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谪仙怨·胡尘犯阙冲关

唐代窦弘余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望秦川,遥辞陵庙,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听九龄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名曲。帝谓:“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长卿遂撰其词。吹之为曲,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⒁。余既备知,聊因暇日撰其辞,复命乐工唱之,用广其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阀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

白话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反叛,攻陷了洛阳,朝廷大军战败,潼关失守。皇帝的车架逃往蜀地,途径马嵬坡的时候,进军不走了,胁迫皇帝赐死杨贵妃,然后才继续前行。行进到骆谷的时候,皇帝下马登上高处,向北望着长安一带,遥遥地向祖宗宗庙辞别,再三拜别,痛哭流涕,左右随从尽皆哭泣。对高力士说:“朕当初要是听从张九龄的,何至于此!”于是派出使者前往韶州(张九龄故地),按皇室宗礼祭奠他。而后要来长笛,吹奏了一曲,潸然泪流,站了很久。当时有专门的人员不久就把这首曲子记下来了,于是等皇帝车驾到了成都,把这曲子献上,并请皇帝为这支曲子命名。皇帝说:“我因为思念张九龄,或许还有别的意思,可以将这首曲子命名为‘谪仙怨’。”主要意思是说马嵬坡的事。后来因为战乱隔绝了,有人从西川流传得到这首曲子,却不知道来由,只是叫做“剑南神曲”。这曲子幽怨凄婉,没有能比得过的。大历年间,这首曲子更是在江南人之间广为流传。随州刺史刘长卿贬官到睦州司马的时候,在祭祖的筵席上,刘长卿为这曲子撰写词,吹而奏之,洋洋得意。原来也不知道这首曲子的来历。我既然知道,姑且趁着闲暇的时候为这曲写词,名乐工反复练习,用来广为宣传,使不知道这件事的人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这首词是:

安禄山起兵叛乱进犯朝廷攻打边关,马嵬坡,车辇上,唐明皇眼睁睁看着士兵拖走了杨贵妃。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此时烟消云散。唐明皇什么时候能够返回长安?

伤心欲绝,早也恨,晚也恨,回首过去看着大好的万里江山。唐玄宗独自望着天边那如钩的新月,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杨贵妃那美丽的容颜。

词句注释

  1. 广谪仙怨:词牌名,也叫“谪仙怨”“剑南神曲”,全词四十八字,上下片各二十四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
  2. 幸蜀:皇帝到四川去,其实此行是逃难,因为“安史之乱”发生了,唐玄宗已经无法住在长安了。幸,指皇帝到达某地。
  3. 次:驻扎。马嵬驿,也叫马嵬坡,位于今陕西兴平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
  4. 六军:唐时禁军称六军。发:进发。
  5. 上:皇上。
  6. 九龄:即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后因唐玄宗的昏聩,朝政被奸臣李林甫把持,终于被罢相。
  7.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所上的祭品,专指皇室祭祀。
  8. 有司:专门管某事的机构或人,此处指主管音乐的机关。旋:不久。
  9. 銮驾:皇帝的车驾。
  10. 请名曲:请皇帝为这支曲子命名。
  11. 厥后:其后,后来。
  12. 刘长卿:(709年—789年),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13. 祖筵:祭祖的筵席。
  14. 本事:这件事的来历。
  15. 用广其不知者:用来广为宣传,使不知道这件事的人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16. 胡尘:指安禄山的军队进犯长安的征尘。胡,胡人,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粟特族,故称。阙,皇宫。犯,侵犯、进犯。
  17. 金辂:饰金之车,帝王之车。提携:指军土把贵妃从车中拖出带走。玉颜:指杨贵妃。
  18. 云雨:化用宋玉《高唐赋序》言楚王梦与神女相会事。神女自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因称男女欢合为“云雨”。这里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
  19. 蛾眉,也作娥眉,指妇女如蛾须那样细长弯曲的美丽眉毛,这里指像蛾眉那样的一弯初月。同时暗指贵妃升天,独自一人生活在天上。弯弯:河流弯曲处,这里指女人含情的双目。

作品赏析

上片写安禄山反,进犯长安。唐玄宗驾车携妃西逃,六军不发要挟玄宗赐死杨贵妃之事。

首句写安禄山反,进犯长安。犹白居易《长恨歌》“九重城阙烟尘生”意。次句写玄宗携同贵妃,车驾幸蜀,犹《长恨歌》“千乘万骑西南行”意。起两句用赋体,叙事简炼。“云雨”二句,分写贵妃和玄宗的命运。云散雨收,玄宗和贵妃的爱情生活也就结束了。语意比《长恨歌》“宛转蛾眉马前死”来得含蓄蕴藉,具有抒情色彩。“君王”句,故意设问,中有寓意。玄宗晚年昏庸,不接受张九龄等有远见的大臣劝谏,把军事大权交到野心勃勃的胡将安禄山手里,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玄宗逃到西蜀,命太子李亨监国。李亨擅自登基为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玄宗从此失去权力,受制于肃宗、张后。“何日归还”四字,微讽纤悲,既不满玄宗所为,复致惋伤之意。

下片写爱美人不爱江山误国的唐玄宗在蜀中的忧怨之情。

首二句“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写玄宗在蜀中的怨恨,可比之《长恨歌》的“蜀山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回首长安,山河阻隔,朝思暮忆,长恨无期。无论是在入蜀途中,在蜀地的行宫,还是在回京时候,经历千山万山,总是触景伤心,对已逝的妃子无限思念。两句语言精炼流畅,重复“恨”字“山”字,具有特殊的音乐美,展现出感人的诗的境界。试与曼声吟哦,自觉心魄摇曳。最后二句“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是词人想象之辞,唐玄宗凄然念旧的神情毕现。该词说看到天边的初月弯弯便想起妃子的蛾眉了。两句融情入景,增添了哀怨的气氛。

此词语言简朴动人,情景相融一体,虽满篇哀怨之意,但却琅琅上口,精炼流畅、耐人回味。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陷潼关,进逼长安。唐玄宗西逃至马嵬驿,六军不发,赐杨贵妃自尽。玄宗对高力士说:“吾听九龄之言,不至于此。”因在马上索长笛吹,曲成,潸然流涕。遂名此曲为《谪仙怨》,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几经流传,后人不知其本事,称之为“剑南神曲”。该词是作者有感于《谪仙怨》曲其音无比怨切,恐后人不知其本事,于是用《广谪仙怨》为名作词传世。

名家点评

  • 晚清学者张德瀛《词徵》(卷一):“《谪仙怨》,刘文房所创调也。窦弘余云:……谓有贤宰思,乃深为彼美惜耳。”
  • 近现代文学家俞陛云《唐词选释》:“后人或言杨妃未死,为之辩证,岂弘余亦知其潜遁,故言蛾眉犹似,隐约其词耶?”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刘扬忠《刘扬忠学术论文集》:“这真是一首高度浓缩的《长恨歌》,是中唐文人尝试运用新兴曲子词来咏‘当代史’的成功例子。”

猜你喜欢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

南北朝 • 谢灵运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疴丘园中。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伊州歌

唐代 • 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 •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又观打鱼

唐代 • 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秋夜山居

唐代 • 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窦弘余
简介描述:

窦弘余(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一作京兆金城人。窦常之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为黄州刺史。

窦弘余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