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楚国寺有怀

唐代赵嘏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白话译文

清风吹动着这满池塘衰败的荷叶,只散发出淡淡的荷叶余香,被风吹散的孤烟和那残缺不圆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广阔天际下相互映衬,共同生出那凄静又苍茫的夜色。

入秋的夜总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顿生寒意,凄凉之感袭来,好似一江碧波江水正摇撼着这楚国寺,屋外的红叶也在独自旋转、飘零落地,也有那些误落入屋内,散落在床塌之上。

不知何处的棹声惊动了草丛中的睡雁,大雁纷纷从南浦中飞起,漫天的阴云笼罩在那高高的北楼之上,似乎是想要遮盖那瓦片上的冷霜。

江边上的原有的松菊怕是已经枯败荒芜不见了吧,可怜了这八月的长安的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

词句注释

  1. 楚国寺:据《酉阳杂俎》记载:寺在长安晋昌坊。寺内有楚哀王等金身铜像。
  2. 壁:一作碧,碧波讲。
  3. 南浦:在古诗词中,南浦通常指水边的送别之所,如“长亭”等,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4. 北楼:不知何指,唐诗中,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句。
  5. 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古人常用松菊代指品格高洁。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句意。

作品赏析

其他作家鉴赏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秋风吹动衰败的荷莲,飘来了令人感到寂寞孤独的残余香气。断续不辍的雾霭和残缺不全的月轮,共同生出凄迷而又苍茫的夜色。诗人八月夜宿长安楚国寺,见到荷凋香 孤百花谢,烟断月残夜色苍,便勾出这幅秋意萧瑟的清冷凄惘的夜景。 诗句采用隐喻手法,白描自然,又富有象征意味,饶有情韵。大好年华的流逝,客游奔波的徒劳,孤寂艰辛的处境,凄凉迷惘的前景……封建文人有志难骋的落寞哀吟和低回消沉的情思伤感溢于诗外。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诗人旅居在楚国寺中,夜阑时分,顿生凉意,还感到一江寒水正摇撼着寺庙的墙壁。透窗望去,只见红叶自稀疏的树枝上凋落,有的还铺到了诗人居室的床上。这是诗人八月夜宿楚国寺的感怀。寒气凛冽使诗人夜不能眠,红叶凋零甚至飘入寝房。诗句勾出一幅充满萧杀秋意的寺林夜景。工整的对句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白描真切,缘景悟情,诗人不得志而落寞悒郁的情思伤感尽在言外。

自我鉴赏分析

通过上述“白话译文”的通读理解,我们对全诗有了大致上的了解。该部分主要对其中的意象、环境和情感进行分析解读。我们通过首联、颔联、颈链、尾联四大块进行鉴赏分析:

首联中,诗人选用了冷风、衰荷、断烟和残月四个意象。衰荷一意象点明了此时已经到了夏末秋初的时节,“寂寞”一词在这里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用来描写衰败荷莲的余香,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寂寞,飘零无依的伤感。“断烟”、“残月”两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秋意萧瑟,云雾飘渺,凄清苍茫的夜色,为全诗奠定下感伤、凄清的基调。

颔联中较为突出的意象,便是“红叶”。独自飘零、旋转无依的红叶,从树上凋落,看似在写秋景,给人以悲秋之感,实则为诗人个人的象征,红叶即诗人,诗人即红叶。表明了诗人无人为伴的孤独,人生的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的伤感。见到此情此景,悲从中来,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之情。

颈联中不出意外的运用到了“大雁”、“阴云”、“南浦”和“北楼”意象,这一意象在我们所阅读过的诗歌中并不陌生,该意象的选取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那么此时独自借宿在楚国寺的诗人要和谁作别呢?为何要分别呢?分别后又将去向何处?这一系列问题才应当是本联的重点所在。首先我们知道如“词句注释”中第一个注释中写到,“楚国寺中有楚哀王等金身铜像”,再结合诗人的生平,诗人胸怀壮志,年轻时便四处游历,多次参加选官考试,为求功名而奔走。说明诗人是怀有一个能够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的。但是屡次考试的失意,无人问津的落寞,让他内心彷徨抑郁。此时作别的将是何物?既是作别楚国寺,更是作别过往,作别初心。大好年华的流逝,客游奔波的徒劳,孤寂艰辛的处境,凄凉迷惘的前景等等是否会让他做出别样的选择?

尾联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江边松菊”的分析。如“词句注释”中对“江边松菊”的理解,指的是故园松菊,在漂泊途中,诗人回想故园的松菊,从中可以知道诗人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松菊又是品格高洁的象征,也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尾联中诗人再次点明时间、地点,漫漫长夜却无人交谈,内心孤苦、郁闷难解。

综上所述,在本诗的鉴赏分析中,笔者主要对字词、意象和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对诗人在诗中的情感抒发做出鉴赏,该观点仅为笔者个人看法,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对楚王问

先秦 •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别三清。莲冠稳簪钿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成。

迟迟少转腰身袅,翠靥眉心小。醮坛风急杏花香,此时恨不驾鸾凰,访刘郎。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清代 • 纳兰性德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径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杜司勋

唐代 •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 纳兰性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赵嘏
简介描述:

赵嘏(约806年-852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赵嘏早年有河东、塞北之行。大和时,游元稹浙东幕。复游沈传师江西、宣歙幕,与杜牧有往来。曾应进士试未第,寓居长安。会昌四年(844年),登进士第。大中年间,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四十余。

赵嘏颇有诗名,尤工七言律诗,清圆熟练,律切工稳。《全唐诗》称其“为诗赡美,多兴味”。《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渭南集》3卷、《编年诗》2卷。《唐才子传》谓《编年诗》系“取十三代史事迹,自始生至百岁,岁赋一首、二首,总得一百一十章”。敦煌遗书S.619存《读史编年诗》,录从1岁到28岁诗,每岁1首或2首,据历代史书中该年岁人物故事编排歌咏,总存36首。今有康熙间席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今人谭优学有《赵嘏诗注》。

赵嘏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