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毛永嘉

南北朝徐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白话译文

期待你更加严饬风范箴规,他日回朝廷重振纲纪威仪。

叹息我这老病之身,此一别恐将永诀。

到时候你骑着白马来吊,我在黄泉下或难知晓。

徒劳你解下腰间的宝剑,空挂在我坟墓的枝头。

词句注释

  1. 毛永嘉:即毛喜(516年—587年),字伯武。为人方正不苟,直言敢谏,因得罪陈后主而放为永嘉内史。
  2. 厉:磨炼,砥砺。风规:节操、风范。
  3. 振:整肃。羽仪:本指仪仗中以羽毛为装饰的旌旗之类,此指纲纪法度。
  4. 长离:长久离别,即永别。
  5. 这两句用后汉范式、张劭事。《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邵字元伯……(张劭)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展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式帆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末及到,而丧己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6. 陇头:即垄头,坟头。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春秋时,吴延陵季子聘晋,路过徐国,徐君爱季子所佩宝剑,希望季子送给他,但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季子从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出使大国,一时不方便相送,便打定主意从晋国回来就将剑赠送给徐君。但是当他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死去,他便将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而去。

作品赏析

这是作者别毛先归的留赠之作。

全诗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生前,后四句写死后。第一层,一、二两句写对毛喜的勉励,希望他砥砺风骨,恪守规范,为乡梓树立典型,为士林作出表率;三、四两句写自己的慨叹,为自己老境颓唐,病魔困扰,今此一别。恐成永诀而感叹。粗粗一看,这前后两句似乎有些互不相关。实则后者正直承前者而来。其之所以要对毛喜讲一番发自肺腑的临别赠言,是由于自己老病侵寻,后会难期,这才语重心长,殷殷叮咛,表示对老友的厚望。

第二层写死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是从第一层意思中引申出来的。诗人说,如果我在生前不对你提出要求,那么我死之后,即使你敦重友谊,像后汉范式驾着素车白马赶来祭奠亡友张劭那样来凭吊我,可是我已葬身地下,怎还能知道些什么。即使你也像春秋时季札那样,没有忘怀徐国国君心爱其剑的事,仍然在路经徐国时将剑送去,可是徐君已经死了,只是徒劳无益地把剑空挂在墓前的树枝上罢了。

全诗婉转蕴藉的情思,苍凉沉郁的格调,激越回荡的韵昧,读来令人伤怀。诗中用典浅近易解,如羽仪、白马、黄泉、挂剑等,或为世人所熟知,或为名作所习用,虽不注明出处,亦能联系上下文,从字面上获悉其用意所在。此种使事而不掉书袋、练句而不堆词藻的写法,确实值得称道。诗仅用字四十,一笔写下友谊的纯笃、身世的凄凉。其中“白马君来吊,黄泉我讵知”一联,系按流水格属对,意贯思邈,可见功力之深、构思之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陵辞别好友永嘉内史毛喜时所写,大约作于开皇二年(582年),徐陵辞官先归,深感自己年老多病,恐这次分别将成永别,所以写下这首诗。

名家点评

  • 清代诗人沈德潜《古诗源》:“似达愈悲,孝穆集中,不易多得,”
  • 清代文学家张玉谷《古诗赏析》:“读此诗‘觉一切生离苦语,皆属肤浮矣’。

猜你喜欢

记九溪十八涧

近现代 • 林纾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迭,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䌹。

感怀

明代 • 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自叙

唐代 •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青衫湿·悼亡

清代 • 纳兰性德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归国谣·双脸

唐代 • 温庭筠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徐陵
简介描述:

徐陵(507年~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朝梁代诗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时期大臣、诗人。

徐陵少能属文,博文好学,精通老庄,旁涉佛道。中大通三年(531年),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任东宫学士。历任尚书度支郎等职。太清二年(548年),奉命出使东魏,随后在江南发生侯景之乱,徐陵被稽留在邺城,长达七年之久。北齐天保五年(554年),北周攻陷江陵,杀死梁元帝萧绎。次年(555年),王僧辩、陈霸先立萧绎子萧方智于建康。北齐遣送梁宗室萧渊明南归为梁嗣,派徐陵随行。王僧辩据境抵抗,萧渊明使徐陵作书与王僧辩。后王僧辩同意萧渊明入境,徐陵得以南返。入陈后,加散骑常侍,历任五兵尚书、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职。在文学上,号为“一代文宗”。

徐陵的创作以宫体诗及骈文著名。徐陵为宫体诗的主要作者,流丽轻艳,风靡一时。晚年曾创作出《别毛永嘉》。徐陵的骈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陈书》本传),但是多数是应用之文。《玉台新咏序》被公认是徐陵骈文的代表作。又有《文府》7卷、《玉台新咏》10卷、《六代诗集钞》6卷。同时,徐陵还精通书法,其作品唐代犹有流传,见《法书要录》所收《述书赋》。

徐陵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