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爱山亭上

元代张可久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支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白话译文

小阑干外一片生机盎然,竹林里又新长出了两三竿竹子。倒拿着手版,支着脸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且容许我偷得半日闲。静听松涛,不觉古砚也生寒意,长满苔藓的石头上,颜色鲜艳,雨打芭蕉,疏花悄然绽放。青山爱我,我也爱这美好的青山。

词句注释

  1. 殿前欢:曲牌名。句式为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九句。
  2. 爱山亭:在浙江德清县。
  3. 倒持:不是上朝的时候,不必双手合抱。手版:笏板,古时官员上朝时双手合抱礼拜,上面写着要奏呈事项的提要。颐:以手托腮的动作。
  4. 松风古砚寒:风吹松涛,山石生寒。古砚:比喻江南青黑光滑的山石。
  5. 藓上白石烂:石上的苔藓也显得松软。烂:松软。
  6. 蕉雨:芭蕉经雨水洗打。绽:开放。

作品赏析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揞颐看,容我偷闲。”曲子开头就写得颇有趣味,作者倚着阑干欣赏美景,发现山林里又新长出了两三竿竹子,这一细致的观察描写说明了作者经常来到这里游玩,而且心情悠然闲适,以至于对林子里长出两三竿新竹如此细微的变化都能发现。接着作者又写自己倒拿着手版、支着脸颊,欣赏亭外景色。“倒持”两字写得很细致,“手版”是官员用来记事的物品,而倒持手版这一动作,意味着这时的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官员,而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观览美景。这正是对自己忙里偷闲、身心愉悦状态的活脱脱写照。

接下来的三句是对爱山亭上迷人景色的细致描绘。“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这三句从动、静、远、近的各个角度来写青山景物的可爱。清凉的山风吹过松林,静静聆听松林发出的声响,不觉古砚也似乎生出一丝寒意。砚台象征着作者作为文人的本色,这里从松风联想到古砚,从动到静,从外到内,写得很有趣。白石上长满了青苔,色彩烂漫,也衬托得很自然。至于雨打芭蕉、疏花初放,则又别有一番情趣了。

曲子末尾,作者不禁感叹道:“青山爱我,我爱青山。”青山给了作者这么多美景,足以见“青山爱我”;作者为青山流连忘返,可见“我爱青山”。在郁郁不得志的仕途之路上,有这样一片清静幽雅的游赏之地,作者得以发出这样很自然的心声。

创作背景

作者在德清县任属吏期间,闲暇之余常常前往爱山亭游览休憩。作者曾在《木兰花慢·德清县圃爱山亭》写道:“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 可推断此曲是作者游玩于爱山亭,一时兴起而写。

名家点评

  •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根云(《元曲精华》):在作者笔下的苔痕、白石、蕉雨、疏花,在色调上相互衬托,动静与远近关系又极其恰当,因而充满了跃动的生命力。此外,“寒”“烂”“绽”几个色彩鲜明的词语,与景物搭配得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融铸词语的功力。

猜你喜欢

登咸阳县楼望雨

唐代 • 韦庄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挽文山丞相

元代 • 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汨罗遇风

唐代 • 柳宗元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感怀

明代 • 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广陵赠别

唐代 • 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张可久
简介描述: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