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白话译文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词句注释

  1.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2. 连:一作“黏”,即“粘”。
  3. 谯门:城门。
  4. 引:举。尊:酒杯。
  5.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6. 烟霭:指云雾。
  7.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8. 谩:徒然。薄幸:薄情。

作品赏析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可见作者是有意将绘画笔法写入诗词的。少游这个“抹”字上极享盛名,婿宴席前遭了冷眼时,便“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以至于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妙“烟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

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徐培均《秦观词新释辑评》认为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岁暮,创作地点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所写的是作者与越地一位歌伎的恋情;而沈祖棻《宋词赏析》以为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贬离秘书省之际。

名家点评

  •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词为东坡所称道,取其首句,呼为“山抹微云君” 。
  • 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补之评:少游如《寒景》词云:“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 宋代陈克《大年流水绕孤村图》:少游一觉扬州梦,自作清歌自写成。流水寒鸦总堪画,细看疑有断肠声。
  • 宋代赵德麟《侯鲭录》卷八:无咎云:比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卜,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
  • 宋代曾季狸《艇斋诗话》:少游词:“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用欧阳詹诗云:“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 宋代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秦少游自会稽入京,见东坡,坡云:“久别当作文甚胜,都下盛唱公‘山抹微云’之词。”秦逊谢。坡遽云:“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答曰:“某虽无识,亦不至是,先生之言,无乃过乎?”坡云:“‘销魂当此际’,非柳词句法乎?”秦惭服,然已流传,不复可改矣。
  • 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首言“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为当时所传。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为病,故尝戏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
  •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炀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
  • 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二:“寒鸦”两句,朱希真又化作小词云:“看到水如云,送尽鸦成点。”
  • 明代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正集》卷三:“粘”字工,且有出处。赵文鼎“玉关芳草粘天远”,叶梦得“浪粘夭,蒲桃涨绿”,屡用之,晁无咎谓“寒鸦数点”二句,即不识字人,知是天生好语。苕溪云:“无咎褒之,不曾见炀帝诗耳。”弇州云:“语固蹈袭,入词尤当家。”人之情,至少游而极。结句“已”字情波几叠。
  •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秦少游“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晁无咎云“此语虽不识字者,亦知是天生好言语。”渔隐云:“无咎不见炀帝诗耳。”盖以隋炀帝有“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也。余谓此语在隋炀帝诗中,只属平常,入少游词特为妙绝。盖少游之妙,在“斜阳外”三字,见闻空幻。又“寒鸦”“流水”,炀帝以五言划为两景,少游用长短句错落,与“斜阳外”三景合为一景,遂如一幅佳图。此乃点化之神。必如此,乃可用古语耳。
  •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此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
  •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少游《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作。恋恋故国,不胜热中。其用心不逮东坡之忠厚,而寄情之远,措语之工,则各有千古。
  • 清代谭献《复堂词话》:淮海在北宋,如唐之刘文房。下阕不假雕琢,水到渠成,非平钝所能借口。
  •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

猜你喜欢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元代 •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南海旅次

唐代 •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清代 • 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

杨柳枝词

唐代 •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代 •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秦观
简介描述: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同年于藤州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其诗清新婉丽,因《满庭芳·山抹微云》词赢得“山抹微云君”的雅号。他毕生追随苏氏兄弟,词风独创一格,以秀丽含蓄取胜,情调略显柔弱与凄凉。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著有《淮海集》《劝善录》《逆旅集》等。

Top