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白话译文

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

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

连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

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

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

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词句注释

  1.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
  2. 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或立誓。先酒:原注“始为酒者也”。指酿酒的祖先。古有仪狄、杜康造酒之说。
  3. 须臾:一会儿。殊:不一样。
  4. 暄:温暖。
  5. 幽晦:昏暗不明。《楚辞·九歌·山鬼》:“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6. 函:蕴涵,包含。晏温:晴暖天气。
  7. 蔼蔼:树木茂盛的样子。陶渊明《和郭主簿》有“蔼蔼堂前林”诗句。南郭门:指永州外城的南门,柳宗元借居之龙兴寺所在。郭,外城。
  8. 何一:多么。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9. 清阴:清凉的树荫;一说指草木。自庇:自己保全自己。
  10. 竟夕:整夜。
  11. 偃卧:仰卧。芳荪:长有香草的草地。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
  12. 晋楚富:此指财雄一方的富豪。《孟子·公孙丑下》:“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13. 此道:指饮酒之乐。

作品赏析

全诗共十六句。开篇点明时间以及饮酒的缘起:“今旦少愉乐,起坐开清樽。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清早起来就喝酒,原因是感到缺乏生活乐趣。柳宗元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杜康,因为是他用勤劳与智慧造出美酒,给人们驱逐忧愁和烦恼。继写饮酒后的感受:“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酒入口,加快了血液循环,浑身感到一股暖流上涌,心情发生变化,天地之间也变得温暖起来。接着叙说微醉后的感觉:“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心感温暖,连自然界的景物也变得温暖,连绵的高山也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水流含着温暖的气息。这是诗人从感官的角度来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天的太阳升起来了,天气自然变得暖和起来。“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明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四句点明饮酒的地点——南郭门。南门城边,树木繁茂,清凉的树荫可以遮挡烈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这四句描写了诗人在永州的闲适生活,既无衙门的公务缠身,又无日出而作的劳累,似乎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有注家认为:此句点化《左传·文公七年》“葛犹能庇其本根”句意,意思是说无知的草木都懂得好好保护自己,自己还不如草木,连保护自己都不懂得。这里含有自悲身世的弦外之音,情绪跌入低潮。然而继此之后,诗人又以旷达之语,将悲情一笔涤荡开去:“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与朋友们尽情畅饮,哪怕喝醉也不要推辞,芳草萋萋,可以供人躺卧。这是前面内容的小结,饮酒的快乐尽在“偃卧”之中,按理全诗可以到此结束了。然而,“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最后两句“谓饮酒之乐也”,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真正了解。在经历了忧乐交织的情感起伏后,诗人最终得以宽解和超脱,并以其对饮酒恣意之乐的赏心和体悟表现出蔑视世俗的个性,使诗意得到升华。

研究者认为,柳诗受陶渊明影响较深,“柳宗元确有部分作品拟学陶渊明,大都作于贬永州之后……宗元学陶诗作实蓄忧愤于闲适恬谈之中”(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对当时现实不满,四十一岁即弃官归隐,躬耕垄亩。他创作了《饮酒二十首》,主要写自己的生活遭遇,人生坎坷。陶渊明是看破红尘,隐居山村,做一名普通农民来与当时的黑暗社会抗争。柳宗元却不同,他是不得已离开朝廷,政治理想并未放弃。他在永州任司马,虽为闲职,官禄照领,不必像陶渊明那样亲自耕种,以求温饱。他的饮酒是自我陶醉,其目的是转移视线,以求适应环境,安宁心情。然而,遭贬的打击,沉重的心理负担,无言的痛苦无人能领会。其内心不可能真如陶渊那样趋于淡定,出入自然,即使是一时的解脱,也是在忧乐相攻后的强自振作。因此他的饮酒之举和《饮酒》之作学陶渊明,又不尽似陶渊明。陶在酒中欲求真意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柳在酒中欲求超脱,忘怀痛苦;陶的《饮酒》诗情理浑然,旨在写意,柳的《饮酒》诗情感跌宕,旨在泄情。此诗的开头就提到情绪低落,但整个基调并不衰飒,与一般的反映闲适的饮酒诗也不同。它写出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似醉非醉的特有状态,以及他蔑视世俗的鲜明个性,不失为自画像中的一幅佳作。由此可见,柳宗元的《饮酒》等诗,受陶渊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却自有不同的个性与意蕴。

创作背景

柳宗元少年得志,志向远大,在朝廷超取显美,成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骨干。“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南蛮之地永州,这对他是残酷打击。此诗即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是借酒消愁之作,应与《读书》《觉衰》创作于同时。

名家点评

  • 宋代曾吉甫《笔墨闲录》:《饮酒》诗绝似渊明。
  •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先酒”,始为酒者(“举觞”句下)。
  •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同一饮酒,陶令趣真,子厚趣假,此其中固不可强。

猜你喜欢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代 •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金字经·乐闲

元代 • 张可久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殿前欢·畅幽哉

元代 • 贯云石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唐代 • 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代 • 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柳宗元
简介描述: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追谥其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