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莺语

唐代温庭筠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白话译文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着凤凰的帐帷。

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远戍辽阳的丈夫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词句注释

  1. 莺语三句:莺啼叫,花飞舞,正是春天中午时。春昼午:谓正当春日中午时分。午,十二时辰之一,十一时至十三时为午时。午时,日正中,因称日中为午。
  2. 雨霏微:细雨弥漫的样子。温庭筠《和友人悼亡》:“画罗轻鬂雨霏微。”
  3. 金带枕:以金带妆饰的枕头。曹植《洛神赋》李善注:“帝示植甄后玉缕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金带枕,因亦借指所爱之人的遗物。
  4. 宫锦:皇宫中所用锦绸之类,这里指床上用的被垫均用宫锦所制,言其富丽。毛文锡《虞美人》词:“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官锦。”
  5. 凤凰帷:绣有凤凰的帷帐。
  6. 柳弱:即弱柳,嫩柳。蝶交飞:谓蝴蝶上下双飞,交互嬉戏。
  7. 辽阳: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当时是边防要地,征戍之人所居。崔道融《春闺诗》:“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沈佺期《古意》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8. 梦中归:梦中见到征夫归来。

作品赏析

新释辑评考云:“本调为温飞卿所创,取《离骚》中‘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而曰《诉衷情》。”本词属征妇怨类,写妻子思念戍边丈夫的一腔衷情。

此词多为短句,句间联系词的省略,使整首词显得松散、堆砌;但仔细分析,词中采取以景衬情、以乐显悲的艺术手法,写美好的春景,华美的环境,柳丝蝴蝶共舞的乐景,反衬美梦难成的悲哀,感人至深。篇末点题,又含不尽之意,耐人寻味。

首起“莺语”四个短句,勾勒出莺啼花摇、细雨霏霏的春日正午景象。黄莺,每于芳春之时双飞和鸣,犹五代词人毛文锡咏物词“芳春景,暖晴烟,香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百啭千娇相唤。”(《喜迁莺》)的描写。这里简劲地写出“莺语”二字,即以关关和呜的鸟儿起兴引发以下男女情思的描写,与《诗经》中名篇《关雎》之首起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用比兴手法相同。“花舞”,谓花枝摇曳,欧阳修《丰乐亭游春》诗之一可作此句注脚。其诗云:“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这“花舞”的意象,即指花摇、花落,孕含着春将归去的惜春、伤春的感怀。一“舞”字,更给人以迷乱之感。“雨霏微”三字,又为词带来了迷蒙霏微的意境,那轻柔飘动的雨丝,隐含着幽细隐微的愁绪,正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这样的景物、环境氛围,都为词人以下抒写征妇之怨,作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金带枕”三个短句,由室外莺语花舞雨霏微的自然景色,转至室内床榻陈设的描写。“金带枕,宫锦”,极言枕之华美。是说在闺室卧榻上,放着精制的枕头。这种枕头是用皇宫中才有的宫锦制成的,还配着金线制作的绶带。这漂亮的枕头,原来是心上人留下的,自然会睹物思人。“凤凰帷”,谓床的周围,张挂着用绣有凤凰图案的丝罗制作的帷帐。此处“凤凰”作为无生命的装饰图案,从表层意思看,是在点染女主人公居室内环境的富贵华美;从历代深层意蕴看,与温词中常见的“金鹧鸪”、“绣鸳鸯”、“双鹞办”等鸟类意象相同,都在托物传情。联系全篇看,这里借雌雄偶居不离的鸳鸯,正反衬出思妇的独处、寂寞。因而“金带枕,宫锦,凤凰帷”,三短句依次排出,实际暗示的仍是离人意象。

那么,女主人公的情思、意绪,到底是什么呢?且看,“柳弱蝶交飞。依依。”如果说前五句描写了一个适宜于女主人公昼寝的外部环境,是造成这位女子昼寝晏起的外因,后四句则揭示了其内在原因。这里,词人将笔触集中于庭院中一幕动人的景致上:在嫩绿柔细的柳丝间,对对蝴蝶,上下翻飞,难舍难离。这“依依”恋恋、交互嬉戏的双飞“蝶”意象,寓示寄托的正是女主人公渴盼两情相悦、永不分离的爱情梦想。梦想多么美好,但是,她的梦想能够实现吗?“辽阳音信稀,梦中归。”此结拍二句,意象突变,点出闺中人的梦想只是梦想而已,难以实现。她的丈夫戍边辽阳,已很久没有消息,她只有在梦中才能看见丈夫归来。“梦中归”三字,与“蝶交飞”的意象对比,借美好的意象,衬托孤独女子的忧愁,使思妇怀人的感情更加沉痛。

创作背景

温庭筠与幼时的鱼幼薇结识并互生情愫,因两人的年龄差距温庭筠选择了逃离。鱼幼薇选择了温庭筠的朋友李忆,却因李忆的懦弱被逼出家。被仇恨和欲望填满的鱼幼薇罔顾了温庭筠的规劝,心胸越来越狭窄,最终走向了刑场。行刑前的那一夜,温庭筠失眠了。他披衣而起,吹起了《诉衷情》,用笛声寄托自己的思念。吹到最后,干脆展纸在案,挥毫泼墨,按《诉衷情》的调子填了这一首词。

名家点评

积极评价

陈廷焯云:哀感顽艳,琢句遣字无不工妙。结三字凄绝。(《云韶集》卷二四。)又云:节愈促,词愈婉。结三字凄绝。(《词则·别调集》卷一)

陆侃如、冯沅君:温庭筠的词,有好多首都是依仗这些锦、绣、金、玉等富丽的字面凑成功的。这种崇尚艳丽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如:《诉衷情》(词略)这类词都是情辞并茂,富丽而无匠气的作品。这便是温词成功的处所。

吴肃森:这首词开始平列春昼午的“莺语”、“花舞”“雨霏微”三种景物,恰妙地绘成了一幅“春景图”,点明环境美。接着又平列“金带枕”、“宫锦”、“凤凰帏”三种饰物,点明装饰美。柔细的柳丝与轻盈的蝴蝶共同翩翩起舞,如此美景尤其使人依恋。“辽阳音信稀”陡然一转,点明虽有良辰美景,锦衣玉食,但征人在外,音信稀少,只有梦中才见他回来。两相对照,更平添思妇一般春愁。这首词曲调节拍短促,变换多;句虽断而意相连,通首融成一片,表达了“闺思”的主题,令人一新耳目。

消极评价

胡国瑞:温庭筠还有些曲调节拍短促而韵律转换频数的作品,如《诉衷情》、《荷叶杯》(第二首)。这类词调形式,与五、七言诗大异其趣,确足令人一新耳目。但由于句短、韵繁而变换多,很易犯辞藻堆叠而气势壅塞不畅的毛病,必须句断而意思辗转相连,乃能通首融成一片,既有完美的意象,而又具有活泼的节奏之美。如“诉衷情”开始平列四种景物,接着又平列三种饰物,彼此间没有承接的关系,又没有感情的融注,令人只觉是丽辞的堆积。

猜你喜欢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酌酒与裴迪

唐代 •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咏怀二首

唐代 • 李贺

其一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苏幕遮·燎沈香

宋代 •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骄儿诗

唐代 • 李商隐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

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

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

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篔筜,骑走恣唐突。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

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

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

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

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末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温庭筠
简介描述: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或824年-882年),本名岐,字飞卿,又作庭云、廷筠,号温钟馗,世称温方城、温助教。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中国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于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或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出塞。后有蜀地之游,复赴长安。在开成元年(836年),因李翱之荐,得从太子永游。于开成四年(839年)秋,参加京兆府试,荐名居第二,因遭谗毁,被黜落罢举。会昌三年(843年),往返于长安与旧乡吴中之间,曾有湖湘之游。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再入科场,然累年不售。宣宗大中九年(855年)再次落第。后入襄阳与荆南幕府从事。咸通三年(863年),返长安闲居,咸通六年(866年),因宰相徐商之荐,任国子监助教。咸通七年(867年)贬方城尉,不久后就死了。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其词现存七十余首,温庭筠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黄昇在《花庵词选》卷一中评价道:“温庭筠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