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应当乘着有利的时势去统一八荒,大丈夫怎能够胸无大志贪恋故乡。
刘邦做君王仿家乡建立新丰之时,项羽的衣锦还乡早成了一枕黄梁。
诗人在游高祖太庙时,目睹一代帝王的伟业丰功,心绪高涨,也很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开篇便表达了这种志向和抱负: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据《史记·始皇本纪》:“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意为:是男儿就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该眷恋家园,而应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揭竿而起后,天下英雄群起而响应,刘邦等人在沛县起兵,项梁、项羽叔侄亦在江东举起反秦大旗。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先驻军霸上。十一月中,项羽亦率诸侯征西,攻破函谷关;次年正月,自立西楚霸王。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战,淮阴侯以三十万兵马当之,最终使其大败垓下。句意为:高祖自新丰起兵后,项羽又何曾在故乡待过。虽然二人同时举兵反秦,但成败异变,功业相反。高祖建立了皇统大业,而项羽却战败自刎。
诗人在这里用了很鲜明的色调来赞誉高祖,并以项羽作衬突出了高祖建汉的气势恢弘。意即,刘邦和项羽虽然都同为反秦义军的领袖人物,可最后的胜利还是不可避免地归了刘邦,这是一种王者之风对霸者之风的胜利,项羽大败垓下是一种历史必然。诗人立志要效仿高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此诗起笔气势恢弘,视野辽阔,给整首诗添上了明快、激昂的色调。
此诗是作者早年间游历汉高祖故乡时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此诗作于大中四年(850年),时作者在徐州卢弘止幕府任节度判官。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