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白话译文

当时黄祖的长子黄射邀请宾客举行酒会,有一个进献鹦鹉的人,举着酒杯到祢衡面前说:“祢先生,今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给大家娱乐,私下以为这只鹦鹉从远方而出到此,它明理、智慧、机灵、和善,是鸟类中值得珍贵的。希望先生您替它写一篇赋,让周围在座的人都能荣幸的得到观赏,不也是很好吗?” 祢衡为此就写赋,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这篇赋是:

那远从西方来的珍奇的鸟啊,挺立着,展示出天生的与众不同的姿容。它身上有一些白色的羽毛,还有通红的嘴。它能言善辩,资性聪慧,能观察出事物变化的苗头。平时它只是在高峻的山冈上,幽深的溪谷中游乐栖息,从来不随意降落,必定是选准了一个合适的安全的树林。它的足是青中带红的。嘴是通红的,羽毛是绿色的,胸脯是翠绿的,真是非常美丽,鸣声又十分动听。虽然它也属于鸟类,然而智慧心思却完全不同。它能和鸾凤相并美,怎能把它的优点和众鸟相比呢?

于是鹦鹉的名声就传到很远的地方,贵人们都觉得它具有独特的美丽的姿容,就派人到遥远的西部地区,越过高山而弯弓射猎,在极高的地方张网捕捉。虽然设下了广大的罗网,然而捕获时只是依靠了一个网眼的作用,而落入网中的鹦鹉神态依然是悠闲自得,情绪不波动,也不慌乱挣扎,迫近它,用手去摸它,也不惊恐,它宁可顺从,而不愿意违逆人的意志,以免任何伤亡。所以猎人献上没有伤残的鹦鹉就会受到奖励,反之伤害了它的肌肤,就要受到刑罚。

于是它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听天由命,它离开了伙伴,失去了娇妻,被关闭在精雕的笼中,剪去了翅翼上的长羽,它从万里之外飘荡流落异乡,越过了崎岖不平的山路,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越过了岷山和障山,经历了寒去暑往的漫长岁月。当想到一个女子总是要出嫁而依附他人,作为臣子就应该献身而事奉主人。即使是从前的圣人,在患难中也不得不淹留而寄人篱下,何况是禽鸟这渺小的生物,必然能顺从地接受人的豢养,安心地居住下来。但是它还会长久地依恋着西去的道路,站在那儿久久地向故乡凝望。它当然也会想到,自己是那么小,那么瘦,肉味也不美,看来还不至于被人宰杀吃掉。可叹我真是命苦,为什么偏偏遭遇上这动乱的年代?难道是我言语不慎而招致祸害,还是因为办事不周密而导致危险?我悲痛母子永别,悲痛夫妻活生生地分离。并不是我留恋残存的岁月,只是怜悯家中的群小还不能独立生活。我离别了故乡来侍奉威仪堂堂的君子,只怕自己没有突出的才能而名不副实。众人都认为长安是天府之国,而我却认为长安虽好,终非故乡,所以也不认为它是乐土。我常怀着绵绵的思乡之情,每一开口谈的都是怀乡之言。

到了深秋季节,大地刚铺上一层白霜,寒风呼啸,凄凉萧条,这时我更是长叹短嘘,思绪飞向遥远的地方,不停地呼唤着,想念着自己的伙伴。呼声是这样的悲伤而牵动人心,脸色又是那么凄惨而困顿委靡,每一个听到这呼声的人都万分悲伤,每一个见到这容貌的人也都会掉下眼泪。就是被放逐而颠沛流离的臣子也不由得屡屡悲叹,连被丈夫遗弃的妇女都为此而哀叹抽泣。

感慨我平时和朋友们相处游乐,真好像兄弟般不可分离,为什么如今却与我隔绝,就好像胡越相隔,你北我南。我沿着这笼儿俯视仰望,看着这一格格栅栏,想远飞而又徘徊不前,遥想那远处的高山,繁茂的树林,然看到自己的翅翼已被人剪残,纵然想振翅疾飞又能飞往何方?纵然有返乡之心也无法实现,只好躲在一边满怀着怨恨。在这样的境况中,我只有竭尽全力来做应做的事,哪里敢忘记当初的恩惠而背弃您呢?我就把这条贱命托付给您了,希望能让我以死来报答您的恩德,甘愿言无不尽,以报效自己的一片愚诚。我倚靠着您过去的深情厚德,希望它能保持很久而不至于发生变化。

词句注释

  1. 黄祖:东汉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太守,因其权势显赫,割据一方,如同诸侯,故称其子黄射为太子,黄射当时为章陵太守。
  2. 处士:未做官或不做官的士人。
  3. 无用:无以。
  4. 体金:体现着金的美质。古代以五行配五方、五色。西方属金,白色,而鹦鹉羽毛白色。体,体现。
  5. 合火德:南方属火,尚赤色。鹦鹉嘴为赤色,故说合于火德。
  6. 识机:识别事物的微旨。
  7. 绀:深青带红的颜色。觜:同“嘴”。
  8. 伟:尊。
  9.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陇坻:即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在陕西省陇县西南。
  10. 伯益:舜时东夷部族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让位给伯益,伯益不受而避之箕山。流沙:指西边沙漠地带。
  11. 播弋:布设用绳系着的箭。
  12. 冠云霓:在云霓之上。
  13. 一目:指一个网孔。
  14. 守植:守志。植,通“志”。
  15. 迕:违背。
  16. 归穷:陷入困境。
  17. 岷:岷山,在今四川境内。障:障山,在今甘肃西部。
  18. 适:嫁。
  19. 栖迟:淹留。
  20. 矧:况且。
  21. 能:能不。驯扰:驯服。
  22. 延伫:长久站立而期待。
  23. 俎:砧板。
  24. 禄命:指人生禄食运数。禄指盛衰兴废.命指富贵贫贱。
  25. 险巇:险恶危难。
  26. 阶乱:导致祸乱。
  27. 将:或。不密:虑事不周密。
  28. 伉俪:夫妇。
  29. 西都:指长安。
  30. 代越:借指故乡。代,代郡,今山西北部。越,南越,今广东、广西等地。《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代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皆不忘故地意。
  31. 少昊:传说为古部落首领,黄帝之子。司辰:掌管时岁。
  32. 蓐收:掌管秋季的神。
  33. 放臣:放逐的臣子。
  34. 歔欷:哭泣。
  35. 游处:往来相处。
  36. 埙篪相须:比喻兄弟和睦相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埙,陶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
  37. 胡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相距极远。
  38. 昆山:即昆仑山,这里泛指高山。邓林:古神话传说夸父追日而渴死,丢下手杖化为邓林,这里泛指深密的树林。
  39. 焉如:何往。
  40. 弗果:没有成功。
  41. 庶:或许。渝:改变。

作品赏析

前两段用多种手法、从多种侧面描绘鹦鹉的丽容奇姿、辩慧聪明。先以“金精”、“火德”形容鹦鹉色泽的明辉鲜丽,继以“能言”、“识机”的拟人手法状其灵机聪慧,再以想象显示出“嬉游高峻,栖踌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的高洁情趣,又直接描绘其美貌佳音,最后以“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的对比,有力地衬托出鹦鹉的美。在此,作者借对鹦鹉容姿和“殊智异心”的极力赞美曲折地表现出自己才华的卓越、情志的高尚。

从写鹦鹉的表层结构来看,这里的形貌之美为下文的境遇之悲作了有力的映衬。鹦鹉正因为芳声远扬、灵表可嘉,而遭致天罗地网的捕捉。猎人奉命远至昆仑,高达云霓,下到四方,张设罗网。“终一目之所加”,极形象地说明了鹦鹉面对罗网无法逃脱,虽是“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却被迫屈心顺从。鹦鹉的这种不幸境遇,不仅曲折地反映出汉末大乱贤才遭受权贵严密控制的时代悲剧,而且再现了作者几经转送、任人摆布的命运。随后,作者巧用比喻直抒心臆:“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女、臣、贤哲,是喻鹦鹉,又是自比,嗟叹身世,愤时疾俗。

后三段写鹦鹉的悲苦心境。作者先连用“痛”、“哀”、“愍”、“背”、“侍”、“惧”、“耻”、“羡”、“识”和“怀”十个动词来表现出鹦鹉的纷乱思绪,身不由己的哀怨和无以为乐的悒闷。接着从侧面衬托加以强化,形象地再现这种情感。“严霜初降,凉风萧瑟”,渲染环境气氛的悲凉来示现鹦鹉的心情凄凉;“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欺欷”,用闻声而悲的人物神情作进一层烘托。鹦鹉既有思乡念亲的痛苦,更有志趣难逞的悲叹。它身陷笼槛之中,却时刻“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昆山”、“邓林”是自由翱翔的理想之地,然而,羽翼残毁,无法如愿了。这一笔,曲尽了作者明君不遇、有才无时的怨愤之情。

全赋结构精巧,语言清丽,骈俪工致,托情微妙,咏物托情非同一般,除了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悲,还要兼顾宾客的“荣观”之乐、主人的幸慰之情和献鹦鹉者的殷切之心,其构思谋篇使追求各异的主人、宾客、献者、作者都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其一,作者写鹦鹉由丽貌美德的赞美到闭笼离侣的哀怨,从观者来说,得到美的享受,勾起悲的怜悯,激起感情的起伏波动。而从作者来看,鹦鹉实为其化身,形象地再现了个其才志美德和不幸的身世。其二,结尾未顺势以悲收结反而收回笔锋,写鹦鹉对主人的效忠报德的感激之情,这既是借以表达献鹦鹉者对主人的奉献诚意,又曲折地表现了主人的深情而博得宾客的信任,同时也藏匿了自己借题发挥的用心,“略无露才扬己意”。由此则言之纵横,淋漓痛快。而写鹦鹉从悲怨到顺从的转变,则深刻暗示作者不满现实却又无法挣脱,因而被迫屈心事主的人生悲剧。

创作背景

作者始避难荆州,后游历许都,孔融爱其才把他推荐给曹操,他“自称狂病”,拒不见曹操,并“数有恣言”。曹操欲杀不能,辱为鼓史,他又“裸身而立”,击鼓辱骂曹操。曹操把他送给刘表,又因侮慢刘表而两人不能相容,刘表又把他转送给性情暴烈的黄祖。根据赋序,在黄祖的长子黄射邀请宾客举行酒会时,作者在一个进献鹦鹉的人的建议下创作此赋以娱众,作者却借题发挥,曲折地表达其生不逢时的遭遇以泄私愤。

名家点评

  • 南宋洪迈:《鹦鹉赋》专以自况,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容斋三笔》)
  • 元代祝尧:凡咏物题当以此等赋为法。其为辞也,须就物理上推出人情,直教从肺腑中流出,方有高士气味。(《古赋辨体》)
  • 清代刘熙载:祢正平赋鹦鹉于黄祖长子座上,蹙蹙焉有自怜依人之态,于生平志气,得无未称。(《艺概·赋概》)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曹道衡:《鹦鹉赋》是咏物赋中的名篇。赋前的小序从行文语气及“祢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等赞誉祢衡文思敏捷的话来看,显然是后人著录编选时所加。(《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
  •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讲师冯莉:祢衡《鹦鹉赋》是汉魏之际杰出的咏鸟赋。(《〈文选〉赋研究》)

猜你喜欢

定风波·感旧

宋代 • 苏轼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环翠亭记

明代 • 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之后,有地数亩余。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三年而成林。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而不复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况所谓游观之所哉!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酒同酣,相与歌曰五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子兮何师师;凤毛褵褷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歌已而退寿陵。

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孕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龛然称之。

七谏·怨世

两汉 • 东方朔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其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辇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楮亭记

明代 • 袁中道

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桃李。”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之一处?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耳。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嗅之狂醒三日不已者,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之用;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绘,可以颒面,其用亦甚夥。昔子瞻作《宥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

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泠泠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一台。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之哉?且将九锡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

山坡羊·未央怀古

元代 • 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祢衡
简介描述:

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今山东临邑)人。中国东汉辞赋家、名士。

祢衡少有才辩,性情刚傲,好侮慢权贵。孔融激赏其才性,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多次向汉献帝和曹操举荐。曹操召见祢衡,但祢衡素来蔑视曹操,自称狂病,不肯往见,且有放言。曹操怀忿,然惜其才名,不忍杀之,而强召作鼓史。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遣送荆州牧刘表。复因侮慢刘表,再被转送江夏太守黄祖,终因当众辱犯黄祖而被杀,年仅二十六。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此赋寓意深刻,状物惟妙惟肖,感慨深沉,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是汉末抒情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并与赵壹等人一起,开创了汉魏文学崇尚风骨之先河。《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祢衡集》2卷,已佚。今存其文、赋作品,收录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祢衡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