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

白话译文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门前石阶铺满了皑皑白雪。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词句注释

  1. 王二十舍人:即王涯,柳宗元的同年友,时为中书舍人。
  2. 琼瑶:美玉,这里指雪。
  3. 凤沼:即凤凰沼,属禁苑中沼池,这里代指京城。

作品赏析

诗中有画,这是诗人一直努力追求的艺术境界,往往通过画面的描绘,委婉地寄寓着自己的情韵,从而唤起读者的美感,打动读者的心灵。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柴门紧闭不开,门前的石阶堆满了白雪,非常的寂寞凄凉。诗人将“白皑皑”这一具有严冬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义饱含着特殊的情感色彩,表现了特定的心情。诗人触景生情,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心理变化,又反过来加浓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白皑皑”已不是严冬的自然景物,而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是艰难苦恨的缩影。只有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多灾多难,才能体会到他要对自己的感情进行多么强劲的控制,才能够使之更加深化,而用这种貌似平淡、实极沉哀的语言表达出来。后两句写诗人在亲朋无一字、同僚不登门的时日里,突然收到至交王二十舍人从京城寄来的诗章,自然欣喜若狂,一个“蹈”字,写尽了万千情意。

全诗景与情相互交融,意与境彼此渗透,从而达到了思想与形象的和谐统一。诗中并没有写政治上的挫折和生活道路上的坎坷不平,也没有写横遭厄运内心郁结不舒之愤,但在字里行间却能看到他的不幸际遇,又仿佛听见他悲切的呼号。所有这些,全以含蓄之笔出之,极尽低回吞吐之能事,平常之景和朴素之情,玩之若浅近,索之愈深远。只要回环含咀,便令人荡气回肠而不能自已。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只是一个“闲员”,几乎断送了政治生命。偏偏祸不单行,到永州不及半年,慈母卢氏病逝,诗人“穷天下之声,不能抒其哀”(《先太大人河东县太君归袱志》),精神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魏本引樊汝霖曰:“王二十舍人,王涯也,公赴江陵途中寄王二十补阙即其人。涯,公之同年友,至是为中书舍人,以诗来寄。或云王仲舒,非也。仲舒名为中书舍人时,公正在袁州,未几即观察江西,公尚在袁为作《新修滕王阁记》,则此非仲舒明矣”。方成圭《笺正》:《旧史·王涯传》:“涯于元和九年八月拜中书舍人,十年即转工部侍郎”。可知此诗元和九年(814年)冬作。

名家点评

  • 清·程学恂《韩诗臆说》:此却是唐格。

猜你喜欢

陋室铭

唐代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何陋之有?

二砺

宋代 • 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沉醉东风·自悟

元代 • 马谦斋

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时彻?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说。咫尺韶华去也!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

南北朝 • 谢朓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无题二首

唐代 • 李商隐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其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柳宗元
简介描述: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追谥其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