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

宋代秦观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白话译文

小楼连结远处横空而起,俯视楼下车马纷纷奔驰而去。半卷朱帘刚刚换上单衣,轻风破暖细雨弄晴雨丝似有似无,已经再听不到叫卖杏花的声音,斜阳映照的院落花落如雨,飘飞在时对砖石砌成的台井之处。

情人跨着鞍马离别之后,伤感相会佳期几次错过再难相聚。只为了追求功名利碌错过了佳期,老天如果知道也会憔悴。鲜花掩映的重重院落中,柳边深巷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如梦而令人不堪回首。如今只有当时那多情的明月,依旧照着离人更增添愁苦!

词句注释

  1.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2. 连远横空:犹言横空伸向远方。远,一作“苑”。
  3. 绣毂雕鞍:华贵的车马,此指纵马奔驰的男子。绣毂,车的美称。骤:马奔驰。
  4. 单衣初试:是说春暖时候刚刚换上单衣。
  5. 破暖轻风:春暖之中轻风微拂,又有点冷。
  6. 弄晴:玩弄晴天。本来是晴,却又下起小雨,好像雨在逗弄晴天。故称“弄晴”。
  7. 红成阵:落花如同阵雨。红,指花。
  8. 鸳甃:用对称的砖瓦砌成的井壁,此指井台。甃,砖。
  9. 玉佩:古人衣带上所佩戴的玉饰。丁东:玉佩相击声。
  10. 参差:乃“差池”一音之转,意犹“磋跎”,谓与事乖违、错过机会。难又:难再。
  11. 名缰利锁:为名利所拘系。
  12. “天还”二句:如果上天知道我这种苦况的话,他也会消瘦的。
  13. 重门:一道道门户。
  14. 当时:指当年欢聚之时。皓月:明月。
  15. 向人:一作“照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较有特色的艳情词,其特色在于深情绵邈,婉转凄恻,从男女两方抒写别情。一种心情,两副笔墨。这首词时而铺叙展衍,写足实情实景;时而委婉含蓄,轻点彼此心境。昭心于天,想极惊异,而意极深厚。更写出了名缰利锁对爱情的冲击,则不独有自己的身世在内,也有当时普遍的社会现实在内,虽有赠妓之作的形式,却有咏叹人生的内涵。秦少游的抒情之词,情韵兼胜,读此词可窥其一斑。

上片从女方着笔,写她在楼上看到恋人身骑骏马,奔驰而去。这个开头是用“顿入”的手法,一下子闪出两个人物形象。然后便写别时景物。“朱帘”三句,承首句“小楼”而言,谓此时楼上佳人正穿着春衫,卷起朱帘,凝望着远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写微雨欲无还有,似在逗弄晴天,实际上则缀入女子的感情——她也像当前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如果说相别的时间在早晨或午后,那么这位女子便是一个人在楼上一直等到红日西斜。以下四句就是写这种等待的过程和情绪。轻风送来的卖花声轻脆悦耳,充满着生活的诱惑力,如梦如幻,把人引入诗意一般的甜美境界,也易触动人们的绮思幽怨。女主人公想去买上一枝,插在鬓边。可是纵有鲜花,无人适为容矣。她没有心思去买花,只好让卖花声过去,直到它过尽。“过尽”二字,用得极妙,从中可以想像女主人公谛听的神态,想买又终于不买的惋惜之情。特别巧妙的是,词人将声音的过去与时光的流逝结合在一起写,若是一字一顿地吟诵“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便会体会到女主人公绵绵不尽的幽思。歇拍二句,则是以景结情。落红成阵,飞满井台,景象是美丽的,感情却是悲伤的。花辞故枝,象征着行人离去,也象征着红颜憔悴,最易使人伤怀。它同词人在《千秋岁》中所说的“飞红万点愁如海”相比,意境有些相似,但却没有点明愁字。不言愁而愁自在其中,因而蕴藉含蓄,带有悠悠不尽的情味。

下片从男方着笔,写别后情怀。“玉佩丁东别后”,虽嵌入娄琬之字“东玉”二字,然十分自然,无人工痕迹,读后颇有“环佩人归’之感。“怅佳期、参差难又”,是说再见不易。刚刚言别,马上又担心重逢难再,可见人虽远去,而留恋之情犹萦回脑际。至“名缰利锁”三句,始点出不得不离别的原因。古代士人,既向往爱情的幸福,也要追求功名富贵,这是当时社会造成的一种思想矛盾。为了功名富贵,不得不抛下情人,词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发出了诅咒。“和天也瘦”,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来。但以瘦易老,却别有情味。明王世贞对此极为赞赏,他说‘瘦’字极妙。”这个“瘦”字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辗转反侧,都包含在一个“瘦”字中。至“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三句,愈出精彩。此时男主人公虽策马远去,途中犹频频回首,瞻望所恋之人的住处。着以“不堪”二字,更加刻画出难耐的心情,难言的痛苦。歇拍三句,饶有余味,写对月怀人之感,颇有“见月而不见人之憾”。古代许多诗人也常写对月怀人,或以美好的祝愿,带给读者以怡悦欣慰之情;或以凄然的远望,带给读者以惆怅迷惘之思。少游则不然,他赋予皓月以人的感情,说它当初曾多情地照着男女双方,如今虽仍像从前一样当空高照,但只照着男子的孑然一身。一种孤独之感,凄然言外。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赠妓词,据《高斋诗话》所载,这首词是赠给蔡州营妓娄琬(字东玉)的。秦观在元丰八年(1085年)三十七岁时中进士。元祐元年至五年(1086年—1090年),少任蔡州教授,奉母赴蔡州。少游在蔡州任上时,与青楼歌妓过从甚密。娄东玉可能是他最爱的一位,因以此词相赠。

名家点评

  • 宋·王楙《野客丛书》:又少游词“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之语,伊川先生闻之,以为衰读上天。是则然矣。不知此语盖祖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尔。
  • 宋·俞文豹《吹剑三录》:东坡问少游别后有何作,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曰:“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少游词“小楼连苑横空”,为都下一妓姓娄名琬字东玉,词中欲藏“娄琬”二字。然少游亦自用出处,张籍诗云:“妾家高楼连苑起。”
  •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伊川尝见秦少游词“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之句,乃曰:“高高在上,岂可以此渎上帝。”又见晏叔原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乃曰:“此鬼语也。”盖少游乃本李长吉“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过于媟渎。少游竟死于贬所,叔原寿亦不永,虽曰有数,亦口舌劝淫之过。
  • 宋·张炎《词源》: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若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而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如少游《水龙吟》云:“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犹且不免为东坡见诮。
  • 宋·何士信《草堂诗余》:首句与换头一句,俱隐妓名“娄东玉”三字,甚巧。······“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二句,情极之语,纤软特甚。
  •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客有自秦少游许来见东坡,坡问少游近有何诗句,客举秦《水龙吟》词云:“小楼连苑横空,下临绣毂雕鞍骤。”坡笑云:“又连远,又横空,又绣毂,又雕鞍,又骤,也劳攘。”坡亦有此词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 宋·刘克庄《跋黄孝迈长短句》:为洛学者皆崇性理而抑艺文,词尤艺文之下者也,昉于唐而盛于本朝。秦郎“和天也瘦”之句,脱换李贺语尔,而伊川有“亵渎上弯”之诮。岂惟伊川哉?秀上人罪鲁直劝淫,冯当世愿小晏损才补德,故雅人修士相约不为。
  • 明·杨慎《词品》:⑴填词平仄及断句皆定数,而词人语意所到,时有参差。如秦少游《水龙吟》前段歇拍句云:“红成阵,飞鸳甃。”换头落句云:“念多情,但有当时皎月,照人依旧。”以词意言,“当时皎月”作一句,“照人依旧”作一句。以词调拍眼,“但有当时”作一拍,“皎月照”作一拍,“人依旧”作一拍,是也。⑵秦少游《水龙吟》赠营妓楼东玉者,其中“小楼连苑”,及换头“玉佩丁东”,隐“楼东玉”三字。又赠陶心儿,“一钩残月带三星”,亦隐“心”字。
  •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三“瘦”字俱妙。
  •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天宫有五衰相,只为情关未破耳。天瘦,非诞语也。
  •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轻风微雨,写出暮春景色。有见月而不见人之憾,问天、天不语按景缀情,最有余味。谓笔能开花,信然!
  •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天也瘦起来,安得生致?少游自抉其心。
  • 清·沈雄《古今词话》:秦少游《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隐娄东玉字。《南柯子》“一钩斜月挂三星”,隐陶心儿字。何文缜《虞美人》“分香帕子柔蓝腻,欲去殷勤惠”,隐惠柔字。兴会所至,自不能已,大雅之作,政不必然。若黄山谷《两同心》云:“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隐“好闷”两字。总因“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作俑。而下流于“秋在人心上,心在门儿里”,便开俚浅蹊径。
  • 清·陈廷焯《词则》卷一:前后阕起处,醒。“娄东玉”三字,稍病纤巧。
  •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词当意余于辞,不可辞余于意。东坡谓少游“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二句,只说得车马楼下过耳,以其辞余于意耳。若意余于辞,如东坡“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事;白石“犹记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事。皆为玉田所称,盖辞简而余意悠然不尽也。
  • 清·郭麐《灵芬馆词话》:“小楼连苑横空”,无名字之梦也,有头无尾,虽游戏笔墨,亦自有天然妙合之趣。
  •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词最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语妙则不必代,意足则不暇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破暖轻风”七句,虽纯以轻婉之笔写春景,而观其下阕,则花香帘影中,有伤春人在也。
  • 近代·吴梅《词学通论》:此等句皆思路沉着,极刻画之工,非如苏词之纵笔直书也。北宋词家以缜密之思,得遒炼之致者,惟方回与少游耳。

猜你喜欢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代 •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南轩竹

宋代 •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蟾宫曲·送春

元代 • 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南流夜郎寄内

唐代 • 李白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秦观
简介描述: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同年于藤州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其诗清新婉丽,因《满庭芳·山抹微云》词赢得“山抹微云君”的雅号。他毕生追随苏氏兄弟,词风独创一格,以秀丽含蓄取胜,情调略显柔弱与凄凉。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著有《淮海集》《劝善录》《逆旅集》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