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汉祖庙

唐代李商隐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白话译文

应当乘着有利的时势去统一八荒,大丈夫怎能够胸无大志贪恋故乡。

刘邦做君王仿家乡建立新丰之时,项羽的衣锦还乡早成了一枕黄梁。

词句注释

  1. 汉祖:即汉高祖刘邦。
  2. 宅八荒:以八荒为宅院。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此代指整个天下。宅:名词的意动用法。
  3. 池隍:水塘和竹田。隍:通“篁”,喻农舍、家园。
  4. 君王:指刘邦。新丰:沛丰邑,刘邦的发迹之处。
  5.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反秦领袖,称“西楚霸王”。

作品赏析

诗人在游高祖太庙时,目睹一代帝王的伟业丰功,心绪高涨,也很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开篇便表达了这种志向和抱负: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据《史记·始皇本纪》:“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意为:是男儿就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该眷恋家园,而应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揭竿而起后,天下英雄群起而响应,刘邦等人在沛县起兵,项梁、项羽叔侄亦在江东举起反秦大旗。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先驻军霸上。十一月中,项羽亦率诸侯征西,攻破函谷关;次年正月,自立西楚霸王。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战,淮阴侯以三十万兵马当之,最终使其大败垓下。句意为:高祖自新丰起兵后,项羽又何曾在故乡待过。虽然二人同时举兵反秦,但成败异变,功业相反。高祖建立了皇统大业,而项羽却战败自刎。

诗人在这里用了很鲜明的色调来赞誉高祖,并以项羽作衬突出了高祖建汉的气势恢弘。意即,刘邦和项羽虽然都同为反秦义军的领袖人物,可最后的胜利还是不可避免地归了刘邦,这是一种王者之风对霸者之风的胜利,项羽大败垓下是一种历史必然。诗人立志要效仿高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此诗起笔气势恢弘,视野辽阔,给整首诗添上了明快、激昂的色调。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早年间游历汉高祖故乡时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此诗作于大中四年(850年),时作者在徐州卢弘止幕府任节度判官。

名家点评

  • 清·何焯:宅八荒者可以自起新丰,恋池隍者终不能故乡昼锦,相形最妙。(《义门读书记》)
  • 清·屈复:同离故乡,成败不同;虽曰天数,不无人事,创论却是真理。(《玉溪生诗意》卷七)

猜你喜欢

思旧赋

魏晋 • 向秀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早发白帝城

唐代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五代 • 冯延巳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笑歌行

唐代 • 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岁晚

宋代 • 王安石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李商隐
简介描述: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

李商隐幼年丧父,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十六岁时,因擅长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令狐楚等前辈。“牛党”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给予资助,后又聘其入幕,至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为妻。从此陷入“牛李党争”漩涡,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次年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已被录取再遭刷落。会昌二年(842年)应“书判拔萃试”,被授秘书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其随即放弃京职,随李党郑亚赴桂海。后期十几年时间,都漂流各地,为各地幕僚,开始笃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职还乡,在郑州去世。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的辞采,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细微地去表现深厚的情感。李商隐胸怀“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兴的志向,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曾自编为《樊南甲集》等,李商隐还是晚唐杰出诗人,其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瑶池》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