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你那枝枝桠桠的疏影横斜于绿纱窗户,一天一个样儿怒放着,形同画月,颜似云蒸霞蔚的灿烂朝霞。
但愿你“莫遣十分春烂熳”,可怜那无室无家的孤山处士,尚需你留取一分作室伴孤凄呢。
如果梅花开到十分,便是全盛。全盛接着凋零。所以慧心的诗人宁愿花只半放,以蓄其开势,叶燮本篇亦从九分着意,寓惜花之心情,是一首富于情韵之作。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云烘霞日日加。”二句写窗外园中梅花开的越来越盛。“亚枝低拂”虽是写临窗梅树,没有清浅的溪水,却仍具疏影横斜之意。诗人常引云霞为喻,来形容花色的明艳。“镂云”偏重写花的质感轻盈匀薄,“烘霞”偏重写花的颜色艳丽鲜明。“日日加”则是从含蕊、吐放到渐渐盛开,不觉已“开到九分”。再下去便要开到全盛即“十分”,而开到十分的花朵固然美丽无以复加,但诗人还是宁愿它保持九分的势头。
“祝汝一分留作伴”是说“不遣花开到十分”的意思。留一分保持九分,就可以长久与人为伴了。据吕留良《宋诗钞・林和靖诗钞序》“祝汝一分留作伴”便是就以梅为妻的林和靖作想,然而林和靖早已作古,故末句云:“可怜处士已无家。”处士既已无家,梅花为何还留一分,所以最后一句实际上又暗含对第三句的否定。其实花开花落,自有规律,“祝汝一分留作伴”只是主观上的美好想法。
无论处士有家无家,梅花既开到九分,也就会开到十分,其花期已就过得差不多了。而诗中却从梅花的有伴无伴,处士的有家无家作想,写得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也就将诗人的惜花心情,于此曲曲传出,极富情致,几令人不忍卒读。
叶燮晚年贫困,竟至寄住佛寺,诵经忍饥,但性格刚直、不谐于俗如故。正因为如此,诗人之神才与梅花之神那么深深相契,他把梅花引为知己。梅花盛开,其景固好,但盛极必衰,盛开之期,就是行将凋谢之时诗人怕梅花谢去,怕失去这个知己,所以也就怕它盛开,故作此诗。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