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寺

明代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白话译文

岳麓山上俯瞰湘江,羊肠路走了多少圈?

道路两旁松杉茂密,风雨变幻寺庙清冷。

江中沙洲芳草连片,落日长沙隔水耸立。

北京湖南尽入眼底,鹧鸪声里怅然思归。

词句注释

  1. 岳麓寺:寺名,在长沙市岳簏山上。
  2. 危峰:高峰。楚江干:此指湘江岸边。湘、鄂皆古楚国的地域。楚江,指湘江。干,岸边。
  3. 羊肠:弯曲的小路。
  4. 双径:两条山路从不同方向通向寺前,在此交会。
  5. 僧:代指僧寺。
  6. 孤城:指长沙。隔水看:即隔江看,湘江在岳麓山与长沙城之间。
  7. 蓟北:泛指蓟州以北地区。蓟:地名,故地在今北京市西南。
  8. 鹧鸪声里:鹧鸪的鸣声象“行不得也哥哥”,故诗人常借以表思乡之情,行役之感。

作品赏析

这首律诗反映了诗人在游历长沙岳簏寺时孤独、忧郁的心境。作为封建官吏,诗人有严肃纲纪、维护封建统治的一面;又有对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消极不满的一面。诗人希望借助歌咏山川景物,排解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

诗的第首联,就用“危”字点题,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拔地万尺、陡峭险恶的山峰之上,从上往下俯瞰湘江,给人一种高危之感。进入诗人眼界的是环绕于山腰曲曲盘盘的小道,面对望不见路口的山道,诗人心底发出了“路在羊肠第几盘”的疑问,表现出诗人在仕途道路上,彷徨苦闷的心理状态。

颔联,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转向郁郁葱葱的山林,“万”字反映出树木极多,而多的程度犹如茫茫林海,将两条小路淹没在密林深处。“合”有“掩蔽”之意,既表现诗人的视线被遮挡住,同时,也是诗人看不见仕途出路在何方的结果。以上诗人写了险峻的山峰,羊肠小路、茂密的山林,为僧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首先,是僧人出现的环境;一个封闭的环状四山;僧人出现的天气一风雨交加。接着是一个僧人的出现。这正是诗人弧独的自画像。而全句的点睛之笔是“寒”字。“寒”是四山、风雨的结果,也是诗人内心痛苦的写照。明朝中叶,宦官刘谨专横跋扈,包揽大权,当时京都人传说:城中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诗人在皇帝与宦官之间“跳舞”,处境十分艰险。在第二联中,诗人抒发了对生活前途的失望愁苦之情。诗中的“合”“寒”以及上联中的“危”“盘”郁是这种思想的流露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以写实为主,将主观情感寓于客观景物之中,特别是彷徨徨孤独情感的流淌,不同于长江一泻千里,而是一高一低,像海边的浪花,波未开,一波又起,具有沉郁顿挫之美。第三联,诗人在描绘山上景物之后,视线转到平川原野上,在抒发苦闷哀怨的情感之后,诗人的心情得到一些慰籍,思绪慢慢舒展开来,在落日的晚霞中隔着江水遥看余辉中的城池一长沙。第三联中,语言对仗工整,富有音韵美,表现诗人独特的匠心。第四联,诗人站在极高的岳簏山顶,将南面、北面田野的景色尽收眼底,在宁静的山川风光中,体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但在美好的自然景物中,也夹杂着“行不得也哥哥”鹧鸪的怪叫声,烦扰着诗人的心田,预示着不祥之的到来。诗人用鹧鸪的叫声,隐喻宦官专权、横行霸道,诗的思想意境更加深远独特。“独凭栏”这不是一个简单动作的画面,而表现了诗人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的决心。这不同于后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独自莫 凭栏”躲避现实的态度,也不同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中“栏干拍遍”的激烈行为,而是诗人冷眼看待现实,内心正积聚一种强大力量的表现。

全诗起承转合自然得体,语言凝炼细腻,诗人想象丰富,寓情于景。诗人作为“茶陵诗派”的领袖,对于扫除“台阁体”无病呻吟的诗风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创作背景

明成化八年(1466年),二十六岁的翰林院编修李东阳陪同父亲返故乡茶陵(长沙附近)省亲,游岳麓山,写下这首诗。

名家点评

  • 清·高灈缨《明诗三百首》:“这首诗写诗人游岳麓寺所见的景色。前四句写上山,由山到路,到寺僧;后四句写在山上远眺,由湘江岸边到对岸,到蓟北湘南,由近及远,步步推移。全诗章法清楚,结构严谨,意境鲜明动人。”
  •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永乐以 后诗,茶陵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这看来有些夸张,但又是不过分的评价。”

猜你喜欢

咏萤

南北朝 • 萧纲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唐代 • 温庭筠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牡丹

唐代 •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宿郑州

唐代 • 王维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

宋代 • 辛弃疾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李东阳
简介描述: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人,以戍籍居京师。明朝时期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李东阳少颖悟,先后受业于邵玉、黎淳、柯潜等。1462年,中举。1464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近30年间均在翰林院任职,历编修、侍讲、侍讲学士、学士等职。1494年,擢礼部右侍郎,知制诰。次年,以礼部左侍郎入阁参与机务。1498年,李东阳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1503年,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1505年,加少傅、柱国,与刘健、谢迁同受孝宗顾命。1506年,刘瑾用事,内阁形同虚设,刘健、谢迁同日辞职,李东阳独留。其间,“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刘健、谢迁、刘大夏、杨一清等皆赖其救,“天下荫受其庇,而气节之士多非之”。1510年,刘瑾伏法,李东阳乞罢。1513年,致仕归,家居四年。1516年,李东阳去世,谥号文正。

李东阳一生著述不断,存世诗约3000首,文近千篇。李东阳作诗、评诗多体现中正折中的美学宗尚,此在《怀麓堂诗话》中多有体现。其尤为重视诗法和诗艺,《怀麓堂诗话》中有多处关于诗的“辨体”之论。认为文和诗不同,“各有所宜”,形式上也都有各自内在的法度,文“记述铺叙”“纵横开阖”,诗“高下长短音节”,各有体式、均不可乱。李东阳生平著述颇丰,曾主编《大明会典》《孝宗实录》《历代通鉴纂要》。主要著作有《怀麓堂集》100卷、《怀麓堂续稿》20卷等。

李东阳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