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居于内,夜饮酒,己西向坐,妻东向坐,女安北向坐,妾坐于西北隅,执壶以酌,相与笑语。唐子食鱼而甘,问其妾曰:“是所市来者,必生鱼也?”妾对曰:“非也,是鱼死未久,即市以来,又天寒,是以味鲜若此。”于是饮酒乐甚。忽焉拊几而叹。其妻曰:“子饮酒乐矣,忽焉拊几而叹,其故何也?”唐子曰:“溺于俗者无远见,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恐人之骇异吾言也。今食是鱼而念及之,是以叹也。”妻曰:“我,妇人也,不知大丈夫之事;然愿子试以语我。”
曰:“大清有天下,仁矣。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以谓之贼也?”曰:“今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曰:“是贼矣。”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三代以后,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帝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使我而事高帝,当其屠城阳之时,必痛哭而去之矣;使我而事光武帝,当其屠一城之始,必痛哭而去之矣。吾不忍为之臣也。”
妻曰:“当大乱之时,岂能不杀一人而定天下?”唐子曰:“定乱岂能不杀乎?古之王者,有不得已而杀者二:有罪,不得不杀;临战,不得不杀。有罪而杀,尧舜之所不能免也;临战而杀,汤武之所不能免也;非是,奚以杀为?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为者?大将杀人,非大将杀之,天子实杀之;偏将杀人,非偏将杀之,天子实杀之;卒伍杀人,非卒伍杀之,天子实杀之;官吏杀人,非官吏杀之,天子实杀之。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暴骨未收,哭声未绝。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宫室,广苑囿,以贵其妻妾,以肥其子孙,彼诚何心而忍享之?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匹夫无故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是何也?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人所仰望以乳育者也,乃无故而杀之,其罪岂不重于匹夫?”
妻曰:“尧舜之为君何如者?”曰:“尧舜岂远于人哉!”乃举一箸指盘中余鱼曰:“此味甘乎?”曰:“甘”。曰:“今使子钓于池而得鱼,扬竿而脱,投地跳跃,乃按之椹上而割之,刳其腹,㓾其甲,其尾犹摇。于是煎烹以进,子能食之乎?”妻曰:“吾不忍食也。”曰:“人之于鱼,不啻太山之于秋毫也;甘天下之味,亦类于一鱼之味耳。于鱼则不忍,于人则忍之;杀一鱼而甘一鱼之味则不忍,杀天下之人而甘天下之味则忍之,是岂人之本心哉!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
妾,微者也;女安,童而无知者也;闻唐子之言,亦皆悄然而悲,咨嗟欲泣,若不能自释焉。
唐子呆在家中,晚上在饮酒,自己朝西坐着,妻子朝东坐着,女儿唐安朝北坐着,妾坐在西北角。唐子自斟自饮,大家在一起说笑着。唐子在吃鱼时,觉得味道很好,便问妾说:“买来的这条鱼一定是条活鱼吧?”妾回答说:“不是。这条鱼刚死不久,就让我买来了,天气又冷,所以它的味道很鲜。”唐子听了,喝得更是高兴。忽然,他按着几案叹了口气。他的妻子问道:“你喝酒正喝得高兴,怎么忽然叹开气了?”唐子回答说:“陷入世俗之见的人没有远见,我有些心里话,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就是怕这些人听了会惊骇。”他妻子说:“我是个妇道人家,不懂你们男人大丈夫的事,但我却很想听听你的话。”
唐子又说:“大清朝得到天下,那是很仁义的。自从秦朝以来,凡是帝王都是贼。”他妻子笑道:“为什么说他们是贼呢?”唐子答道:“现在有一个人,他背着几匹布或担着几斗粟在路上走,但有人却将他杀了,并且取走了他的布和粟,你说这个人是不是贼呢?”他妻子说:“当然是贼了。”
唐子接着说道:“杀了一个人后,取走他的几匹布、几斗粟,还要说他是贼,即杀死了天下的人而全部将他们的布匹、粟米都夺去,怎么反而说他不是贼呢?三代以后,夺取天下做得最好的是汉朝,但是汉高祖曾将城阳、颍阳的人全部杀死,光武帝也先后将三百多座城池的人全部杀死。如果让我为汉高祖做事,当他将城阳全城人杀死时,我一定会痛哭而离开他,假如让我为光武帝做事,当他将第一座城池的人全部杀死时,我也一定会痛哭而离去。我实在不忍心当他们的臣子啊。”
妻子说:“在天下大乱时,怎么能不杀一个人而能使天下稳定下来呢?”唐子说:“消除大乱怎么能不杀人呢?古代的圣王,有不得不杀人的两种情况:第一,有人犯了死罪,不得不杀他;第二,在双方作战时,不得不杀人。犯了死罪而杀人,即使尧舜也无法避免;在双方作战时,杀死对方,像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义之师,也不可避免。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那为什么要杀人呢?如果经过一个乡里,就把这个乡的人都杀光,经过一个市镇,就把这个市镇的人都杀光,进入一个城池,就把这个城池的人都杀光,这是干什么呢?大将杀了人,并不是大将杀的,实际上是天子杀的;将佐杀了人,并不是将佐杀的,实际上是天子杀的;士兵杀了人,实际上并不是士兵杀的,而是天子杀的;官吏杀了人,实际不是官吏杀的,而是天子杀的。看上去是通过这些人的手将人杀了,实际上真正的凶手是天子。天下稳定后,不攻城、不作战,百姓被士兵杀死,或者在兵乱中死亡的人有十分之五六。他们的尸首还没有掩埋,因自己亲人被杀而痛哭还没有停下来,眼中悲伤的眼泪还没有擦干,而这时天子已在穿着特地为自己作成的衣服,坐上只有自己才可以乘坐的车子,坐在前面的宫殿中,接受百官的朝贺。而且还将自己所住的宫殿修得富丽堂皇,将供自己打猎的园林圈得非常之大,使自己的妻妾非常尊贵,使自己的子孙得到了好处。他们为什么这么狠心,还能享受这一切呢?如果老天爷让我主管杀人的案件,我一定要将他们治罪。如果一个普通百姓无故杀了人,只要他抵命就可以了,但是天子无故杀了人,即使他有一百条命,也不能抵他无故杀的一个人的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子是天下百姓的慈母,人们都希望他能乳育自己,而他却无故杀了这些人,他的罪行难道不应当比一个普通的杀人犯要重吗?”
他妻子问:“像尧、舜这样的圣人怎样呢?”唐子又说:“尧舜也是与普通人一样的人。”他用筷子指着妻子吃剩的鱼肉说:“这鱼的味道好吗?”他妻子回答说:“好。”他又问:“假如你坐在台子上钓上一条鱼来,但当你收回鱼杆,要把它从钓杆上拿下来时,它突然挣脱开,掉到了地上,并且不断地跳着挣扎。这时你就将它按在菜板上,开肠破肚,刮掉鱼鳞,就在我要将它下锅时,它的尾巴还在不断地摆动。这条鱼做好后,给你端上来,让你吃,你能吃下去吗?”妻子说:“我实在不忍心吃。”唐子又说:“人与鱼相比,不亚于泰山与一根毫毛相比。那些天子们想要把天下变为己有,也像人们喜欢吃鲜美可口的鱼肉一样。然而,对鱼尚且不忍心,对人却那么狠心;杀一条鱼,然后把它吃掉,还有些不忍心,将天下人杀死,而得到他们的好处,就那么忍心,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吗?尧舜的所作所为,只是没有泯灭人的本性而已。”
妾是很低贱的人,女儿唐安,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她们听了唐子的话,却都感到十分悲伤,许久不能从悲痛的气氛中走出来。
题作“室语”,示“小中见大”。一般政论文章都有“严正”标题以揭示论题或意旨,此文则作“室语”,意即在家里说的话,看似闲话家常,实为一篇具有精深政洽思想理论的大文字,足以令世人惊心“骇异”,正是寓大于小,小中见大,而又使人感到平易亲切,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理论观点。
家人团坐,自“食鱼”入题。与一般政论不同,此文先由日常家庭生活入笔,有人物,有闲谈,具有故事性、形象性,由“食鱼”谈起,由近及远,逐步导入。唐子夜饮,家人团坐,一家四口,各有坐向,而夫妻相对,为下文对话作好铺垫。从“食鱼而甘”引出与妾的对话,谈鱼味何以鲜美,为后文伏脉。继而唐子由“饮酒乐甚”忽而“拊几而叹”,再由其妻问故,推出“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恐人之骇异吾言也。今食是鱼而念及之,是以叹也”一段,先垫以“恐人骇异”,提示将有惊世骇俗之见,引读者注目,而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以为下文蓄势。其妻“愿子试以语我”一句,便开启下文滔滔滚滚一泻千里之势。
三段推理,论帝王皆贼。唐子先以“大清有天下,仁矣”推挡一句以杜人口,以便下面畅所欲言。紧接“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果然石破天惊,令人“骇异”,一针见血,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字字闪耀着民主的光辉。旋以夫妻问答,作形式逻辑三段论法推理:大前提为“杀一人而取其布粟者为贼”,小前提为“凡帝王皆杀天下人而尽取其布粟”,结论是“所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继又举“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祖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所谓“善”者尚且如此杀人之多,遑论其他!作者紧接着又假设自己“事高帝”、“事光武帝”,那么当他们屠城之始即“必痛哭而去之矣”,表示出极端厌恶和决绝态度。“吾不忍为之臣也”,等于向“忍为之臣”的古今帮凶们也投去一枪。
文势遒劲,斥天子杀人。妻问“当大乱之时,岂能不杀一人而定天下”很有代表性,并将讨论推进一层,文章波澜迭起。唐子先区分“不得已而杀”的情况共两种,一为有罪者,一为临战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死于这两种情况以外:“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所过之处,滥杀无辜,简直是嗜杀成性!而这些“大将”、“偏将”、“卒伍”、“官吏”的大肆屠杀,都是为了“天子”一家一姓的政权,所以“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真是一刀见骨。此言无罪而杀。“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此言非战而杀。文章进而通过尖锐的对比,指出一方面是“暴骨未收,哭声未绝,目眦未干”,而一方面则“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宫室,广苑囿,以贵其妻妾,以肥其子孙”,因而怒斥:“彼诚何心而忍享之?”充分暴露历代帝王的狠心与残忍!这二小节文字连用排比,文势遒劲,解剖与批判,力透纸背,使历代帝王反人民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继之,作者又假设“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则将对历代帝王按“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的原则加以百倍的惩罚,因为“天子”本“天下之慈母”,而竟无故杀天下人,则其罪当然“重于匹夫”!这同样代表了人民的正义之声。
回扣“食鱼”,归尧舜本心。此处又以妻问“尧舜之为君何如者”推开一层。作者指“盘中余鱼”继续从“味甘”说起,生动地描述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按之椹上而割之,刳其腹,㓾其甲,其尾犹摇”,而煎烹以进则人不忍食,而人比于鱼又“不啻太山之于秋毫”,于是推出“杀一鱼而甘一鱼之味则不忍,杀天下之人而甘天下之味则忍之”,这是违反“人之本心”的,而“尧舜之道”恰在“不失其本心而已矣”。这里,作者根据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企图讽谏最高统治者不要“失其本心”,表现了他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殊不知历代帝王为其反动本性所决定,是决不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妇人孺子,皆闻论叹息。文章主旨论列完毕,作者不忘以一小段作首尾呼应:“妾,微者也;女安,童而无知者也。闻唐子之言,亦皆悄然而悲,咨嗟欲泣,若不能自释焉。”说明唐子之论达理而通情,深刻而感人,妇人孺子无不为之感动,而开篇所出四人皆有着落,从而完整地收结,真乃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由文章可知作者精熟先秦诸子散文,尤受孟子和墨子影响,人性论、行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源于孟子,“非攻”见解则源于墨子。而逻辑推理,层层深入,善作比喻,自眼前浅近事物说明深刻道理,逐层追问,引人入彀以及排句气势等均与孟、墨之文有同样妙境。而此文理论的高度、批判的锋芒均超越前人。从家常谈话来阐明理论高见,以“食鱼”为题而由浅入深,家人四口均介入,论理与叙事描写相结合,使文章亲切有味,富于生活情趣,语言通俗平易,结构谨严,首尾呼应等,又自属唐子文章所特有。
明清易代,“天崩地解”。晚明已腐朽到“国势如溃瓜,手动而流液满地矣”,故明末农民起义军直捣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覆亡。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廷入主中原,以军事手段征服全国,伴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的大屠杀。残酷的现实震醒了许多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在晚明思想解放潮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的罪恶,并口诛笔伐,予以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唐甄是顺治举人,尝任知县十个月即弃官而去,穷厄居吴中,在此背景下,他写下这篇文章。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熊礼汇《明清散文集萃》:寓严密的论证于活泼的形式中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作者采用了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法,以“凡杀人而取其布粟者为贼”为大前提,“三代以后,有天下者无不杀天下人而尽取其布粟”为小前提,由此得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结论。论证严密、无懈可击。但作者采用的是对话体的形式,且以自己妻妾女儿作为谈话的对象,显得活泼无拘。同时,文章不求助于圣贤鸿典高论,也不向经书伸手,多用比喻,并且是即物设喻,见情生喻,娓娓道来,有一种活脱亲切的风味。文章以饭桌上的鱼引起话头,到篇末又以人对鱼犹有恻隐之心,说明不应杀天下人的道理,首尾相照,内在联系又十分缜密。形式活泼,内容严肃,问题尖锐,本文具有战国策士说辞的遗韵。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