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堀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自从动乱以来,天下的城郭都变成了废墟。只有前太仆的住宅还完好无损。南征荆州,还归乡里时,曾临时住在这里。于是在院中栽种甘蔗。经过夏天到了秋天,开始时茂盛,后来就衰萎了,从中感悟兴盛和废败都是无常的。感慨叹息的同时,写作了这篇赋。
正逢阳春节气的降临,感悟天地自然的通灵。眼看乌云阵阵密集,瞬时天空完全阴沉。及时的大雨自天而降,长长的雨线带着冷清。挖掘院落成为园圃,种植甘蔗就在前庭。炎热的夏天它们茂密旺盛,到凛冽的秋天却已飘零。难道只有甘蔗才是如此?确实是人和物都有相同的命运。
此赋序文对此赋的精神内涵作了明白的阐释,而正文在通篇铺叙之后,仅以结尾“信人物其有之”勾摄,于清新浅畅的言辞之外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历史的哀宛绵长的隽永情怀。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之气与自然之气相感应,当自然事物发生变化时,那些敏锐的文人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也开始生成,作者的《柳赋》和此赋便是这类体验的结晶。“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涉夏历秋,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亦由旺盛而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恰好正触动了作者“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的心灵创伤:汉末以来持续不断的大动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那种城郭丘墟的剧烈变化,以及曹操在两年间军事斗争中的先胜后败,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灵创伤。此赋因而由物及人,从自然界而人类社会,引出“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的无限慨叹。相对而言,《柳赋》咏、感相结合,以柳树之丰茂写迁逝之悲;此赋则以感为主,以甘蔗之荣枯抒兴废之无常。就主题而言,作者“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视“有常”为“无常”,在赋中提出“信人物其有之”,情真意切,凄侧动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南下讨伐荆州刘表。十二月,曹操兵败赤壁,引兵北回。在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到达其故里谯。同年七月,曹操又率军从涡水经淮水南下。十二月,曹操又回到谯,这几次征伐,作者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结合赋序所述,可知此赋当作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年底。当时天下丧乱,城郭丘墟。作者目睹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经过夏季的雨露滋润而繁茂,到了凛冽的寒秋却日益凋零,不由感慨自然宇宙的先盛后衰和兴废无常,于是创作此赋来抒发他的兴废盛衰之感。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吴客卷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
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7,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