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老,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村植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在桐城者,有戴钧衡存庄,事植之久,尤精力过绝人。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襢之后进,义无所让世。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有新城鲁仕骥挈非、宜兴曼德旅仲论。挈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硕士之群从,有陈学受艺叔、陈博广敷,而南丰又有吴嘉宾于序,皆承索非之风,私淑于姚先生。由是江西建昌,有桐城之学。
仲伦与永福吕璜月沧交友,月沧之乡人有临桂朱椅伯韩、龙启瑞翰臣、马平王锡振定甫,皆步趋吴氏、吕氏,而益求广其术于梅伯言。由是桐城宗派,流衍于广西矣。
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煮伯深、淑浦舒素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吾友欧阳兆熊小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君,亦师事新城二陈。其渐染者多,其志趋嗜好,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土,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自洪杨倡乱,东南荼毒。钟山石城,昔时姚先生撰杖都讲之所,今为犬羊窟宅,深固而不可拔。桐城沦为异域,既克而复失。戴钧衡全家殉难,身亦欧血死矣!余来建昌,问新城、南丰,兵燹之馀,百物荡尽,田荒不治,蓬蒿没人。一二文土转徙无所。两广西用兵几载,群盗犹汹汹,骤不可爬梳。龙君翰臣又物故。独吾乡少安,二三君子尚得优游文学,曲折以求合桐城之辙。而舒涛前卒,欧阳生亦以瘵死。老者牵于人事,或遭乱不得竟其学;少者或中道夭殂。四方多故,求如姚先生之聪明早达,太平寿考,从容以跻于古之作者,卒不可得。然则业之成否又得谓之非命也耶?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三月,年二十有几。其文若诗,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离之概。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而况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例者乎?余不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现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故为之序,以塞小岑之悲,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之人得以考览焉。
乾隆末年,桐城的姚鼐先生非常擅长古文,他敬慕并且仿效同乡前辈方望溪侍郎的古文,又受到刘大櫆君和自己伯父姚范君的传授,方、刘、姚三位君子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儒,极有声望,所以姚鼐先生对于古文的研究和创作就更加精深了。历城的周永年因此赞叹说:“天下的文章,大概都在桐城吧!”于是学者大都崇拜桐城人的文章,称为“桐城派”,就像以前宋代人推崇江西诗派一样。
姚先生晚年主持钟山书院的讲座,在他弟子名册上有名的.上元县有管同、梅曾亮,桐城县有方东树、姚莹。这四个人,称为姚先生的高门弟子,他们各自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和朋友.跟他们学习的人源源不绝。在桐城的有戴钧衡,他跟随方东树学了很长时间,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出众。他认为继承本乡先辈贤者的文法,把它传给后辈,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些名字虽然不在弟子名册,却衷心信服姚先生古文理论的同时期人,有江西新城的鲁仕骥和江苏宜兴的吴德旋。鲁仕骥的外甥是陈用光,用光既把舅舅作为教师,又亲身在姚先生门下学习,他的同乡人逐渐也受到影响,大都喜爱作古文。用光周围的从学者,有陈学受、陈溥,南丰还有吴嘉宾,他们都继承鲁仕骥的学风,把自己看做是姚先生的弟子。从此,江西建昌府有了桐城学派。
宜兴吴德旋和广西永福人吕璜是朋友.吕璜的同乡人有临桂县的朱琦、龙启瑞,马平县的王拯,他们都效法吴德旋和吕璜,又以梅曾亮为师友,更进一步地扩大和增长自己的古文学识。于是桐城派发展传播到广西了。
以前,我曾经奇怪姚先生主持湖南的科举考试,而我家乡由他门下考中的人.没有听说谁是专门跟从他学古文的。后来有巴陵人吴敏树,称道姚先生的古文理论,非常爱好而不感到厌倦。还有武陵的杨彝珍、善化的孙鼎臣、湘阴的郭嵩焘、淑浦的舒焘,也认为姚氏是散文家的正宗,违背它又到哪里去求正道呢。最后学桐城散文的还有湘潭的欧阳生。欧阳生是我的朋友欧阳兆熊的儿子,他从巴陵吴君和湘阴郭君处接受古文法,也拜江西新城的陈学受和陈溥为师。他逐渐受到的浸染熏陶很多,他的志向兴趣专在古文,推出天下最好的事物,也不能改变桐城姚先生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乾隆中期,天下的大儒奇才,做学问崇尚渊博,繁琐称述,多方引证,往往为了考证校对一个字,反复用几千字来说明还不得罢休。他们在学术上另立旗帜。名叫“汉学”,极力排斥宋代各家的义理学说,认为宋代理学不值得继续存在。汉学家的文章尤其杂乱而缺少根本的要点宗旨。唯独姚先生排除形形色色的理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一定要以义理为根本,然后文辞才有所依托,考据才有所归附,一篇文章中,只有义理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时姚先生孤立无援地与汉学家论争,往后五六十年,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读他的文章,继承他的理论。学说的衰亡兴盛,也各自有它的时代,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自从洪秀全、杨秀清发起叛乱,东南地区遭受残害,金陵是过去姚先生拄杖主讲的地方,今天已成为犬羊巢穴,牢固而难以攻破;桐城沦陷为敌人的地盘,已经夺回又重新失守,戴钧衡全家死于战乱,他自己也呕血死了。我来到建昌府,打听新城、南丰经战火之后的情况,各种生物扫荡无存,田地荒芜没人耕作,野草能把人掩没,剩余的极少数文人,漂泊转移没有居所。广西打了九年仗,太平军仍然气势汹汹,一时间还不可收拾,龙启瑞君又已逝世。只有我的家乡稍微安定.几个君子还能够从容悠闲地研讨文学,极尽心力追求桐城派的理论轨道。然而舒焘在这之前死了,欧阳生也因病而死。年老的人被人事所牵挂,或者遭受战乱而不能完成他的学业,年轻人有的学了一半就不幸夭折。各地多有灾难事故,要想像姚先生那样资质聪明而年轻有为、环境太平而健康长寿,毫无惭愧地跻身古代散文家的行列,如今是再也没有了。这样看来,那学业的成功与否,又能够说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死于咸丰五年三月,年仅二十几岁。他的散文和诗歌清淡缜密,喜欢回环曲折,也时常表现动乱流离的感慨。庄子说:“外逃在荒无人迹之处的人”,“听见人的脚步声就欣喜,何况是兄弟亲戚的言笑声在他身旁呢!”我听不到桐城派诸位老前辈的教诲已经很久了,读欧阳生的文集.哪里仅仅像是听到旁人的脚步声而已!所以我为他的文集作序,一方面安慰兆熊失去儿子的悲伤,一方面也表明文章与世事变迁互相依存,使后世的人能够考察浏览,从中汲取学识经验。
文章开头以姚鼐为抓手切人桐城派的师承与影响,简洁明了,脉络清晰;接着重点介绍桐城派中坚人物姚鼐与湖南籍传人吴敏树、孙鼎臣、郭嵩焘等人的统绪承传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他们的共同弟子——即文集的作者欧阳生。
第五段着重论述乾隆中叶以来“汉学”对桐城古文的影响和冲击,旗帜鲜明地站在桐城派立场上捍卫了桐城古文的正统地位;第六段有感太平天国战乱造成了包括桐城在内的社会秩序的巨大破坏,描述了当时“百物荡尽,田荒不治,蓬蒿没人”的凄惨景象,叹息世道衰退,古文不传。文末点题:在古文传统濒临失传的背景下,文集的面世使人欣慰。
文章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堪与《师说》比美。桐城派自发轫至曾国藩时已历一百余年,此文对桐城派的发展,特别对姚鼐以下的发展情况作了系统的论述,有助于桐城派的研究。作者对姚鼐特别尊崇,重申并强调了姚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观点,表明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乡派在散文写作上是遵循着桐城派传统的。
曾国藩素有“中兴桐城”之誉。他于道光十八年中进士,自此至于咸丰二年的十余年中都在京师供职。在此期间,他开始深入研究桐城派首领的作品和理论,并接受其影响,尤其对姚鼐更是崇敬。后来在《圣哲画像记》中,他以姚鼐与周公、孔子等并列为“圣哲”,且说:“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姚鼐在桐城三祖中“治其术益精”。这些均说明他与姚鼐有着特别密切的思想、学术和文学的传承关系。“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在这段话中,曾国藩对姚鼐在清中期汉学盛行、文人独好繁博的考证之文的风气之下,“独排众议”,提出以“义理”为主,“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以纠正文风,特别作出评赞,认为这依然是当时振兴文章之道的一种应当遵循的意见,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曾国藩本人的文章观。
曾国藩之所以能“中兴”桐城派,就在于他能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总结并提出符合时势要求的文学主张,对桐城派的文论思想加以发扬光大。桐城派之所以绵延二百余年,就在于坚持“文贵变”,“有所变而后大”的传统,曾国藩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明确指出“文章与世变相因”。这是对桐城派文论思想的张扬,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文作于咸丰九年(1859年)。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与清王朝相始终,前后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时间。自它创立起至曾国藩时已历百余年。文中对桐城派的创立和发展,特别是对姚鼐以下的发展进程和规模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姚鼐推崇备至,强调指出桐城派的特点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和否定汉学宋学之争,并肯定了时代矛盾对文章的巨大影响。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