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唐代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白话译文

记得那年那个夜晚,我与谢娘在临水的池塘边的花丛下初次相遇。画帘低垂,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不忍别离,又不得不分手。

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分手,从此就失掉了音讯。如今都成了异乡人,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词句注释

  1.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唐·韩翃《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2.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3. 相期:相约会。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唐·白居易 《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陈毅《过微山湖》诗:“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5. 音尘:消息。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6. 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创作背景

这首词有特殊的写作背景,俞陛云说:“《古今词话》称韦庄为蜀王所羁,庄有爱姬,资质艳美,兼工词翰。蜀王闻之,托言教授宫人,强夺之去。庄追念怏怏,作《荷叶杯》诸词,情意凄怨。”即韦庄的爱姬被蜀主王建所夺,韦庄创作这首词,就是回忆以前的欢乐,诉说此后的痛苦。又传说韦庄的爱姬读了这首词后,因痛苦而绝食而死。杨偍《古今词话》和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载:韦庄有宠姬,姿质艳丽,兼擅词翰,为蜀主王建所夺,于是作《荷叶杯》、《小重山》等词,词流入禁宫,姬闻之不食而死。

作品赏析

此词上片以极通俗的语言,写极欢乐的爱情。“记得”二字,直贯而下。“深夜”是相会的时刻;“水堂西面”的“花下”是相会的地方;“画帘垂”照映深夜人静,“携手”句写两情相投。一个“花下”“深夜”的镜头,把词人的思绪,推回到遥远的过去。“水堂”“帘垂”“携手”“相期”,低低切切,耳鬓厮磨,情深爱笃,是十分美好的回忆。过去的欢情写得愈热烈,此时的心情就显得愈凄凉,不言悲而悲转浓,不言愁而愁益深,这就是所谓“以乐景而写悲”的艺术手法。

下片以无限的惆怅,写无限的离恨。“晓莺”承“花下”;“残月”承“深夜”;“相见更无因”承“携手暗相期”,句句有着落,层层有照应。歇拍三句,有景有情,以情为主。“晓莺残月”状离别的凄清环境。“从此”以下,为别后情状:人各一方,音信断绝,无由相见。

名家评论

  •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一:情景逼真,自与寻常艳语不同。
  •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所赋《荷叶杯》,真能摽擗之忧,发踟蹰之爱。
  •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问集》:真情实语,字字亲切,故与泛泛虚套者不同,读之令人一唱三叹。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伤今怀昔。“记得”以下,直至相别,皆回忆当年初识及相别时之情景。“从此”以下三句,言别后之思念,语浅情深。

猜你喜欢

人有负盐负薪者

唐代 •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代 •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岁暮归南山

唐代 •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 纳兰性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金朝 • 元好问

其一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其二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其三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韦庄
简介描述: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玄宗时宰相韦见素之后。中国唐末五代诗人、词人,五代时期前蜀宰相。

韦庄出生时家道衰落已久,其父韦韫早亡,在“少孤贫”的环境中成长。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三年间(882年-883年),逃往洛阳。乾宁元年(894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六十。乾宁四年(897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洵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多次上书献策。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应聘为西蜀掌书记。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建立蜀国。他深受器重,授左散骑常侍,后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官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韦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75岁。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对唐代诗人及其创作相当关注,形成了一定的文学观念。韦庄的诗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其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写作上具有标志意义。韦庄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作品有《菩萨蛮》《浣溪沙》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