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内柏树赋

唐代魏征

元坛内有柏树焉,封植营护,几乎二纪。枝干扶疏,不过数尺,笼于众草之中,覆乎丛棘之下,虽磊落节目,不改本性,然而翳荟蒙茏,莫能自申达也。惜其不生高峰,临绝壑,笼日月,带云霞,而与夫拥肿之徒,杂糅兹地,此岂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者哉?有感于怀,喟然而赋。其词曰:

览大钧之播化,察草木之殊类。雨露清而并荣,霜雪沾而俱悴。唯丸丸之庭柏,禀自然而醇粹。涉青阳不增其华,历元英不减其翠。

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干霄汉以上秀,绝无地而下临。笼日月以散彩,俯云霞而结阴。迈千祀而逾茂,秉四时而一心。

灵根再徒,兹庭爰植。高节未彰,贞心谁识。既杂沓乎众草,又芜没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若乃春风起于蘋末,美景丽乎中园。水含苔于曲浦,草铺露于平原。成蹊花乱,幽谷莺喧。徒耿然而自抚,谢桃李而无言。至于日穷于纪,岁云暮止。飘蓬乱惊,愁云叠起。冰凝无际,雪飞千里。

顾众类之飒然,郁亭亭而孤峙。贵不移于本性,方有俪乎君子。聊染翰以寄怀,庶无亏于善始。

白话译文

斋坛内有棵柏树,壅土培植,经营管理,已有二十多年了。它的枝干稀疏,高不过数尺,笼罩在杂草之中,覆盖在荆棘之下。虽然它的枝干与荆棘杂沓纠缠在一起,但没有改变挺拔耐寒的本性。不过因为杂树的遮蔽覆盖,它毕竟不能自由地伸展生长。我真惋惜它没有生长在高高的山峰上,下临深谷,笼罩日月,映带云霞,而与杂草恶树混杂在这里。这难道是人们所说的事以类聚、物以群分的道理吗?我心中有所感慨,一边叹息,一边就写下这篇赋。它的文辞是:

观察大自然的播植生长,察看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都是在雨露滋润的时候长得繁茂,在霜雪侵袭后变得憔悴衰败。只有庭院中亭亭玉立的柏树,接受大自然的灵气,精纯不变,经过春天它没有增加光彩,经过冬天它又不减少青翠。原来这株柏树初始时高大挺拔,当初根植在高山上,高耸入云,树冠茂密秀丽,下临深谷,笼罩着日月,分散了光彩,俯视着云霞,形成了大片树荫,经过千年后越显得茂盛,乘受一年四季的精气,坚贞之心没有变化。

树根长出新苗,移植到这座庭院里来,高高的树千还没有长成,无人赏识它的贤贞之心。它与杂草荆棘杂处在一起,没有王孙公子的知遇,虽志向正直忠贞,何时才能出头?到了春风吹起,花园里出现美丽的景象,水边长出青苔,平原上铺满平平的青草,道路两旁开满了野花,黄莺在深谷中清脆鸣叫的时候,只能够抚摸着不平静的心口自我安慰,辞谢桃花李花默默无言。到了年终月尽的时候,蓬草在狂风中飘零,愁云从天空涌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环顾周围的杂草树木都衰飒凋零,只有这株浓郁的柏树孤傲地亭亭玉立。忠贞傲寒的高贵品格没有改变,这时才并列于君子之列。姑且提笔写下这篇赋来寄托我的情怀,也许可以不亏损柏树当初的美妤品格

词句注释

  1. 元坛:即玄坛,道教斋坛。
  2. 封植:壅土培植。
  3. 二纪:二十四年。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4. 扶疏:繁茂分枝貌。
  5. 磊落节目:枝干杂沓纠缠的样子。磊落,众多杂沓貌。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
  6. 翳荟:遮蔽。蒙茏:覆盖。
  7. 拥肿:隆起不平直。
  8. 方:事。
  9. 喟然:叹息貌。
  10. 览:观察。大钧:指天或自然。播化:播植生长。
  11. 殊类:不同种类。
  12. 丸丸:高大挺直。
  13. 醇粹:精纯不杂。
  14. 青阳:春天。
  15. 元英:冬天。
  16. 斯木:指柏树。攸挺:挺拔。攸,语助词,无义。
  17. 新甫:当初。高岑高山。
  18. 干霄汉:直冲天空。
  19. 绝无地:跨越深沟。
  20. 千祀:千年。
  21. 灵根:此指柏树根。
  22. 爰植:移植。
  23. 贞心:贞纯之心。
  24. 王孙:王者之孙的后代。
  25. 耿介:光明正大。极:穷尽。
  26. 蘋末:蘋草的叶尖。
  27. 曲浦:弯曲的水渠岸边。
  28. 耿然:形容心中不安。
  29. 谢:辞谢。
  30. 纪:指年。
  31. 岁云暮止:即岁暮,年终。
  32. 飒然:衰落貌。
  33. 亭亭:耸立貌。
  34. 俪:并列。
  35. 翰:毛笔。
  36. 庶:即庶几,也许可以的意思。善始:即善始善终,始终都好。

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咏物骈体赋,行文通俗易懂,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文中的柏树形象其实就是作者崇高人格、远大抱负的写照。

此赋托物喻人、借柏寄怀。“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灵根再徙,兹庭爰植”,既写庭柏的来历,也表现了作者坎坷的身世经历。“唯丸丸之庭柏,禀自然而醇粹”,“迈千祀而愈茂,秉四时而一心”,“郁亭亭而孤峙。贵不移于本性,方有俪乎君子”,既写庭柏坚贞傲寒的品格,也表现了作者忠贞正直的性格。“高节未彰,贞心谁识”,“徒耿然而自抚,谢桃李而无言”,既写庭柏被人冷落的情景,又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心中块垒不平的愤懑之情。“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既写庭柏的希冀,也表现了作者希望有人提携、有人知遇的愿望。句句写柏,亦句句喻人,亦物亦人,浑化无迹。

创作背景

《道观内柏树赋》当是魏徵早年的作品。从文中“灵根再徙”“芜没乎丛棘”等语意来看,这篇赋是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魏徵归唐后尚未知名时所作。

名家点评

  • 中国赋学研究会原理事长马积高《赋史》:从辞意来看,这当是魏徵归唐后尚未见知时所作,故有“灵根再徙”与“芜没乎丛棘”之感。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耿然而自抚”,“亭而孤峙”,这正是他的人格和抱负的写照。赋中偶句虽多,有些还对得很工,但全篇文气挺拔遒劲,是它与齐梁小赋不同之处,即与王绩赋的自然萧散,也风格各异。但在洗净铅华、于平淡中自饶风致这一点上又与王(绩)赋相同,这正反映了初唐文风的转变。

猜你喜欢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朝 •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宋代 • 黄庭坚

元丰三年授太和发汴京作。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偶题

唐代 • 温庭筠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吴客卷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

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魏征
简介描述: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自贞观三年(629年)起,魏徵奉命总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即《周书》《梁书》《陈书》《北齐书》《隋书》。他对各史“多所损益,务存简正”,使这“五史”获得了“时称良史”的称誉。魏徵还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在文学上,其提倡文质并举,反对浮华文风,有助于矫正唐初专尚骈俪的文风。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后世辑存有《魏郑公集》

魏征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