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很大的庭院,里有一半长满了青苔,门前的白沙道曲曲折折,和清清的溪流缠绕在一起。平日里没有几个人过来,我喜爱这宁静的生活。
小院和回廊在春天里都寂静无声,山坡上溪水边三三两两地栽着几棵桃树和杏树。在这个寂寞的地方。请问你们是为谁凋谢又为谁开放的呢?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境怅静悠,含蓄有味,令人回味。词的上片写自己寓居的环境,表现词人归隐生活的冷清寂寞。下片高情于景,词人对生长在寂寞环境中的桃杏发出深沉的慨叹,寄托着自己内心的惆怅与不平。
上片中作者写到寓居的环境有宽敞的庭院。洁净的小路,盘旋的溪水,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村野生活情景。“百亩中庭半是苔”,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说明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了,也表明主人公心情不好无暇打扫干净,烦事扰身,从侧面表现出由以前的门庭若市变成现在的无人问津,门庭冷落,显出几许苍凉和寂寞,营造了一种凄凉氛围。“门前白道水萦回”,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婉转的小溪流。如此优美、清闲的环境,本能吸引很多人来访,但是并没有人来,可惜了如此美景无人观。“爱闲能有几人来”,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这是从正面描写凄清的场面,不禁让人感到惋惜,也从侧面说明主人公希望能有一两个知音懂得他此时的心情,希望他们能和自己分享这美景,可惜就是没有知音。
下片,“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安静,山上的桃花开了,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春天这里本该非常热闹,但现在如此寂静,桃花和杏树都无人观,孤独地伫立在春天里。此句从侧面突显出这里的寂静和苍寥,衬托出环境的落败。“为谁零落为谁开”,山里的桃花已经开放了,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再美又有什么用,哪里会有人来这里欣赏呢。这小园风情景物,寓意颇深。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法”,其中酸苦,用“为谁零落为谁开”之问也十分贴切吗。这里词人以桃花自喻,表达自己也像它一样孤独,没有人问起,落寞之情溢于言表,反映环境的零落荒寂,令人唏嘘。这首词以问句结束,启迪读者思考词外之意,深化了词的内涵,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
这首词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王安石晚年在山中的生活,是如此的孤独寂寞,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是孤身一人,没有知音。尽管如此,王安石还是用写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寓情于景,对山中的美景颇为喜爱。总的来说,《浣溪沙》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表达出他晚年“人走茶凉”的寂寞之情,此情颇为深沉、悲凉。
这首词是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退居江宁,寓居半山园时所作。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可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着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序曰:登高能赋,谓感物造端者也。夫情以物感,而心由目畅,非历览我以寄杼轴之怀,非高远无以开沈郁之绪。是以骚人发兴於临水,柱史诠妙於登台,不其然欤?盖人禀性情,是生哀乐,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千里开年,且悲春目;一叶早落,足动秋襟。坦荡忘情,临大川而永息;忧喜在色,陟崇冈以累叹。故惜逝ê时,思深之怨也;摇情荡虑,望远之伤也:伤则感遥而悼近,怨则恋始而悲终。达节宏人,且犹轸念;苦心志士,其能遣怀?是知青山之上,每多惆怅之客;白?之野,斯见不平之人:良有以也。余少历艰虞,晚就推择,扬子《甘泉》之岁,潘生《秋兴》之年,曾无侍从之荣,顾有池笼之叹。而行藏莫寄,心迹?并,岁月推迁,志事辽落,栖遑卑辱之地,窘束文墨之间:以此为心,心可知矣。县北有山者,即禹贡所谓岐东之荆也。高敞,可以远望,余薄领之暇,盖尝游斯。俯镜八川,周睇万里,悠悠失乡县,处处尽云烟,不知悲之所集也。岁聿云暮,游子多怀,援笔慨然,遂为赋云尔。
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对苍茫之寒日,听萧瑟之悲蝉,廓独处而无晤,吾凝睇乎八埏。於是繁怀载纡,积虑未豁,生远情於地表,起遥恨於天末。霜尽川长,云平野阔,恨游襟之浩荡,愤羁怨之忉怛。寂焉长想,倏若有亡,固将言而已叹,信无哀而自伤。抚余情之增轸,悼人事之多戚;曾浮促之几何?而思绪之缠邈。思何忧而不入?心何虑而不攒?虽感目之一致,终寄怀而百端。若?平原杳兮千里春,晴山沓兮万里新,迷故乡之处所,灭爱旧之声尘。愿寄言而靡托,思假翼而无因,徒极睇而尽思,终夭性而伤神。或复天高朔漠,气冷河关,汉塞鸿度,吴宫燕还,对落叶之驱寿,怨浮?之惨颜。尔?永眺无见,端居不聊(音留),怆归轩之寂寂,伤远客之悠悠。月临城晓,风送边秋,唳鹤闻兮炯不寐,凝笳动兮此夜愁。及夫寒野萧条,空山寂寥,目鄢郢而途眇,指邯郸而路遥。伤永离兮浦曲,决远送兮河桥,眺平芜之漫漫,瞻远树之迢迢。仡然直视,嗌兮魂销,形将槁木同植,心与飞蓬共飘。至如陇上从军,汉(疑)阳谪戍,插羽朝急,要鞭夜赴。黯黯塞云,苍苍关树,甘埋影於异域,暂回首於归路。魂逝兮邑里,目断兮烟雾,步将前而复留,望欲罢而还顾。睹惊尘之炊起,见征羽之将度,泉石怆而增咽,行旅悲而失措。亦有扌寿衣思妇,织锦佳人,看粉黛兮无色,视桃李兮非春。君去兮还无期,妾心兮私自悲高台四望杳无极,天涯一去何尽时?天涯兮绵绵,问道路兮将几千?朝朝暮暮绮总前,长怀此恨终永年。若夫羁旅失职之人,放逐流离之客,羌抱恨而谁诉?块缄愁而不释。於是穷泽际天,沧流拂汉,属荣悴兮时改,遇炎凉兮节换:莫不瞻草木而孤绝,向风烟而永叹。
故夫望之为体也,数纤惨凄伊郁,惆怅不平,兴发思虑,震荡心灵。其始也,罔兮若有求而不致也,怅乎若有待而不至也。悠悠扬扬,似出天壤而步云庄;逡逡巡巡,若失其守而忘其真,群感方兴,众念始并,既情招而思引,亦目受而心倾。浩兮漫兮,终逾远兮;肆兮流兮,宕不返兮。然後精回魄乱,神ぃ恭志否,忧愤总集,莫能自止。虽刚悍武力之夫,法度礼容之士,孰不解威失毅,废纲遗纪?借使据河负海。牛山之美可游;左江右湖,京台之乐难忘。(阙)邈千秋,金石悲兮绮罗伤,顾山川以永慨,邀山月而讵央??若羊公怆恻於岘山,孔宣悯然於曲阜,王生临远而沮气,颜子登高而白首:惟夫作圣明哲,宽和敦厚,亦复怛色愀容,丧精亏寿。故望之感人深矣,而人之激情至矣,必也念终怀始,感往悲来,沿未形而至造,思系无而生哀:此欢娱者所以易情而慨慷,达识者所以凝虑而徘徊者也。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