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唐代李白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眷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白话译文

古代有个仙人叫东方朔,曾遨游在浩荡的云海中。

但他早已乘龙升天而去,再也寻又到他的踪影。

如今又有您这魏万先生,生长在聊摄古城,并且还继承了春秋晋国魏大夫毕万的大名。

性格舒卷合于造化,行为又处处与古代贤哲相同。

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文史,下笔成文,如同锦绣五彩纷呈。

能言善辩,像当年的鲁连子,一言使田巴折服终生。

您的清风高格早已厌倦了世人的喧嚣,于是西去洛阳等地,让当地文人吃惊不小。

您在王屋山采气炼功,窥奥入妙,一睹洞天。

有时如同仙人羽客,往来于青山云峰。

清晨与仙童月光子一同观看东升的旭日,傍晚又从玉女窗中窥视玉女的倩影。

探遍了鬼谷的深幽,看惯了九龙潭水汇聚时的汹涌。

当您想会见我这谪仙人时,又东渡汴河,行程三千里来江南寻访我的游踪。

您的雅兴像一片行云,刚刚把吴地踏骊,又荡游到钱塘江边。

您在杭州越州之间留连忘返,先到潭亭观看了钱塘江的大潮。

那巨涛狂浪把山石拍卷,像是乱云横满天际的群山。

那白浪又像白马拉着素车狂奔,涛声像雷鸣使人心震撼。

您又遥闻会稽山水美丽,于是先游了当年西施曾在此浣纱的耶溪。

看不尽山光水色,您又荡舟在映着峥嵘山影的镜湖里。

当那月光笼罩着会稽山城时,其倩影真是不可名状。

真如同人在月亮边游玩,舟船在天上航行。

您不仅沉醉于这里的自然风光,还遍寻王羲之、许迈这些历史名人的遗迹。

还曾到曹娥碑前,极有兴味地体会蔡邕题辞的隐语。

天台山、四明山您都尽兴游遍,还到国清寺听到那古寺的暮鼓晨钟。

您当然永远忘不了那五峰的月色,百里的松声。

曲折穿越台越的灵溪,超忽耸天的华顶。

那石桥更如同横在天上,走在上面就像在一弯半月上漫行。

您忽然想到永嘉也有迷人的景色,于是不怕海路的曲折遥远。

乘船绕过一个又一个山岭海岛,终于望见色赤如霞的赤城山。

当赤城山从视野中消逝之后,江心孤屿又突兀在面前。

那山间的流水虽然千古不断,但曾在这里游历的古贤却不知何往,只有空亭对着秋月。

更有那缙云山川谷的幽险和石门山的壮观。

瀑布高挂如同从北斗垂下,难以测其水源。

那四溅的水珠如同素雪越天,迷迷茫茫散着清寒。

当您决心去恶溪一游时,又哪里管它险恶无情。

那里有七十险滩,水石相击,激荡汹涌。

何处去寻李北海开山筑路与谢灵运游览题诗的遗迹?

这里只有恶溪上的猿啼与松声,充满了山谷洞壑。

经过梅花桥,还可领略双溪汇流的壮景。

当您停舟在金华岸边,望着金华山就感到仙人赤松子向您招手相迎。

当年沈约题诗的八咏楼,便在金华的城西突兀高耸。

如果您登楼向四野眺望,就会看到群川在这里汇拢。

水涌浙西,铺天盖地,浪翻云涌。

您随着乱流穿过新安江口,向北便来到严光濑上。

那里有当年严光垂钓的钓台,在云端与苍括山相望。

您离开浙西又来到当年吴国的都城,逍遥地登上姑苏山。

遥见九嶷山烟云茫茫,太湖波涛渺荡浩瀚。

极目远眺往往引起无限的思绪,伴随着松涛与山风的常常是魏侯的长吁短叹。

您又乘着游兴溯长江而上,停泊在扬子津。

您身着一身日本的服装,风度超凡不群。

今年五月您来我这里一席长谈,我知道您并非是痴妄之人。

我们相逢相知的欢乐,就在于山水泉石中的流连。

我们虽然也与诸侯来往,但不是为了攫取金钱。

我的一个好友杨利物,他为官用德政很有贤名。

虽然现任江宁县令,他的兴趣却与晋代的山公相同。

如果您有意咱俩到他那儿一游,也正显示一下我们之间的友情。

您此次出游已很久,您所居住的仙境必期待你早日归去。

您房前东窗下的绿玉仙树,也一定又发芽长出新枝。

王屋山天坛顶上人,到时会笑您归去太迟。

我如果一味地对您挽留,势必伤害您的思归之意。

再见吧,魏侯!我对您的思念之情终生不断,就像黄河流水一样永不停息。

词句注释

  1. 魏万:后更名魏颢,别号王屋山人,是李白的崇拜者。后受李白之嘱于上元初编成《李翰林集》,有《李翰林集序》传世。王屋:山名,在今山西阳城县、垣曲县与河南省济源市等市县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是中国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2. 宋:指宋州。故治在今河南商丘南。
  3. 台:指台州。即今浙江临海。越:指越州,即今浙江绍兴。
  4. 永嘉:永嘉郡,今浙江温州。
  5. 谢公:即谢灵运。他曾为永嘉太守,石门是永嘉境内的名山,他曾在石门游览咏诗,因而此处称石门山为谢公石门。
  6. 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
  7. 东方生:指汉武帝弄臣东方朔,传说其有仙术,后来乘龙飞去。
  8. 魏侯:指春秋时晋国的毕万,他曾赐为魏大夫。此句言魏万继承了毕万的大名。
  9. 聊摄:聊城(今山东聊城)与摄城(今山东茌平)。
  10. 元化:自然之变化。
  11. 并:一致。
  12. “辩折”二句:说魏万像当年鲁连子折服田巴生一样的能言善辩。鲁连子,鲁仲连,又名鲁连,尊称“鲁仲连1子”,战国末期齐国人。
  13. 清洛:即洛水,源出陕西洛南西北,黄河在河南的支流。
  14. 王屋:山名,在今山西阳城西南。
  15. 洞天:传说王屋山有仙宫洞天,号称小有清虚洞天。
  16. 朅:发语词,无义。
  17. 月光子:传说中的仙童,常在天台,时亦往来嵩山。
  18. 玉女窗:传说古代禽山有玉女窗,汉武帝曾于此见玉女。
  19. 鬼谷:在今河南登封县北,传说战国时鬼谷先生曾居此。
  20. 龙潭:又称九龙沮,在禽山。奔潨:奔流到一起。
  21. 浙江:此指钱塘江。汜:指水边。
  22. 樟亭:又名浙江亭,古驿名。在今杭州南。
  23. 海门:指钱塘江入海口。
  24. 耶溪:又称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25. 剡:地名,今浙江嵊州。王许:晋王羲之与许迈的并称。这两人曾隐居于此。
  26. “笑读”二句:《世说新语·捷悟》载,曹操与杨修过曹娥碑下,见碑阴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解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27. 四明:山名,天台山支脉,在浙江宁波西南。
  28. 国清:寺名,在天台山南麓。
  29. 灵溪:水名,在浙江天台北十五里。沿越:顺流而渡。
  30. 华顶:即华顶峰,为天台山最高峰。超忽:远貌。
  31. 石梁:指天台山北峰之石桥。
  32. 赤城:赤城山,为天台山南门,土色皆赤,故云。
  33. 孤屿:即温州江心屿。一说为山名,在永嘉县北。
  34. 缙云:山名,在浙江缙云。
  35. 石门:山名,在浙江青田。
  36. 恶溪:指丽水,今称好溪,源自浙江丽水。古有五十六獭,极富险名。
  37. 李北海,即李邕,在其任括州(今浙江丽水)太守时曾在这一带开山修路。
  38. 谢康乐:即谢灵运。因其袭爵康乐公,故名。他曾游恶溪,遗迹有康乐岩。
  39. 梅花桥:桥今无考。大致当在今浙江金华梅花溪上。
  40. 双溪:在今浙江金华南,一为东港,一为南港。
  41. 金华:山名,在浙江金华,传说为仙人赤松子得道处。
  42. 沈约:南朝齐时诗人。他曾于金华玄畅楼题八咏诗,后人将玄畅楼改名八咏楼。
  43. 新安口:指新安江口,新安江为钱塘江上游之支流。
  44. 严光濑:又称七里滩。为汉代高士严光(严子陵)垂钓处,在今浙江桐庐境内。
  45. 苍岭:指括苍山,在浙江东南。
  46. 裴回:即徘徊。姑苏:即江苏苏州。
  47. 九疑:即九疑山,在湖南宁远南。
  48. 五湖:此指太湖。
  49. 扬子津:古长江渡口。在今江苏仪征。
  50. 日本裘:李白自注:“裘则朝卿所赠,日本布为之。”朝卿即朝衡,又称晁衡,日本赴唐僧人,李白好友。
  51. 昂藏:气概不凡。
  52. 造我语:前来与我谈话。
  53. 佁儗:此指痴呆貌。佁,一作“儓”。
  54. 干:干谒。五诸侯:即五侯,河平二年(前27年),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世称五侯。泛指权贵之家。
  55. 扬子云:汉代文学家扬雄。诗中借指李白的朋友杨利物,当时他正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令。
  56. 弦歌:孔子学生子游任武成宰时曾用弦歌教化民众,后人便以弦歌借指县令的教化。清芬:比喻县令的德政。
  57. 山公:即山简,字季伦。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晋司徒山涛第五子。
  58. 但一行:指与自己一同前往江宁。
  59. 仙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60. 东窗:指魏万王屋山旧居。
  61. 天坛:山名,在今河南济源西,为王屋山诸峰之一。
  62. “黄河”二句:王琦注:“此是倒装句法,谓白首相思,若黄河之水,终无断绝时耳。”

作品赏析

这首诗历述魏万旅途中的见闻,描绘出魏万潇洒不群的风貌,浪迹山水的飘然逸兴,形象生动,描述传神。全诗可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因窥洞天门”,主要赞美魏万爱文好古和隐居王屋山之事。此部分又分四层来写,每四句写一层意思。第一层是说东方朔游仙于云海之中,自由洒脱,背负青天而信游,驾御清风而独往。天地之大,不知所之。这是把魏万比作汉代的东方朔。应当指出,这一比喻是十分恰当的。东方朔是汉代著名文人,魏万是唐代上元初年进士,此其相似点之一;东方朔好神仙,魏万修道于王屋之山,此相似点之二;东方朔曾经乘风飞去,冉冉上升,后为大雾遮蔽,不知所之(见《汉武内传》),魏万方外云游,浪迹天涯,此其相似点之三。有其三似,因而以朔喻万。接下来由魏万的名字,联想到春秋时的毕万。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国,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一个管占卦名字叫偃的说:“毕万的后代一定昌大。万是盈数,魏(同巍,有高大的意义)是大名,晋君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使他的后代昌大”(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在战国时建立起魏国。这四句是说:好友姓魏名万,是继承了毕万得魏地的大名;他籍贯聊(今山东聊城市)摄(今山东茌平县)之地,舒卷(喻游仙)于仙子人世之间,其踪迹正与古代圣贤相同。通过这一典故和地名的巧妙联结,点出了魏万的福大、命大、造化大。入世可以成名,出世可以成仙。第三层写魏万的史才、诗笔、口才、韬略。他“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少年早慧,聪颖过人,文史皆通,下笔行文光彩照人。事实上,魏万自己也说:“君(指李白)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稀世才,万里遥相烛。”(《金陵酬翰林谪仙子》)可见魏万本人也是以诗文自负的。而“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二句,则是以鲁仲连的故事来比喻魏万的辩才和远大志向。据《鲁连子》记载,春秋时的辩士田巴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一天能说服上千人。徐劫的学生鲁仲连,当时仅十二岁,去见田巴。说:“堂上的粪没有除去,不出去芸郊外的草;白矢交于眼前,不救远处的流矢。何者?做事要分轻重缓急。现在楚军屯兵在南阳,赵国攻打高唐,燕军十万留在聊城,国势危险,已在旦暮,先生将怎么办?”田巴说:“没有办法。”鲁仲连说:“你不能使国家转危为安,转亡为存,算得什么学士呢!我现在要叫楚、赵、燕三国的军队都退回去。能言善辩要对国家大事发生作用;像你这样的空谈,好像不祥的枭鸟在叫,人听了都讨厌,以后不要再谈了。”田巴说:“谨受教!”从此改行不再谈论。“辩折”二句,化用其事,说明魏万不仅有很高的辩才,且有鲁仲连挽救危局之实能。第四层说,魏万由聊城向西,涉渡洛水而入太行;这使世人失惊和喧嚷,都不理解魏万为什么放着高官不作,非要到王屋山去采芝草,而魏万却因此而真正看到了福地洞天。在这一层里,诗人写出了魏万的独特个性。在世人看来,像魏万这样才学宏富的进士,一定会仕途顺利,不愁荣华富贵;而魏万却厌弃富贵而求仙境。《仙经》云:“王屋山有仙宫洞天……实不死之灵乡,真人之洞境也。”魏万之举,使世人“惊喧”而受诗人称颂,正表明诗人与魏万志同道合。从而为后面几段张本。

第二部分,自“朅来游嵩峰”至“雷奔骇心颜”,是写魏万自嵩沿水道至吴越相访之事。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有六句,是写魏万为了求访李白,离王屋而游嵩宋。这六句说,魏万离开山西的王屋山,先来河南的登封县游历著名的中岳嵩山,那里的“羽客双双”,道人非常多。早晨与天台山来的仙人月光童子们共同游览嵩岳的美景,到夜晚便从“玉女窗”中看到了天上的仙女。在登封县北访问了鬼谷子先生的居住之处,那山路是多么深远!在登封县东的嵩山脚下又游览了著名的九龙潭,那潭水又显得幽深莫测。在这一层里,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两个故事,并写了嵩山的两处古迹胜景。故事一,《仙经》云:“嵩高,山东南大岩下石孔……有大室,高三十余丈,周围三百步,自然明烛,相见如日月无异,中有十六仙人,云月光童子。常在天台,时亦往来其中,人非有道,不得望见。”故事二,《五色线·图经》云:“嵩山有玉女窗,汉武帝于窗中见玉女。”既然魏万能与天台山飞来的月光童子同游,又得窥望天上玉女,可知其已经得道;而游鬼谷和九龙潭,又说明魏万怀古而未忘世情。第二层是后十句,意谓魏万游罢嵩宋,由汴水泛舟东南,为访问我走了三千里的水陆远程;雅兴很高,高凌吴地云端,在飘摇中到处游历,终于来到了钱塘江边;他高兴地向杭越(杭州、绍兴一带)挥手,又从钱塘县的樟亭观潮而还;只见浪涛在海门石上翻卷,白云横飘在天边的山间;钱塘江潮如白马素车轰隆隆地飞驰,雷奔电掣,惊骇着魏万的心颜。虽然写的都是魏万的实际经历,但由于所经历的都是名山胜水,既有与月光仙子同游的神仙世界,又有古圣先哲的得道处所;既有九龙出没的深潭黑水,又有蔓延千里的汴济清流;既有清彻见底的钱塘,又有白马素车的狂潮;既写出了魏万找诗人的艰辛飘摇之苦,又写出了方外胜游的无限乐趣。

第三部分,自“遥闻会稽美”,至“侧足履半月”,是专写魏万乘兴游台、越之事,将台越的山水名胜写得很美。大意是说:早就听说越州的会稽是个很美的地方,因而拨弄着耶溪(在会稽东二十八里)之水顺江而游;千岩万壑各有风姿,峥嵘的山色都倒映到镜湖(又名鉴湖)的水底;其秀美之态难于名状,清辉秀色与会稽城郭相映成趣,游舟向着月边驶去,水天一色,彩舟就像在空中慢慢地行驶;画中的人们留连忘返,想在剡溪再看到王羲之、许询等古代的名士;笑读汉代邯郸淳为十四岁的孝女曹娥立下的碑文,低声吟咏东汉大文学家题下的“八字隐语”;游罢了天台山又游赏四月山,傍晚时休憩在天台山的国清佛寺;在寺中欣赏着天台山五峰转月之美景,享受着百里悠长的松涛清风;天明时在天台县北的灵溪中恣意玩赏,万丈高的天台高峰显得何其渺远;山涧中架起的石桥如横亘在天空中的一弯明月,游人们在半月形的小桥上小心翼翼地侧足而行。——这一部分,一方面描绘了台越的山光水色之美,同时也讴歌了这里古老悠久的精神文明。《晋书》云:“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孙绰、李兖、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王羲之同好。”如诗中提到“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便是写魏万的怀古之情;再如诗中不仅提到了中国书法史上十分著名的曹娥碑,而且还提到了汉代大文学家蔡邕为碑题下的“八字隐语”。据《太平寰宇记》载,曹娥是东汉时著名的孝女,家居余姚。其父落水身亡,年仅十四岁的曹娥跳入深水,抱出父尸而死,当时的县令度尚命门生邯郸淳写碑文纪念她,文词极为凄婉,这就是著名的曹娥碑。后来蔡邕读了这块碑文,题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许多人都不解其意。有一次曹操从此路过,看到碑文批语,他问著名文人杨修这八字是什么意思。两人行程三十里之后,同时揭出了这八字隐语的谜底:“绝妙好辞”——原来“黄绢”是有色之丝,“色丝”隐一“绝”字;“幼妇”即“少女”,隐一“妙”字;“外孙”乃是女儿的儿子,隐一“好”字;“齑”是辛辣之物,盛之臼乃是接受辛物,“受辛”合为“辞”字(“辤”是“辞”字古写)。诗中的“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便是写魏万读碑猜谜底之情景。由于这些典故的恰当运用,不仅为台越山光水色增彩,而且使之增加了悠久文明的意韵,同时也写出了著名文人道士游山水名胜的特有情趣。如果是一般山水游客,是绝对不懂得这种精神文明、也没有这种高尚雅兴的。

第四部分,自“眷然思永嘉”至“邈与苍岭对”,是叙述魏万自台州泛海至永嘉,遍游缙云、金华、桐庐诸名胜之事。大意说,因爱恋山水而又想到了永嘉(今温州),因而不怕海天之遥远;挂长帆而出游大海山峤,登艇舟而回望赤城山之如画云霞;赤城山渐渐变得微小,过孤屿前面前又出现了峣兀高峻的山峦。这一带的江水已流经千古,水边的亭台面对着千载的明月;缙云山(在浙江缙云县)边的川谷虽然狭小,两山如门的石门山实在壮观;山上的瀑布如同从北斗星间悬空而下,流入川中永世不歇;喷洒得石壁上如同白雪,空濛的水气使得白日森寒。还想到水急滩险的恶溪一游,既游历就不怕恶溪带来的风险;奔腾咆哮的七十险滩,水喷石击令人眼花缭乱。魏万颇有本朝北海太守李邕在此开岭凿路的气魄,又有南朝谢灵运在此开岩题诗的雅兴肝胆;这里的松风夹杂着猿啼,往复回荡于山岩洞壑之间;像曲径通幽般地驶过梅花桥下,到双溪才看到滚滚的海潮。落帆在金华山的江岸,得道成仙的赤松子好像向魏万招唤。离舟上岸登上玄畅楼(即八咏楼),看到了沈约题咏的八首诗章;在高耸的楼极目四野八荒,旷远中看清了群川汇流到茫茫的海洋;风吹云卷,大地变得异常开阔,汹涌的波涛连接着浙西新安江口的乱石成堆,向北望便是汉代隐士严子陵垂钓的地方;钓鱼台(有东西二台,各高数十丈)高耸于碧云之中,邈远中与括苍山遥遥相对——这部分写荡舟入海,将景观名胜写得历历如在目前。

第五部分,自“稍稍来东吴”至“且知我爱君”,叙述魏万自姑苏至广陵和诗人相见之事。大意是说,乘舟缓缓地来到了苏州(东吴的首都),游览了姑苏山,登上吴王所建的姑苏台,烟云联绵横遮着远眺九嶷山的视线(其实九嶷远在千里之外,是根本看不见的,此为夸张想象之词),俯瞰则看到浩渺、浩荡的五湖;极目远望而心胸更加旷远,放声悲歌而又长吁。荡舟楚江而回桡,扬鞭催马而又在扬子渡口回还,身披着日本产的宽瞰道服,气度昂扬而又超脱尘凡。终于在五月的一天,魏万前来与我共语,两人又有机缘相见,知道他的心胸与天地同样宽远;两人相逢欢乐无比,从此在山水间日日游览。干谒权贵实实地无味,又不想致百金的高官厚产;好友杨利物就象汉代的杨雄,和弦而歌倾吐着芳洁的情怀;名虽曰为县宰,却性爱与山野高士往还,两人乘兴携手共游,况且他知道我深深地敬重魏万。——从魏万“春逢翰林伯(李白),惕然意不尽”到这次“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两次相见,可知魏万对李白之深情;因为是挚友重逢所以又邀请了另一位好友杨利物同游共语,“弦歌吐清芬”,可知他们之间的感情弥深,“相逢乐无限”并非虚言。

第六部分,自“君来几何时”至篇末,写魏万将还王屋山时和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大意说,您来这里的时间多么短暂啊!仙人的居处空着您的坐坛;王屋山的仙居之窗,玉树一定又长出几枝;王屋天坛上的道友,会笑您归去来迟。我苦恨今日又要远别,茫茫然我心中十分忧伤;只要黄河永远不断流水,到老咱们也要永远思念。——这部分写得感情真挚动人。就友人与自己的相会时间论,春日一相逢,五月又相见,相聚的时间并不算短;但就感情而论,却又觉得时间极短,所以开头便以“君来几何时”发诘!从“仙台应有期”,可知魏万云游的时间已经很长,而且长到了“玉树”应发“三五枝”的程度;长到了道友“当笑尔归迟”的地步。时间很长而又“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这又说明李白对魏万意投情挚,难分难舍。“黄河”永远不会断流,但只要流“不断”,就会白头“长相思”,这就说明他们的友谊与天地同长久。

在李白送友赠别的诗中,这是最堪称奇的长篇巨制,它比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还要长五分之一,比李白本人的《蜀道难》长出一倍有余,可谓古代惜别长诗之冠。明人顾璘《息园存稿》说:“文至庄(庄周),诗至太白,草书到怀素,皆兵法所谓奇也。正有法可循,奇则非神解不能及。”《杨升庵外集》也说:“庄周李白,神于文者也,非工于文者不能及也。文非至工,则不可为神,然神非工之所可至也。”细读此诗,诗人历数魏万所经过那么多的名山胜水,到过那么多先贤圣哲的处所,而诗人对每处的神话典故,历史传说,胜景佳处,无不如数家珍,一一点化入诗;且能每每自然贴切,出神入化。诗人之所以有那么广博丰富的知识,除了“诵六甲,观百家”,天下奇书无所不读,还得力于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宋人孙觌《送删定侄归南安序》说:“李太白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一石一旁,一山之阻,神林鬼家,魑魅之穴,猿狖所家,鱼龙所宫往往游焉。故其为诗,疏宕有奇气。”正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阅读此诗,除了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豪逸的气格,还应理解此诗之所以能称奇争胜的原因和由来。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当时诗人已五十四岁,在金陵,送魏万归隐故乡王屋山。

魏万为了会晤李白,“自嵩(嵩州,故治在今河南登封县)历兖(山东兖州),游梁(河南商丘)入吴(江苏境内)”,行程达三千多里,根据魏万《酬太白》诗:“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惕然意不尽,更逐西南去。同游入秦淮,建业龙盘处”,可知李白游天台时,与魏万相遇,遂同舟入淮,上金陵,与魏万相别。到五月时,在魏万的追随下,二人终于又在广陵(今江西九江)相会。李白对魏万十分称许,夸赞他“爱文好古”,引为同道,并且预言他将来“必著大名于天下”,他将自己的全部诗文交付魏万,请魏万为他编文集。诗序简要地总述了魏万游历的大致行踪。诗人念魏万放浪远游颇具方外仙人之姿,又在许多方面与自己志同道合,因而“述其行而赠是诗”。

名家点评

  • 复旦大学教授查屏球《盛唐诗人江南游历之风与李白独特的地理记忆——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考论》: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六十四句详叙魏万吴越之游全程,其中景象多出现于他自己的相关诗作中,是李白江南文学地图的一次完整组合。排考李白游越诗系年,可知魏万之游与其初游吴越行程近似,魏万之游兴激发了他的青春回忆,纪游既是对魏万名士之风的称赏,又是对自己多次浙东之游的回忆,体现了那个时代人关于江南的地理意识。
  •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吴振华《送别诗与赠别序的双重交融——读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历来研究李白都关注他的乐府歌行和绝句,其实李白的五古也很有特色。他继承了汉魏五古意境浑融,风骨凛然的优长,再加以创新,取得了全新的艺术成就。《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诗在李白的全部诗歌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魏万在给李白的诗歌编集时就将此诗放在卷首。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送别诗与赠别序的双重交融。李白通过描述受赠者的旅游经历,一方面回顾自己的游历,另一方面借此表达对魏万的深情别意,和唐代一般送别诗截然不同,它实际上是一篇诗体赠序。李白运用以诗写序的方式表现了他改造文体的努力,使五古在抒情达意方面具有新的气象。
  •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青海《论李白各体山水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对传统的发展》:李白集中二十六首大谢体五古纪游诗中,就有四首为转韵体制。其中,作于天宝十三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长达六十韵,叙述魏万从嵩岳东浮汴水,沿吴越访李白而后还山的经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篇山水巨制。其中述其自台州泛海至永嘉,遍游缙云、金华诸名胜一段尤详,长达二十八韵。

猜你喜欢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近现代 • 王国维

莫斗婵娟弓样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臂上宫砂那不灭,古来积毁能销骨。

手把齐纨相诀绝,懒祝西风,再使人间热。镜里朱颜犹未歇,不辞自媚朝和夕。

武昌九曲亭记

宋代 •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送别湖南部曲

宋代 •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真定舞

宋代 • 范成大

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

老来未忍耆婆舞,犹倚黄钟衮六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李白
简介描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