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唐代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白话译文

我离开洛阳辗转漂泊了四千里之遥,安史叛军长驱直入已有五六年时间。

草木由青变黄我西行来到剑阁之外,烽火阻断归程只能渐老在锦江岸边。

思念家乡踏着月色伫立在清辉冷夜,惦记兄弟仰看行云因疲倦白昼即眠。

听说河阳近来已经攻克正乘胜追敌,李司徒应一鼓作气捣贼巢拿下幽燕。

词句注释

  1. 洛城:即洛阳,杜甫的故乡。四千里:约数,泛言距离之远。洛阳距成都约三千里。
  2. 胡骑:指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长驱:长途驱驰。五六年: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至此时已有五年。
  3. 草木变衰:指秋季。衰,衰落,凋零。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行:行走,来到。剑外:剑阁以南,即蜀地。以长安为中心,蜀地在剑阁之外,故称剑外。
  4. “兵戈”句:谓因为战乱,自己无法归乡,只能终老异乡。江边,指锦江边。
  5. 步月:月下漫步。清宵:清静的夜晚。
  6. 看云:遥望白云。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二句互文,形容望远怀人,日夜无休,故行为颠倒。
  7. 闻道:听说。河阳,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
  8. 司徒:指李光弼。至德二载(757年),李光弼破贼将蔡希德,加检校司徒。乾元二年(759年)十月,李光弼大军赴河阳,大破贼众。上元元年(760年),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急为:急速做某事。破幽燕:指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幽燕,指范阳一带,为安史叛军的巢穴。范阳在唐以前为幽州,战国时属于燕国,故称幽燕。

作品赏析

这首七律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以“恨别”领起,写出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五六年动荡岁月中,告别故土、漂泊在外四千多里而不知归期的复杂心境,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从空间着笔,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从时间着笔,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情。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境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这两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诗人想念故土,忆念胞弟。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首联的“胡骑长驱五六年”,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莫过于此。全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沉郁转为欢快明亮,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和爱国之心。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秋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乾元元年(758年)冬,杜甫由华州回洛阳。次年春,在洛阳东的陆浑庄故居小住,又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再未能回到洛阳。杜甫写下此诗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五六个年头。其间战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唐军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叛乱尚未完全平定。杜甫在成都听到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抚今追昔,有感于离乡背井、骨肉分散,写下这首诗。

名家点评

  • 明代王嗣奭《杜臆》:宵立昼眠,起居舛戾,恨极故然。“司徒急为破幽燕”,则故乡可归,别可免矣。
  • 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望李临淮之直捣贼巢也。
  •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清宵立”“白日眠”,兼写出老态来。……“近”字、“急”字并应“五六年”(“闻道河阳”二句下)。
  • 清代纪昀批点《瀛奎律髓刊误》:纪昀:六句是名句。然终觉“看云”不贯“眠”字。何焯:“老”字正与结句“急”字呼应。
  • 清代许印芳《律髓辑要》:“眠”与“看云”不贯?眠时不可看云乎?若谓夜眠不合,诗固明云“白日眠”矣。此二句全在转换处用意,盖清宵本是眠时,偏说“立”而“步月”;白日本是立时,偏说眠而看云。所以见思家忆弟之无时不然也。
  •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首二领起“恨别”。“四千里”,言其远;“五六年”,言其久。“行剑外”,承“四千里”。“老江边”,承“五六年”。“思家”“忆弟”,伤洛城阻乱。乘胜破燕,望胡骑早平。……宵立昼眠,忧而反常也。
  •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老笔空苍,任华所云“势攫虎豹,气腾蛟螭”者。尺幅中能有其象。至于直捣幽燕之举,未尝无计及者,而良谋不用,莫奏肤功,甫诗盖屡及之,此用兵得失之机,足见甫之识略矣。若建都荆门,甫尤以为非计。彼其流离漂泊,衣食不暇而关心国事,触绪辄来,所谓发乎性,止乎忠孝者,寻常词章之士,岂能望其项背哉!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结语见公将略。
  •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人知上六为恨别语,至结联,则曰望切寇平而已;岂知《恨别》本旨,乃正在此二句结出,而其根苗,已在次句伏下也。公之长别故乡,由东都再乱故也。解者不察,则七、八为“游骑”矣。
  •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邵云:格老气苍,律家上乘。
  • 清代杨逢春《唐诗绎》:此闻河阳克捷而作。
  •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四句,先点一“别”字,以下极写“恨”之事。收反“恨”作喜望语,所谓出场。起收雄浑直迈。
  •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起二笔力矫拔而意绪淋漓。三、四亦是骨立峭笔,为复沉痛。五、六字字琢叠,情真力到。结语引开,正照起绪,似此峭削章笔,更尔沉着刻挚,绝无率瘦之笔,当是情至气郁,律细工深,四合成章,乃无遗憾。
  • 清代范大士《历代诗发》:前四句双起双承。五、六言颠倒错乱,极形思忆之状。
  • 清代焦袁熹《此木轩五言七言律诗选读本》:末联十四字,何字为妙?识得此字(按指“急”)之妙,则诗家关捩,子已得之矣。
  • 清代卢坤《五色批本杜工部集》:王慎中云:“终于情景,不稳贴,无味故也。”
  • 清代佚名《杜诗言志》:少陵前后皆驱驰播越之境,唯此成都草堂,得以闲居者数年。此初至时,作诗以自伤其旅泊之由也。

猜你喜欢

西湖游记二则

明代 • 袁宏道

西湖一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西湖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答陆澧

唐代 • 张九龄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喜迁莺·晓月坠

五代 • 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赠徐干

两汉 • 刘桢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金陵白杨十字巷

唐代 • 李白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杜甫
简介描述: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