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唐代韦应物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欲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作品译文

水边沙地树少人稀,满腹离愁又被晚钟勾起。

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不遇山僧谁解我心疑。

词语注释

从叔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逍遥公房有韦象先,为韦希仲子,乃韦应物之上一辈。疑“从叔象”指韦象先,诗题中漏略“先”字(参考傅璇琮先生考证)

作品鉴赏

孤零零的树木,易变易逝的沙滩,人迹稀少的水边路。在这样一个僻静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渺茫前途的忧虑。晚钟声中,似乎身与心都迷失了,何去何从,他只有将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山僧既熟悉世间路,亦熟悉出世路;既能指点迷津,亦能指点迷人。韦应物该诗以日暮送别于沙际路的特定时间、地点与事件,将心中郁结的愁思流露了出来。尽管这本非禅境,但烦恼即菩提,烦恼泯处乃生智慧莲花。迷途上他对山僧的选择,将会是解悟的契机。

猜你喜欢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唐代 • 陈子昂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

韩干马十四匹

宋代 • 苏轼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金朝 •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核舟记

明代 •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小雨初晴逥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韦应物
简介描述: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宣州司法参军韦銮之子。唐朝诗人、官员。

韦应物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韦应物很早就步入仕途,十五岁起就担任三卫郎为唐明皇效力。其性格仁义侠气,狂放潇洒。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流落蜀地,韦应物流落失职,开始用心地读书,后来进士及第,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的官职。贞元七年,罢官,后在苏州的诸佛寺闲居,直到终年。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其所作五、七绝清韵秀朗,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此外,韦应物偶亦作小词。今传有其所作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所作散文仅存一篇。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