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元代张可久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白话译文

陈后主的宫廷日日演唱着玉树后庭花,东昏侯宠爱着步步生莲的贵妃潘丽华,金陵城龙蟠虎踞依然是江山如画。前人留下过多少伤心的诗句,如今满眼是危城落日寒鸦。凤凰不再回到这空空的台上,燕子飞来落入寻常的百姓家。令人遗恨满天涯。

词句注释

  1. 湘妃怨:曲牌名,又名《水仙子》《凌波曲》《凌波仙》。
  2. 后庭花:指南朝后主陈叔宝《玉树后庭花》。陈后主对歌伎出身的张丽华一见钟情,封为贵妃,宠幸有加,甚至在朝堂议事时也将她抱在膝上。后终因荒淫失政而被随文帝杨坚俘获并亡国。《玉树后庭花》即主要为张丽华而作,中有“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之句,因被称为“亡国之音”。
  3. 潘丽华:指潘玉儿,南朝齐废帝萧宝卷的贵妃。
  4. 龙蟠虎踞:形容金陵(今南京)地形的雄壮险要。
  5. 危城:高城。
  6. 空台:指凤凰台,在南京城西南角。
  7. 燕飞来百姓家:出自唐代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追忆金陵旧事,感叹历史的兴衰更替。南京城纵有“龙盘虎踞”之势,也难保统治者的衰亡,当年奢华的宫殿和贵族的府第如今都已成为寻常百姓的住所。这首曲子通过写陈后主和南齐东昏侯的荒淫无道,借历史故事抒发南宋亡国之恨。

“朝朝琼树后庭花”指南朝的陈后主,他每日与宾客妃嫔游玩作乐,《玉树后庭花》据说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他每日沉迷于酒色,隋兵到来时还在饮酒作乐,后被生擒。“步步金莲潘丽华”写的是南北朝时南齐东昏侯事,“东昏侯凿金莲以贴地”,令其爱妃走在其上,称其为“步步金莲”。梁武帝攻入南京后,杀了东昏侯,潘丽华自缢而死。

作者无任何议论之词,只是叙述了这两个典故,看似是讲旧事旧人,其实是隐射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接着,作者描写金陵的险要地势,“龙蟠虎踞山如画”,其地如龙盘虎踞般雄壮,山色风光如画一般,而这一切却都没有保住两个王朝的衰亡。这三句合起来,便可见作者细心经营的诗句中别有一番深意。向来亡国之君皆骄奢淫逸,而明君即使无险峻之地守护,民心所向,也绝不会亡国。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有多少伤心的诗句流传下来,落日西下,高高的城墙上只剩下寒鸦在栖息。“ 伤心”二字点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昏君无道,黎民遭殃,江山易主让作者忍不住感慨万千。作者又通过“危城”“落日”“寒鸦”三个意象塑造了一种萧瑟落魄的景象,通过诗句可以想到王朝的兴衰。

“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作者写南京城曾经辉煌的凤凰台已成一座空台,原来辉煌的宫殿如今也成为平常百姓居住的地方。李白曾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著名诗句,作者此句也表示了类似的意思,即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

“燕飞来百姓家”出自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东晋王、谢两家曾是当时的贵族巨擘,然而世事多变,如今那豪华的住宅早已成为百姓的居住地。作者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借古讽今,感慨物换星移和王朝的兴衰多变。

自古以来,多少忠义之士为国鞠躬尽瘁,而却多因昏君误国而心酸不已。作者生于元朝,但元朝统治者残酷的统治和黑暗的官场,让作者不禁想起那南宋灭亡的惨剧,因而伤感不已。

创作背景

金陵是六朝故都,有很多遗迹史事可供人凭吊,发人深思,因此历代诗人写金陵怀古的诗词特别多,其中尤为著名的有刘禹锡的《金陵五首》、韦庄的《金陵图》、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萨都刺的《满江红·金陵怀古》与《念奴娇·石头城》等。张可久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启发和影响,对金陵的兴衰有感而写下这首小令。

名家点评

  • 中国散曲研究会副会长门岿《粉墨功名:元代曲家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该曲对六朝故都金陵的盛衰和南朝亡国的凭吊批判既充满了感伤,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满目苍凉之情。

猜你喜欢

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代 •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行经华阴

唐代 •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雨霖铃·孜孜矻矻

宋代 • 王安石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渡黄河

明代 • 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气出唱

两汉 • 曹操

其一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5。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当如此,道自来。

其二

华阴山,自以为大。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蓩蓩。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其三

游君山,甚为真。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张可久
简介描述: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