黄花:指菊花。
  5. 童稚:儿童。
  6. 华颠:花白头发,指年老。

作品赏析

词的上片叙写寒夜行馆、春早渡头的两个典型处境,明显点出归乡主题。首二句为第一境,写词人在归旅中思潮起伏,睡不成眠。此笔妙在首句点破情怀,后句立即用残月、诗兴加以渲染,韵致顿生。至于第二境之妙,则在乎第三句的黄花、细雨意象为下句催上兰舟润色添趣,整个意境遂变得立体化。更加显得深远,同时又在不觉间体会出词人绵密交错的心情。

下片”鸥似雪,水如天”写江面;“忆当年”写舟上归人。这三句描绘白鸥飞处,水天一色。词人在茫茫无尽的白色情调里思索前事,笔意清逸隽美。最后“到家应是”三句,预想重返故园的情况。幼童、白发均为典型意象,旨在强烈之对比下,慨叹人在旅途中流失的岁月,然而老来还乡,总算一种安慰。

高度艺术化地诗歌,真美在于似虚还实,似实还虚之间。此词写驿馆,写渡头,写行舟,写归园,无一不如在眼前,身历其境。但据知,吴激仕金至死,一直没有离开北地,还乡更不消说了。词人满怀乡思,只能凭藉乐府抒吐其归魂,只许随着笔端越行越远。曲深如斯,故此词除境清词美之外,更具一种韵味悠长之艺术美。

创作背景

据《宋名臣言行续录》记载,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金朝曾赦免遣归羁押宋朝官员,吴激日夜念归,遇赦大喜过望,在归途中做了此词,但行至河北,金朝出现反复,将其截留。就近命其知深州,吴激官三日而卒。

名家点评

  • 近现代夏承焘、张璋《金元明清词选》:久别将归,虽寒不成眠,很早就起程了。且行且吟,可见兴致。水边鸥鸟,倚门童稚,在在都引起心头的欢悦。词笔也松秀自然,可当《归去来辞》看。
  •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拔荆《词史》 :用贺知章《回乡偶书》语意,以乐景补哀。
  • 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严迪昌《金元明清词精选》 :上片写失眠,写凄怆,景色寒凉。下片转以虚拟之笔,显现温馨,愈见强化“残月吟鞭”的怅惘心绪。吴激朗秀中出凄婉的风格于此毕现,运语又如此轻捷自然不着痕迹。
  • 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惠淇源《婉约词全解》:此词写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归心如箭,遂一夜无暇。启程时犹有残月,临渡时已细雨霏霏。旅途景物,略不关情,盖一心已在思量归家后光景。“童稚”两句,有“近乡情更怯”之感。

猜你喜欢

孙征君传

清代 • 方苞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荤荤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

牡丹芳

唐代 • 白居易

牡丹芳, 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 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 同似吾君忧稼穑。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 •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游黄华山

金朝 • 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宋代 •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吴激
简介描述:

吴激(1090年~1142年)宋、金代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

吴激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