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里有个九岁的孩子,非常聪慧。孔君平来拜见这个孩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这个孩子出来。杨家的孩子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的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凭借简单、传神的笔触,对杨氏之子进行了描绘,塑造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文言文中,作者通过运用凝练的语言描述整个故事的内容,表达丰富的意蕴价值。读者只有仔细品味,从用词中进行分析,才能够剖析到其中的深刻价值。语言与用词是文言文创作的基础,从用词开始分析,才能够更好地凸显出文学的价值与魅力。紧扣关键词句展开思考,结合整篇文言文的价值意蕴,才能更好地感受其“情”“美”“趣”“理”。
在《杨氏之子》整个文章中,用词凝练是其中的亮点。读者需要紧扣整篇文章,深刻把握整个故事的内涵,从本质上深入理解故事,并体会故事背后的核心意蕴,在感受人物性格的过程中,思考语言表达的魅力。其中,“氏”作为文言文的一个语言亮点,具有一定的文学意蕴。“氏”具有多重含义,我们需要剖析,进而深层次思考整篇文章的关键点。“甚聪惠”三个字突出了主题——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慧的人。这也与后文的“应声”相对应,“应声”表示杨氏之子在反应上的快速。在文言文中,“惠”字表示“懂礼、柔和、温顺”的意义。“未闻”二字用词婉约,表现出杨氏之子既能够不动声色地进行反驳,又不会让对方难看,凸显出杨氏之子的聪慧,并富有一定的教养。另外,“夫子”是对古代学者或老师的尊称,“设”指的是“摆放、摆盘”,“甚”指的是“非常”,“未闻”指的是“从没有听说过”。
文言文惜字如金,语句表达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典故,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在《杨氏之子》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点明了全文的主人公,点明了他的身份和特征,具有点题的作用。“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描述孔君平前来拜见,展现出了孔君平与杨氏一家经常往来,体现出了两家具有较好的关系,也能够看出孔君平是一个礼数很高的人。“为设果,果有杨梅。”联系上下文,能够看出杨氏之子端来了水果,招待客人,这表现出了杨氏之子也是一个从小有礼貌,具有良好品行的人。“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一部分是孔君平和杨氏之子交流的内容,也是全文的核心内容。孔君平看到端上来的杨梅后,瞬间就联想到姓氏,故意开玩笑说道:“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应该是一家。”这是孔君平随口说的玩笑话,却没想到杨氏之子作出回答“没听说孔雀就是先生您家的鸟”。这两句话看似平平无奇,一问一答容易让人产生困惑,但是联想到双方的姓氏,仔细琢磨也能够思考出其中语言的精妙。
《杨氏之子》为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1课客文。该单元学习目标为“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选编此文,无疑看中了故事中所描写的杨氏之子对答孔君平时的风趣、机智、快速反应等气质。文章虽短,却能带读者来到话语现场,感受当时的幽默氛围。
《杨氏之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首先,对文言文进行解读,分析整篇文言文的内涵,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其次,对文言文的文学价值进行剖析,故事情节幽默诙谐,简单却趣味十足。《杨氏之子》最出彩的一部分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孔君平在姓上做了文章,杨氏之子也跟随孔君平的想法进行思考,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联想。最妙的是,杨氏之子运用到了否定句,一个“未闻”凸显出了婉转的语气,既表现出了杨氏之子在观点上的反驳,又体现出了基本的礼貌,足以证明杨氏之子反应能力强、思维敏捷,这就让夫子孔君平无法回答了,也凸显出了故事的核心与重点。
《杨氏之子》凭借凝练的笔触,对一个机智聪慧的九岁男孩进行描述。文言文首句凸显出主题,表现出杨氏之子“甚聪惠”这一特点,在后续的语段中,写出了杨氏之子的应答,凸显出了杨氏之子的聪慧。这篇文章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所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文言文,融入“语言艺术”主题单元,能让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深层次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杨氏之子》主要对杨氏之子和孔君平二人之间的交流进行记叙。分析二者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语言和动作进行探究,发现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有礼有节的孩子。首先,杨氏之子能够第一时间听出来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进行反驳,他也能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氏开玩笑。随后,杨氏之子马上进行联想,由孔君平的姓氏联想到孔雀,随即又以一个否定句婉转地进行表达,充分体现出杨氏之子回答上的婉转。在这一过程中,杨氏之子的聪慧、有礼貌充分凸显出来。
而《杨氏之子》中的孔君平是一个辅助性的角色。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幽默的人。他看到杨梅就立刻与杨氏之子开了一个小玩笑,也想变相地考验一下杨氏之子的反应。这也表现出他是一个喜欢开玩笑,具有幽默特点的人。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言文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借助文言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杨氏之子》虽然短小凝练,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设计与安排,渗透《杨氏之子》中的价值意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 跨海斩长鲸。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