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代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白话译文

梦醒只见高高楼台阁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帷帘重重低垂。去年冬天惹起的恨恚来恼我,恰是落花纷坠斯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之中燕儿翩翩双飞。

依然清晰记得初次见到小蘋,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拨弹琵琶舞弦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月光是那样皎洁如玉,她像一朵美丽的彩云翩然归去。

词句注释

  1.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 “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
  3. 却来:又来,再来。
  4. “落花”二句:“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5. 小蘋:当时歌女名。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小莲、小蘋等名,又见晏幾道《玉楼春》词中。
  6. 心字罗衣:未详。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说亦未必确。疑指衣上的花纹。“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远,但李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
  7. 彩云:比喻美人。江淹《丽色赋》:“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其比喻美人之取义仍从《高唐赋》“行云”来,屡见李白集中,如《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赋彩云”、《凤凰曲》“影灭彩云断”等。白居易《简简吟》:“彩云易散琉璃脆。”此篇“当时明月”“曾照彩云”,与诸例均合,寓追怀追昔之意,即作者自跋所云。

作品赏析

这是晏几道词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此词上片用两个六言句对起。午夜梦回,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阒寂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小山词》中常见“梦”“酒”等语,多有深意。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指“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小山词·自序》)。如作者《踏莎行》词云:“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也许,此时已是“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之后了。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久矣,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始如弥勒弹指,得现“华严境界”(《艺蘅馆词选》引康有为评)。所谓“华严境界”,是说它已进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是真正的“伤心人”的感受。“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承上启下,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点出“去年”二字,说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此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有着至情至性的词人不禁黯然神伤。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

谭献谓“落花”二语“名句千古,不能有二”(《谭评词辨》卷一),颇引起近人议论。论者谓此二语出自五代翁宏《宫词》(一作《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愁向夕,萧飒暮蝉辉。”其实,宋词袭用前人成句,已成惯例,毋须指摘。好句往往是要与全篇融浑在一起的。翁诗全首平庸,“落花”二语在其中殊不特出。小晏一把它化入词中,妙手天然,构成一凄艳绝伦的意境。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具见词家手段。

换头一句,是全词关键。“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以纪其坠欢零绪之迹,而小蘋更是他所深深眷恋的。“小蘋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木兰花》),“小蘋微笑尽妖娆”(《玉楼春》),可想见她是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此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也许,尔后的许多情事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而相识时的第一印象却是永志于心的。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宋代妇女衣裙上每有图案,类似小篆的“心”字(见宋画《女孝经图》),欧阳修《好女儿令》词也有“一身绣出,两同心字”之语。小晏词中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义。“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不仅是目挑眉语了。也许小晏的文名,使小蘋在见面之前已暗暗倾心。“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切见诸形相的描述都是多余的了。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不再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镜头: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因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不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这正是小晏词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胜于“花间”之处。

在结构上此词也颇具特色。上半阕写“春恨”,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皆来时的情境;下半阕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过片二句是全词枢纽,最为吃紧,虽与首二句对称,字数平仄俱同,而作法各别:起处用对偶,辞语致密;过片却用散行,辞旨疏宕,另起新意。全词以虚笔作结,自有无穷感喟蕴蓄其中,情深意厚,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此词当是别后怀思歌女小蘋之作。据晏幾道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几个歌女。”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幾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有“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伊寄小莲”之句,写的就是歌女。《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不过是他的好多怀念歌女词作中的一首。

名家点评

  • 宋代杨万里《诚斋集》卷一百十四《诗话》:近世词人,闲情之靡,如伯有所赋,赵武所不得闻者,有过之无不及焉。是得为好色而不淫乎?惟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矣。
  • 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九:晚唐丽句。
  •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 清代陈廷焯《大雅集》卷一:“落花”十字,自是天生好言语。(“当时”二句)回首可怜。
  • 清代谭献《复堂词话》: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所谓柔厚在此。
  •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晏叔原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元献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诗句也。然不工诗赋,亦不能为绝妙好词。
  • 清末梁启超《饮冰室评词》:康南海谓起二句,纯是华严境界。
  • 清末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抚今追昔,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株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猜你喜欢

秋江送别二首

唐代 • 王勃

其一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其二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浣溪沙·姜女祠

清代 • 纳兰性德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荆潭唱和诗序

唐代 • 韩愈

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活板

宋代 •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晏几道
简介描述: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晏几道出身名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诗词天赋,14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凭借《鹧鸪天》名扬天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17岁的晏几道结束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此受到牵连,被送进牢狱,后得以释放。晏几道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走得很近。后晏几道决心远离官场,寄情于诗词创作。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晏几道在寂寞困顿中逝世。

晏几道存世的词集《小山词》260首词作中,长调仅有3首,其余全为小令晏几道的诗词所表达的寓意深远,为宋代最浪漫的词作。晏几道是北宋词坛写小令“第一人”,正是因为其创作,小令才能成为日后流行的词调体式之一。在李商隐、李煜、黄庭坚等一众曾借梦抒情的文人中,晏几道堪称其中的高手。晏几道以梦写情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